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瓦崗寨起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瓦崗寨起義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瓦崗寨起義

起義時間: 隋朝末年(611-618年)

起義首領: 翟讓

主要參與者: 農民

瓦崗寨起義,又稱瓦崗軍起義,是隋大業七年(611年)至隋大業十四年(618年)期間發生的一場農民起義。

瓦崗農民起義,在歷史舞台上活動了七、八年時間,動員了上百萬的群眾,轉戰河南豫北地區, "破化及,摧世充,聲動萬里,威行四方",演出了許多雄偉壯觀的活劇, 寫下了可歌可泣的歷史,在推翻隋王朝的整個鬥爭中,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這是瓦崗軍的巨大歷史功績。遺憾的是,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及其保護下的政權,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走向下坡路, 以至最後失敗。[1]

事件背景

公元611年,山東、河南等地發生大水災,淹沒四十餘郡;次年,山東又發大旱。此後,關中地區又發生瘟疫和大旱。百姓廢業,無以自給,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而隋煬帝卻對官倉控制嚴格,致使百姓只能以樹皮或泥土為食。

公元612年,隋煬帝不顧百姓之安危,在全國範圍內大肆徵兵,進討高句麗。第一次出兵前,他徵調大批工匠在山東東萊海口大規模造船。工匠被迫在水中不分晝夜地勞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亡者十之三四。而行軍途中的民工和兵士,大多因飢餓睏乏,倒斃路旁,屍臭不絕。

當一切準備就緒後,隋軍一百多萬人分海、陸兩路進攻高句麗,結果大敗,只有二千餘人僥倖逃回。次年,隋煬帝第二次征討高句麗,被逼上死亡邊緣的農民在洛陽興兵暴動,煬帝因後顧之憂,只好退兵。到了公元614年,國內農民起義席捲大江南北,隋煬帝妄想以對外勝利來扭轉危亡的命運,對高句麗進行了第三次征討。

起義經過

起義起因

瓦崗軍的首領翟讓,是韋城(今河南省滑縣)人, 在東郡(今河南省濮陽縣)衙門做法曹(管理監獄的小官)。後來,因為犯了一點小過,被關進監獄,判了死刑。獄卒黃君漢平日很敬佩翟讓,看到翟讓突遭橫禍,非常同情他。一天夜裡,趁天黑無人,黃君漢偷偷地對翟讓說:"天下大勢已經看得很清楚了,像您這樣的人才,難道就這樣在監獄裡等死嗎?"翟讓說:"我好比是被關在圈裡的豬,由不得自己啊,是死是活全靠您!"黃君漢急忙打開翟讓身上的枷鎖,讓他逃跑。翟讓一邊道謝,一邊哭着說:"蒙您救助,我得以死裡逃生。可是,我走了以後,您怎麼辦呢?"黃君漢生氣地說:"你這是什麼話!我看你是個有抱負的人,將來能幹出- -番拯救百姓的事業,才不顧個人安危放了你,你怎麼像個小孩子一樣哭哭啼啼呢?你只管去幹大事業吧,不要為我擔心。"說完,兩個人就分手了。

翟讓逃出東郡,回到韋城老家。這時候,他家鄉的農民正在醞釀起義,他和哥哥翟弘、侄兒翟摩侯,還有同郡的青年勇士徐世績(後來改名李績)、單雄信等人一起上了瓦崗寨,舉起了起義的大旗。起義軍活躍在南北運河之間二百多里的廣大地區,殺富濟貧,隊伍不斷壯大。

起義發展

瓦崗軍迅速發展,給軍需帶來困難。徐世績獻計曰:"此地為公與鄉土,人多相識,不宜侵掠。宋、鄭兩郡,地管御河,官旅運往不絕,若能截取,足以自資。"讓從其方,於是沿運河截獲商旅公物,軍旅大振。大業十年(614年)十二月,率兵攻克鄭州、商丘等郡縣,繳獲大批軍械物資,控制了從梁(開封)至黎陽(濬縣)一段永濟渠。 瓦崗軍的勝利,震動了隋王朝,大業十一年(615年)令齊郡通守張須陀鎮壓瓦崗軍。在力量懸殊情況下,義軍被迫撤離宋、鄭,守瓦崗,轉戰樹林沙丘之間,在廣大農民的支持下,終於擊退了張須陀。後韋城周文舉、雍丘(今杞縣)李公逸、內黃王伯當率部投瓦崗。

