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畏首畏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畏首畏尾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wèi shǒu wèi wěi,意思是前也怕,后也怕。形容胆子小,疑虑重重。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出处

《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解释

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形容胆子小,疑虑重重。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缩手缩脚

反义词

敢想敢干敢作敢为

例句

青年人应当敢于创新,敢于实践,而不应当畏首畏尾,束手束脚。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晋国和楚国都是大国,而郑国较弱小。晋和楚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都想把郑国变为自己的附庸。

有一次,晋灵公为了称霸诸侯,制造声势,他在郑国附近召集邻近小国开会。

郑国因地处晋楚之间,既不愿得罪晋国,也不愿得罪楚国,所以只得找个借口不去参加。晋灵公没见郑穆公来,便以为郑国对晋国有二心。

郑穆公得知后惶恐不安,急忙写信给晋灵公,陈述了郑国与晋国历史上的友好关系,说明郑国的处境,表明郑国的态度。

信中还说:"我们郑国位于晋、楚两大国之间,北边怕晋国,南边畏惧楚国,故而未应邀出席会议,这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

古话说:'头也怕,尾也怕,全身上下还剩多少地方呢?(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古话还说:'鹿到了快要死的时候,不选择庇荫的地方,只求有地方安身。

'我们郑国,现在正是这样,如果把我们逼得无路可走了,那我们就只好去投靠楚国了,如果我们投靠了楚国,那是你们逼我们不得不这样做的!" 晋灵公见信后,他怕郑国真的投靠楚国,就决定不向郑国兴师问罪,而派人和谈了事。 [1]

参考资料

  1. 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 ,亲亲宝贝,2017年03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