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后七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父后七日,台湾作家刘梓洁的作品,以散文方式叙述一个从彰化县北上工作的青年返乡奔父丧七日的故事,以黑色幽默手法展现出道教与台湾丧葬习俗。《父后七日》改编自同名散文作品,作者为导演之一的刘梓洁,于2006年获得“林荣三文学奖”散文首奖。据闻散文的灵感来自于刘梓洁亲身的经历,因此即便全文不过4000字左右,读来依旧深刻动人,对于有类似经历的台湾读者来说极具熟悉感。不过,要将篇幅不长的散文作品改编为90分钟的电影,势必得增添些许内容。幸而在原著作者的参与之下,电影中多出来的篇幅未沦为画蛇添足之憾,反而更增风采。于台湾时间2010年8月27日上映。
作者简介
刘梓洁,1980年生,彰化人。台湾师大社教系新闻组毕业,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肄业。曾任《诚品好读》编辑、琉璃工房文案、中国时报开卷周报记者。写散文,得过林荣三文学奖首奖;写小说,得过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写剧本,入选台北、香港、福冈、温哥华等国际影展。但其实写最多的是采访报导。问她最喜欢写什么?她会借村上龙的话回答:“我喜欢赶快写好出去玩。”因为爱玩,写了好多年才终于出了第一本书,与同名执导电影《父后七日》一同面世。
剧情
电影的开场,以一首充满异国风情的犹太民谣〈Hava Nagila〉作衬底音乐,这是一首多用于传统犹太婚礼的欢乐乐曲。然而,导演却反其道而行,将这首歌搭配上丧事相关的画面:道士穿上道服,轻快旋转,不晓得是在做法还是跳舞;职业孝女准备哭丧却浓妆艳抹,因为她是专业的,不会哭出泪来,当然不用担心妆花。此情此景虽然荒谬透顶,然而这又是台湾丧葬文化的真实写生,令人感到啼笑皆非。 此外,在欢快的异国乐曲衬托下,让人顿时产生错觉,仿佛此习俗不属于台湾,而仅仅是他国的文化。这种表现手法让台湾的观众得以跳脱出来,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文化。一如开场所展现的黑色幽默,导演在片中多次以夸张、诙谐的方式呈现台湾传统的丧葬文化,例如:看到大志(陈家祥饰)为父亲林国源(太保饰)准备色情书刊,道士阿义(吴朋奉饰)随即以“这是那里最缺的东西”赞赏他;议员送装饰得像巴黎铁塔的罐头塔摆在灵堂前侧,还担心自己的名字写得不够显眼;丧事期间,一次又一次的诵经,一次又一次的大哭,好似机械般制式;为了遗照的选用,从拿著麦克风唱歌生活化的照片,到电脑合成西装笔挺拿著鲜花的照片,众人费了好一番功夫;法事中,道士们一个接一个踏著如同舞蹈般的脚步,有的还舞弄著纸黏的马匹;出殡时,乐仪队锣鼓喧天地演奏著庸俗的乐曲,底下坐的几乎都是无亲无故的议员代表等人。 除了上述的部分,电影中还出现其他的特殊丧葬文化,这些景象对于外国人或生于都市长于都市的台湾人来说,或许会深觉不可思议、啧啧称奇,然而这却是真实上演于台湾部分地区的戏码。透过这些习俗和接连多日的法事,为的虽然是已过往的死者,但也同时是生者疗愈心灵和沉淀的途径。只是在过多的人为因素搀杂之下,原本单纯为了送死者最后一程的丧礼,不再是肃穆哀荣,变质为满足生者私欲、议员作秀的工具。[1]
得奖
荣获第四十七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Best Supporting Actor(吴朋奉)及最佳改编剧本Best Adapted Screenplay(刘梓洁)。[2]
影片
参考文献
- ↑ [1],Jun 20 2010 【电影评论】《父后七日》:今年,不能不看的一部国片。
- ↑ 父后七日荣获金马肯定父后七日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