大業十二年(616年),貴族出身的李密,在參與楊玄感兵變失敗後,流浪無着,經王伯當介紹,加入瓦崗軍,密識兵書,有謀略,很受翟讓器重,遇事輒與相商。為擴大根據地,瓦崗軍繼續向隋軍出擊。翟讓率兵數千,攻克韋城,占領東郡白馬(今滑縣白馬牆),殺死君太守;單雄信率軍北上,連下濬縣、湯陰、內黃;李密率兵攻打濮陽、范縣,至白堽(北有密城),紮寨為營。義軍所到之處,農民紛紛響應,部眾增至數萬。

大業十二年(616年)十月,李密建議西取洛陽。單雄信率精兵三千,繞道攻滎陽,翟讓、徐世績、李密率大軍破金堤關(今滎陽東北),滎陽太守張慶告急,煬帝復令張須陀為河南討伐使,統率各路大軍前去鎮壓。初對壘,讓有懼色,密曰:"須陀勇而無謀,既驕且狠,可一戰而擒之。"密與世績、伯當伏於大海寺北林中,讓引與戰,稍卻。須陀急追,伏兵四起,前後合擊,官軍大潰,遂斬須陀於陣,副將賈務本受傷身死,部將秦叔寶(秦瓊)、羅士信(誤傳為羅成)東竄投裴仁基去了。

內部分裂

就在瓦崗軍勢將滅隋的關鍵時刻,內部發生了分裂。平時李密結黨拉派,培植私人勢力,早為部下覺察,私下多有怨言,勸讓自立,讓從大局出發,以團結為重,說服眾屬。李密稍有所聞,嫉妒在心,於617年十一月十一日,借慶賀石子河戰役勝利名義,設宴招讓入席,暗使黨徒蔡建德將翟讓殺死。王儒信、翟弘、摩侯同時遇害,徐世績被砍傷,王伯當、單雄信叩頭求饒,方得倖免。翟讓被害以後,部將非常寒心,認識到李密原是個氣度狹窄,忘恩負義之徒,所以離心日重,戰鬥力日衰,從此瓦崗軍走向了下坡路。

起義兵敗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叛賊司馬德勘宇文化及在江都煽動衛兵兵變弒逆隋煬帝後,率兵十萬,欲爭中原。洛陽留守越王楊侗聞隋煬帝被弒,在洛陽稱帝,號皇泰主。他怕宇文化及北歸西侵,便招降李密,封密為太尉、尚書、行軍元帥等職,令其討伐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據滑州,攻黎陽。黎陽守將徐世績,初戰不利,退保倉城。密率眾往救,在童山與化及決戰,此次戰鬥非常激烈,雙方死傷都很慘重,李密中箭落馬,幸得秦瓊相救,方得脫險。再經世績力戰,擊敗化及,宇文化及退保魏縣,亦自稱帝,後被竇建德殺於聊城。

大業十四年(618年)七月,童山大戰結束,李密回洛陽請功,途聞王世充政變,不敢回城,暫駐金墉。王世充乘李密大戰後疲憊之機,向密突然發動進攻。魏徵諫,此時應"深溝高壘,待敵糧盡,追而擊之,可得全勝",被認為"老生常談",不予理睬,結果第一天戰鬥便遭失利,大將裴行儼、孫長岳、程咬金都受重傷。九月兩軍決戰,世充伏兵北邙,李密麻痹輕敵,結果被伏兵四處掩殺,瓦崗軍全線崩潰。裴仁基、祖君彥、裴行儼、程咬金、秦叔寶、羅士信被俘;鄭頲被部下所殺,舉城投降;邴元真、單雄信等均向王世充投降。李密率殘兵兩萬西投李淵。至此,瓦崗寨起義失敗。

主要人物

翟讓(?-617),隋末農民起義瓦崗軍領袖,東郡韋城縣(今河南滑縣東南)人。曾任壽郡法曹,犯法當斬,獄吏黃君漢知其驍勇,不顧個人安危,私自釋放。隋大業七年(611年),翟讓與同郡人徐世績、單雄信起兵瓦崗。

李密(582-619),隋末農民起義中瓦崗軍領袖。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隋大業九年(613年),楊玄感於黎陽起兵反隋,召李密出謀劃策。後楊玄感敗,李密逃亡。十二年。入瓦崗軍。

價值意義

瓦崗寨起義歷經八年,它和中國其它農民起義一起,經過浴血奮戰,參與了推翻隋王朝的鬥爭,沉重地打擊了世族豪強地主階級。由此,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

瓦崗寨起義的故事是深入人心的。那大抵是因為《隋唐演義》、《說唐>等歷史小說的廣泛流傳、一代又一代地說書人和傳統戲曲的創作和渲染,使得義軍首領和他們的鬥爭史跡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還因為它處在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關頭,它推翻的是歷史上最荒唐無道的隋煬帝,它引發的是歷史上最值得稱讚的唐王朝,是貞觀之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