灰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灰楸 |
中文學名:灰楸 拉丁學名:Catalpa fargesii Bur.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管狀花目 科:紫葳科 屬:梓屬 |
灰楸(Catalpa fargesiiBur.)是紫葳科、梓屬喬木,高可達25米;幼枝、花序、葉柄均有分枝毛。葉片厚紙質,頂端漸尖,葉幼時表面微有分枝毛,背面較密,以後變無毛;頂生傘房狀總狀花序,有花。花萼片近基部,裂片卵圓形。花冠淡紅色至淡紫色,內面具紫色斑點,鍾狀,花絲着生於花冠基部,花葯廣歧,花柱絲形,細長,蒴果細圓柱形,下垂,果爿革質,種子橢圓狀線形,3-5月開花,6-11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陝西、甘肅、河北、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生長於海拔700-1300(1450-2500)米的村莊邊或山谷中。
灰楸常栽培作庭園觀賞樹、行道樹;木材細緻,為優良的建築、家具用材樹種;嫩葉、花供蔬食,葉可餵豬;果入藥,利尿;根皮治皮膚病;皮、葉浸液作農藥,可治稻螟、飛虱。
基本內容
- 中文學名: 灰楸
- 拉丁學名: Catalpa fargesii Bur.
- 科: 紫葳科
- 族: 硬骨凌霄族
- 屬: 梓屬
- 種: 灰楸
- 目: 管狀花目
- 別稱: 川楸、法氏楸、線楸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合瓣花亞綱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5米;幼枝、花序、葉柄均有分枝毛。葉厚紙質,卵形或三角狀心形,長13-20厘米,寬10-13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截形或微心形,側脈4-5對,基部有3出脈,葉幼時表面微有分枝毛,背面較密,以後變無毛;葉柄長3-10厘米。
頂生傘房狀總狀花序,有花7-15朵。花萼2裂近基部,裂片卵圓形。花冠淡紅色至淡紫色,內面具紫色斑點,鍾狀,長約3.2厘米。雄蕊2,內藏,退化雄蕊3枚,花絲着生於花冠基部,花葯廣歧,長3-4毫米。花柱絲形,細長,長約2.5厘米,柱頭2裂;子房2室,胚珠多數。
蒴果細圓柱形,下垂,長55-80厘米,果爿革質,2裂。種子橢圓狀線形,薄膜質,兩端具絲狀種毛,連毛長約5-6厘米。花期3-5月,果期6-11月。
主要變種
滇楸(變型)《中國樹木分類學》、紫楸《雲南的造林樹》、楸木《麗江》、紫花楸《雲南熱帶材及亞熱帶材》、光灰揪《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與灰楸的區別:葉片、花序均無毛。分布於中國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生於村莊、公路附近。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洱源。該種木材可防蟲蟻,在雲南為珍貴的商用硬材,用作高級家具及裝飾用材;根、葉、花均可入藥,治耳底痛、胃痛、咳嗽、風濕痛。
生長環境
