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牌坊,簡稱坊,類似於牌樓,是中國傳統建築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建築類型,亦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琉球等東亞地區。牌坊更被海外當作中華文化的象徵之一,在西方很多城市的唐人街都有牌坊作為標誌。嚴格區分下,牌坊不同於牌樓,在立柱和橫板上沒有斗拱及屋頂結構的稱為牌坊[1],而在立柱和橫板上有樓的稱為牌樓。
起源和發展
漢代稱為闕,六朝稱為標,唐代稱為烏頭門,宋代官名表楬、閥閱、烏頭門,俗名欞星門。早期的牌坊非常簡單,就是兩根立柱加上一塊橫木,兩扇對開木門,較多地注重作為大門的實用價值。漢代以後,中國的城市建築漸漸形成一定格式,在城中有里坊,里坊有坊牆坊門,猶如城中之城,類似如今的居住小區。據歷史文獻記載,里坊中如果出現好人好事,便須在坊門上張貼通告,以示褒獎,由此坊門衍生出了新的功能。人們為了能使坊門上張貼的褒獎告示長存,就用更加堅固的材料另外製作坊門,篆刻褒獎事由,如節孝坊、狀元坊、德政坊之類,這就是今日牌坊的雛形。
到了宋代,里坊制度逐漸被打破,包圍里坊的坊牆被拆除,欞星門就逐漸失去了作為出入通道的作用,木門消失了,而成為純粹的裝飾建築,而其建築形式也日趨複雜優美,從最初作為坊門的一間兩柱(即一塊橫板兩根立柱)烏頭門發展到明、清的五間六柱十一牌樓(即六根立柱五塊橫板,橫板及立柱上方還建有斗拱屋頂的結構,如北京正陽門外前門大街上的前門五牌樓)[2],形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牌坊。
台灣在日治時期時曾大量興建神社。戰後,許多神社改建為忠烈祠,而原神社鳥居則就地改為牌坊。最著名的一例,為台南市延平郡王祠(原開山神社)內,由白崇禧所題並加上中國國民黨黨徽的「忠肝義膽」牌坊。
視頻
牌坊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牌坊 古建文化的一道獨特景觀,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2018-02-23
- ↑ 前門五牌樓:多重角色下的京城印記,鳳凰網, 201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