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棠子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854276554317654822.jpg 原圖連接]圖片來源於紫珠01

白棠子樹(學名:Callicarpa dichotoma (Lour.)K.Koch ),英文名:Purple Purplepearl,種名:紫珠,為馬鞭草科(Verbenaceae)紫珠屬,落葉藻木,小枝紫紅色,幼時有粗糙短柔毛和黃色腺點,後變光滑。葉卵形、倒卵形,先端急尖,邊緣自基部起有細鋸齒,兩面無毛,聚傘花序總梗與葉柄等長或短於葉柄。原產於我國,分布於山西、山東、河南等。[1]

白棠子樹又名紫珠、紫珠草、止血草,馬鞭草科紫珠屬,落葉小灌木。高約1-3米;小枝纖細,帶紫紅色,多分枝,幼嫩部分有星狀毛。葉倒卵形或披針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頂端急尖或尾狀尖,基部楔形,邊緣僅上半部具數個粗鋸齒,表面稍粗糙,背面無毛,密生細小黃色腺點;側脈5-6對;葉柄長不超過5毫米。聚傘花序在葉腋的上方着生,細弱,寬1-2.5厘米,2-3次分歧,花序梗長約1厘米,略有星狀毛,至結果時無毛;苞片線形;花萼杯狀,頂端有不明顯的裂齒或近無齒;花冠紫紅色,無毛;藥室縱裂;子房無毛,有腺點。果實球形,紫色,徑約2毫米。花期5-6月,果期7-11月。

中文學名 白棠子樹

植物界 雙子葉植物綱 目 管狀花目 亞 科 牡荊亞科 屬 紫珠屬 組 紫珠組

拉丁學名 Callicarpa dichotoma (Lour.) K. Koch 門 被子植物門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科 馬鞭草科 族 紫珠族 亞 屬 紫珠亞屬 系 縱裂藥系


產地分布

原產於我國,分布於山西西部、山東、河南、北京、河北等,海拔500m以下低山區的溪邊的山坡灌叢中。長江流域及以南亦有分布,如連雲港、南京、無錫、蘇州、宜興。

生長習性

喜光,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喜深厚肥沃的土壤,萌芽力強。

園林用途

紫珠秋季果實纍纍,紫堇色明亮如珠,果期長,是優良的觀果灌木。庭院或公園可叢植於園路旁。

繁殖培育

扦插、播種繁殖。冬季應疏剪、施基肥

功效與作用

【性味】苦,平。

①《本草拾遺》:"味苦,寒,無毒。"

②《福建民間草藥》:"甘,平,無毒。"

③《閩東本草》:"性平,味微澀。"

【功用主治】活血,止血,除熱,解毒。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創傷出血,癰疽腫毒,喉痹。

①《本草拾遺》:"解諸毒物,癰疽,喉痹,毒腫,下痿,蛇虺蟲螫,狂犬毒,並煮汁服;亦煮汁洗瘡腫,除血長膚。"

②《福建民間草藥》:"活瘀,止血,消炎,解郁。"

③《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脾虛,退熱。研末搽皮膚癢痛,又殺蟲。"

④《中國藥植圖鑑》:"對食道靜脈出血,腸胃潰瘍出血,鼻出血,創傷出血,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

⑤《閩東草藥》:"治崩漏帶下,惡寒發熱。" [2] 紫珠的附方

1.治咯血:干紫珠葉末1.5~2.1g。調雞蛋清,每4h服1次;繼用干紫珠葉末6g,水煎,代茶常飲。(《福建民間草藥》)

2.治肺結核咯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紫珠葉、白及各等量。共研細粉。每服6g,每日3次。(《全國中草藥匯編》)

3.治胃潰瘍出血:紫珠葉120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4.治衄血:干紫珠葉6g。調雞蛋清服;外用消毒棉花蘸葉末塞鼻。(《福建民間草藥》)

5.治拔牙後出血不止:用消毒棉花蘸紫珠葉末塞之。(《福建民間草藥》)

6.治子宮功能性出血:紫珠葉、地菍、梵天花根各30g。水煎,加紅糖30g。在出血的第1日服下,連服數日。(《浙江藥用植物志》)

7.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紫珠葉、豬殃殃、細毛鹿茸草各15g,地菍、梔子根各30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8.治創傷出血:鮮紫珠葉,用冷開水洗淨,搗勻後敷創口;或用干紫珠葉研末撒敷,外用消毒紗布包紮之。(《福建民間草藥》)

9.治跌打內傷出血:鮮紫珠葉和實60g,冰糖30g。開水燉,分2次服。(《閩東本草》)

10.治扭傷腫痛:紫珠草葉30g,鵝不食草30g,威靈仙15g。水煎服;或加松節油共搗爛外敷患處。(《青島中草藥手冊》)

11.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肺炎,支氣管炎:紫珠葉、紫金牛各15g,秦皮9g。水煎服,每日1劑。(《全國中草藥匯編》)

12.治赤眼:鮮紫珠草頭30g。洗淨切細,水2碗,煎1碗服。(《閩南民間草藥》)

13.治癰腫,喉痹,蛇蟲、狂犬等毒:紫荊(紫珠)煮汁服之,亦可洗。(《衛生易簡方》)

14.治陰道炎,宮頸炎:150%紫珠葉溶液,每次10ml,塗抹陰道,或用陰道栓,每日1次。1星期為1療程。(《全國中草藥匯編》)

15.治瘰癧,甲狀腺腫大:杜虹花根60g,三椏苦根15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紫珠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研末,1.5-3g。每日1-3次。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