灰楸雖喜深厚、肥沃濕潤土壤,但耐乾旱瘠薄性能較楸樹強。灰楸主根明顯,在乾燥瘠薄土壤中,側根水平伸展範圍廣,具有耐旱、耐寒特性,在絕對最低氣溫-25℃的地方亦能生長。生長於海拔700-1300(1450-2500)米的村莊邊或山谷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陝西、甘肅、河北、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繁殖方法
採種:選擇15-30年生健壯母樹,果實由黃綠色變為灰褐色,頂端微裂時,即可採種。剪下果枝,摘下果實,攤晾曬乾,敲打脫粒取得種子。灰楸的出種率一般為10-15%,種子淨度75-80%,發芽率40-60%,千粒重4-5克。
處理:灰楸3月中下旬開始播種,播前用0.5%的高猛酸鉀溶液浸種2小時,用清水沖洗後晾乾,然後採用溫水浸種方法催芽處理,先用35℃溫水浸泡一晝夜,倒盡水,置於溫箱內,溫度控制在25-30℃,以後每天早晨用30℃溫水陶洗1次,待30%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如無溫箱,播前用溫水浸種4小時,撈出晾乾,再用3-5倍濕沙混合均勻,堆在室內進行催芽,定期灑水、翻動,經10天後有部分種子發芽時播種。
播種方法:①開溝點播:按30厘米行距開溝,在溝內每隔8-10厘米點播4-5粒種子;②開溝條播:溝深1-1.5厘米,順溝條播種子,播種成行。播種量1-2千克/畝。③落水條播:床面先澆水,落水後按規定株距播種成行,播後用過篩細土或細沙土覆蓋種子,厚度0.5厘米左右。並及時輕輕鎮壓,使種子與土壤密接。
苗期管理:為了防止太陽曝曬,保持土壤濕潤,減少鳥獸危害等,播種後,床面要用塑料薄膜或葦簾覆蓋,幼苗出齊後逐步撤掉覆蓋物。當幼苗長出2-3輪真葉時,及時間苗或補苗,保持株行距20×30厘米,每畝留8000-10000株,播後到出苗前,用噴壺噴灑床面,保持土壤濕潤,幼苗期可以小水澆灌,少量多次。當苗木進入速生期(6月下旬至8月上旬),可採取量多次少,一次灌透的方法。苗木生長後期,減少並停止澆水,苗期施肥2-3次,可施發酵稀釋的人糞尿(糞與水1:7)或追施化肥(硫銨)每10千克/畝次。同時及時鬆土除草。
塑料小拱棚播種育苗:即在一般播種育苗的基礎上,在床面架塑料小拱棚,用樹枝或竹干(長1.5-2米),彎曲成半圓形拱架,中間高50厘米,兩端高25厘米,然後將塑料薄膜覆蓋於支架上,四周用磚頭壓實,即成塑料小拱棚。據陝西省林科所和淳化縣林科所試驗,塑料小拱棚,4月份以前增溫明顯,較葦簾覆蓋能提高氣溫3.57℃,提高地溫2.1℃,因此塑料小拱棚能提前出苗,能促進苗木生長提高苗木質量。
- 扦插
灰楸落葉後,採集母樹上的根櫱條和1年生苗干作種條,冬藏春插最為理想,截成長18-25厘米分段後,每50根或100根捆成一捆,豎立在露天沙坑中,一層插穗,一層濕沙,至坑口20厘米後蓋土,天冷時要加厚土層,坑中每隔1米豎立一個草把,以便通氣,早春要勤檢查,防止地溫升高,插穗腐爛,插穗長度為18-25厘米的生根率為中穗(長度為10-15厘米)的1:1倍,為短插穗(8厘米)的1.4倍,插穗以1厘米左右粗度為宜,低於0.6厘米,粗於2厘米的插穗生根率均低。硬枝扦插以4月上旬為好,嫩枝扦插以6月中、下旬為好;硬枝插穗用100微克/克萘乙酸鈉處理24小時效果最好。夏季嫩枝扦插,100微克/克萘乙酸鈉浸泡6小時,成活率高達97.2%。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當年苗高可達1-1.5米。
- 埋根
選好根條:選擇1-2年生的無機械損傷和無病蟲害的苗根,粗度1-2厘米為宜,剪成長16-20厘米,上平下斜的根穗。
