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烈山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烈山區(榴園村美景)原圖鏈接來自 新華網 的圖片

烈山區位於安徽省[1]淮北市區南郊。總面積380平方千米。總人口35萬人(2013年)。全區轄5個街道、3個鎮:臨海童街道、百善街道、任樓街道、楊莊街道、前嶺街道、烈山鎮、宋疃鎮、古饒鎮。區政府駐楊莊街道宿丁路。

大部分為平原,中部有烈山、青龍山石灰岩殘丘。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高嶺土、石灰石、鋁、鐵、銅等,開發起步較早,淮北煤田第一口礦井就建於烈山。符夾、青阜鐵路在青龍山交會,濉河常年通航。名勝古蹟有西漢竹縣城遺址、唐初諸陽縣城遺址、新石器早期裴里崗文化遺址,龍脊山自然風景區、南湖公園、化家湖等。

歷史沿革

1980年4月設區。

1996年,烈山區面積58.3平方千米,人口約4.6萬人,轄3街2鎮:百善街道、前嶺街道、楊莊街道、烈山鎮、宋疃鎮。區政府駐烈山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烈山區常住總人口147622人,其中(5個街道、2個鎮):工人村街道36129人,任樓街道6128人,臨海童街道37753人,前嶺街道2611人,百善街道10563人,烈山鎮31610人,宋疃鎮22828人。 2004年,濉溪縣撤銷馬橋鄉,併入新蔡鎮,同時將新蔡鎮劃入淮北市烈山區。同年8月烈山區正式接管原濉溪縣新蔡鎮、馬橋鄉(併入宋疃鎮)。區劃調整後,下轄3鎮,5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由原來的58.3平方千米增加到233.336平方千米,人口由原來的14.9萬人增加到24.8301萬,其中鄉村人口由原來的4.3萬人增加到11.72萬人;行政村由原來的15個增加到45個。2004年底,烈山區轄4個街道(臨海童、百善、任樓、前嶺)、3個鎮(烈山、宋疃、新蔡)。

2006年3月,烈山區將原有的3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2個鄉鎮,5個街道辦事處。撤銷烈山鎮、新蔡鎮。以原新蔡鎮和原烈山鎮的吳山口村、烈山村、宋莊村、土樓村的行政區域設立新的烈山鎮。以原烈山鎮的洪莊、楊莊、二郎廟、黃橋4個村和楊莊礦等17個居委會新設楊莊街道辦事處。濉溪縣原趙集鄉與原古饒鎮合併,成立新的古饒鎮,同時劃入烈山區。區劃調整後,轄區面積388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共有43個居委會、84個行政村。

2007年,進行村級區劃調整,由84個改為50個。2008年進行社區區劃調整,將原社區調整為32個,村委會改居委會2個;調整後全區共有社區34個(其中,區直屬居委會3個,涉農居委會4個,廠礦企業社區居委會27個)。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烈山區常住總人口321565人,其中:楊莊街道53061人,臨海童街道46569人,百善街道17736人,任樓街道10624人,烈山鎮69046人,宋町鎮45991人,古饒鎮78538人。

視頻

烈山區 相關視頻

2018烈山區招商宣傳片
烈山區旅遊宣傳片《大美烈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