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燃烧的黄龙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燃烧的黄龙旗(海报)原图链接来自 央视国际 的图片

燃烧的黄龙旗》简介:淮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继湘军之后又一支著名的地方武装。淮军(1862~1900)自成立到消亡的近40年间,正值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频发的苦难岁月,从淮军演绎到后来的淮系集团,涵盖并极大地影响了晚清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有专家称,淮军史几乎就是一部晚清史,一部完整的晚清军事史。

分集剧情

燃烧的黄龙旗(一):秋风宝剑

本期节目讲述1840年以来的大清帝国在东南西北各个战略方向上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东南暴露给英法舰队;北方有哥萨克骑兵虎视眈眈;在内部洪秀全扫荡湖南湖北江东,建立太平天国。而湖南的曾国藩,却巧妙地扬长避短迅速拉起了一只强悍的湘军,成为太平军最强劲的对手。太平军忠王李秀成亲自都统12万精兵,将上海变成一座孤岛,号称“坚坚固固,飞鸟不如”。一只船队运来数千名强悍善战的雇佣军。这是上海官绅们最后的希望。继湘军之后,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支新军--淮军开始了它将近40年风雨兴衰的传奇历程。(探索・发现2010年第83期)

燃烧的黄龙旗(二):吴钩血

南人北相的挎刀书生李鸿章的确不同凡响,仅用三个月,就像变魔术一般,从家乡招募了一支6千人的雇佣兵。李鸿章能够在短短数月间自立门户,感召人心,淮军官兵都是狠角色。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兵在八旗绿营和洋人“未出一兵助剿”的情况下,独力击退太平军,首战告捷,威震上海滩。(探索?发现2010年第84期)

燃烧的黄龙旗(三):磨难煞星

淮军上海首战声名鹊起,但是这些江淮农夫比起装备先进的洋兵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洋人自恃装备精良往往对清廷的指挥置若罔闻,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洋人难对付,这其中的深浅李鸿章最清楚。他时常向人抱怨,外间不知者以为好帮手,其知者以为磨难星。从抵达上海的第一刻起他就无时不刻不在这些磨难星的压制中,淮军要想真正自立,朝廷要防止引狼入室,就必须克制这些磨难星。(探索・发现2010年第85期)

纪录片流派

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约翰·格里尔逊最早称呼出来的[1]

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维尔托夫开创了“电影眼睛派[2]”,提倡镜头如同人眼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50年代的纪录电影运动:五十年代末开始的纪录电影创作潮流实际上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组成,他们分别是法国导演让·卢什(《夏日纪事》 1961年)为代表的“真实电影”运动以及由美国梅索斯兄弟(《推销员》 1969年)代表的“直接电影”运动。真实电影为参与式电影,允许导演介入到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煽动其中一些剧情的发展。直接电影为观察式电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过程,要求导演采取严格的客观立场,以免破坏对象的自然倾向[3]

视频

燃烧的黄龙旗 相关视频

第3集:磨难星的丧钟
深度推荐:清朝清末历史纪录片,燃烧的黄龙旗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