築床催芽:催芽床選在避風向陽、地勢高燥的地方,東西走向寬100-120厘米,深30厘米,長度視種根數量而定。苗床砌成南低(15-20厘米)北高(70-80厘米)的土牆,在東西兩側留好通風孔。3月下旬在催芽床底部鋪一層10厘米的濕沙,將種根並排在濕沙上,然後填滿細沙,超過切口2-3厘米勿留空隙,立即灌透水,蓋好塑料薄膜。種根上床後,嚴格控制溫濕度,溫度控制在25-30℃,相對濕度控制在70-80%,溫度高時,要開通風孔,催芽期15-20天,發現有生芽的立即選出,進行大田移栽,沒有生芽的繼續催芽,以後每隔5-7天檢查1次,這樣分期將生芽的種根埋入大田。
埋根時間和方法:一般從4月上旬開始,並根據出芽的種根分期分批移栽。將種根垂直放入溝或穴內,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覆土厚度以埋過幼芽2厘米左右即可,然後澆1次透水,出苗後少澆水,及時鬆土保墒。苗高10厘米,除櫱定苗,6月上旬至8月下旬,分2-3次追肥,每畝施尿素30-40千克,同時澆水,苗期要防治楸螟危害。未經催芽的種根,辨別不清極性的根插穗用平埋法。先開溝,將根插穗按株行距平放入溝內,覆土1-1.5厘米,踩實。
- 嫁接
常用的嫁接方法有劈接、袋接和單芽接3種。用梓樹作砧木,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樹液開始流動,芽子膨大時進行,以清明節前後為最好。劈接成活率可90%以上,嫁接培育的1年生苗木,高3.5-4米,地徑3.5-4.2厘米,最高可達5厘米以上,地徑超過6厘米。
- 埋條
埋條育苗就是將整個枝條平埋於土中,使其發芽,生根成苗。該法多採用1年生的苗干作種條,為了有利於楸樹苗干生根,用1年生苗干帶根平埋,效果較好。
- 留根
灰楸萌櫱力強,苗木出圃後,土壤中留有大量根系,如加強管理,即可培育成造林用苗。
- 組培
選擇外植體為20-30年生、干形好、生長快、無病蟲害的灰楸萌條或3-4年生的灰楸嫩莖。消毒滅菌後,截成長0.5厘米大小帶腋芽的莖段,接種到MS、1/2MS、SH和N6等培養基上,4-5天內莖段上的腋芽生長,將腋芽切下轉培到附加6-BA1.5-2.01μL/L、NAA0.0005-0.01μL/L的N6、B5培養基上,腋芽在1個月內即形成包含20-40個小芽的叢生芽。叢生芽如在原分化培養基上,1個月後可形成叢生枝,將此作為插穗,也可作為繼代培養的材料,擴大繁殖,將無根灰楸小苗先在1/2MS(或N6)+NAA1μL/L的生根培養基中培養10天。再轉移到6-BA0.5-1μL/L的1/2MS(或N6)培養基中,4-5天即開始生根,10天內可全部生根。
栽培技術
- 植苗造林
林地選擇:灰楸宜選擇在低山丘陵土層深厚、濕潤肥沃的山坡中、下部及溝谷兩側以及塬面營造小面積片林或速生豐產林。採用大穴整地,反坡梯田整地。尤宜在庭園、花壇、景點栽植。
造林季節: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溫暖地區可在10月中下旬和11月上旬帶葉栽植,(河南康縣成活達97%)春季3月上旬至4月上旬,西北地區以春季楸樹發芽前20天為宜。無論春季或秋季都要用1-2年苗造林,「四旁」栽植或速生豐產林要用3-4米高的大苗。
造林密度:灰楸是假二岐分枝,頂芽萌發力較弱,為了培養優良干形,提高出材率,初植密度宜大些,林分鬱閉後及時間伐,調整密度,但也要根據立地條件和經營目的來確定。其株行距,早期間伐型為1.5米×2米,2米×2米、2米×3米;以林為主為4米×5米,農楸間作型為5米×10米,3米×4米,「四旁」植樹一般株距3-4米,2-4行。
混交造林:「四旁」植樹:灰楸與楊、柳、榆、椿、楝、槐、竹等樹種混交;道路林:灰楸與楊樹、泡洞、柳樹、榆樹等行間混交,灰楸作為主林行;護渠林:乾渠灰楸與小葉楊、沙蘭楊、柳樹等混交;支渠灰楸與杞柳、白蠟喬灌株間混交。用材林:灰楸與胡枝子、紫穗槐進行株間或行間混交,亦與黃連木、漆樹等混交,灰楸5行一帶,經濟林3行一帶;農楸間作:灰楸與泡洞、楊樹、柿樹等行狀混交,行內再與紫穗槐、花椒、白蠟等混交。
- 分櫱造林
中國古代人民就有的灰楸分櫱造林的豐富經驗,《齊民要術》、《三農紀》(1760)等古書記,「楸即無子,可於大樹四面,掘坑取栽之」,「於樹下,取傍生者植之」。陝西渭北黃土高原楸樹產區的群眾,早春在大樹周圍約2米處,挖放射形的溝,溝寬、深各為30厘米和50厘米,切斷側根,加強水肥管理,當年萌發出大量根櫱苗,來年春季掘苗造林或移植,掘苗時每株小苗附帶老根一段,以利成活。
- 撫育管理
栽植後要澆定根水,提高成活率,促進生根,鬱閉前每年鬆土除草2-3次,如系速生豐產林,每年4-8月追施化肥2-3次,每株每次施標準肥0.1-0.2千克;10月中旬樹木封頂後每株施有機肥40-50千克,磷肥0.5-1.0千克。每年3、5、6、7、8月份一般應各澆一次水,新栽幼樹要及時剪梢抹芽,即在造林後第一年春季發芽前,將木質化程度的芽子密集的梢段剪去,待新芽生長2-3厘米時,在頂端選留1個壯芽,將第1和第2輪其餘芽子全部抹掉;當新抽枝條30-40厘米長時,對所有側枝進行摘心,抑制其生長。修枝應採取「保留長冠、去大側枝、修競爭枝」的方法,做到少修(年修枝長不超30%)、漸修(3年內修定)、疏枝、去競爭枝、卡脖枝、禁止過量修枝。整個幼林階段樹冠應占樹高的2/3。經過精細管理,楸樹可以達到速生豐產的目標。
病蟲防治
- 根結線蟲病
該病由原蟲類馬氏異皮線蟲引起,為一種細小的蠕蟲動物。5-4月孵化成幼蟲,2齡幼蟲從根尖侵入根內為害,引起細胞增生變大,形成癭瘤,影響根的吸收機能及采根繁殖,嚴重時苗木凋萎枯死。
防治方法:①嚴格苗木和種根調運檢疫,培育無病苗;②育苗前,圃地用呋喃丹2-3千克/畝進行土壤消毒。同時揀除土內殘留病根,集中消滅,育苗地不重茬;③用80%二溴氧乳劑配成100-150倍液,每畝用藥2-3千克,施於病苗行間,覆土耙平;④苗期每株用0.8-2.4克15%鐵滅克處理,根結減退率達92.9-95.6%。
- 楸螟
又名楸梢螟,屬鱗翅目,螟蛾科。陝西、甘肅有分布,幼蟲蛀食楸樹嫩枝新梢,被害部呈腐狀突起。造成枯梢、干形彎曲,易被風折,降低木材工藝價值。
防治方法:①結合冬季整枝,徹底剪除蟲癭枝條;第1-2代幼蟲發生盛期(5-6月,8-9月),應及時剪去被害枝梢,所剪蟲枝均應燒掉或深埋銷毀。②成蟲羽化期,進行燈光誘殺。③幼蟲孵化期(7月)噴1000倍液敵敵畏或馬拉硫磷防治;初齡幼蟲,用40%樂果乳油噴灑,效果較好;幼蟲為害期,可用50%久硫磷母液至10倍液塗干,能殺死枝內幼蟲,或採用氧化樂果塗干,效果更佳。成蟲羽化前用毒泥堵塞蟲孔,將其毒死。④加強苗木檢疫工作,營造混交林。
主要價值
樹冠茂密,有較強的消聲、塵、吸毒能力。村鎮、廠礦、住宅、路旁廣植楸樹,可發淨化空氣,降低噪音,給人們創造一個舒適優美的學習、生活、工作環境。同時楸樹根系發達,防風固土能力強,是荒山造林優良樹種。
常栽培作庭園觀賞樹、行道樹;樹幹通直,木材細緻、堅硬,為優良的建築、家具用材樹種;嫩葉、花供蔬食,葉可餵豬;果入藥,利尿;根皮治皮膚病;皮、葉浸液作農藥,可治稻螟、飛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