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坑文德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白沙坑文德宫,旧名保安宫,是位于台湾彰化县花坛乡白沙村的土地祠,其元宵节在白沙村、文德村、长沙村的灯排绕境被列为彰化县无形资产。
历史沿革
庙记说福建泉州晋江县蚶江人李朝魁受知县胡邦翰感招,携带福德正神像前来白沙坑开垦,日后村民建立土地庙,取名“保安宫”。学者李文龙在《台湾史迹丛论》考证,胡邦翰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六月从福建平和县调任彰化,此庙应为在乾隆二十六年后建立。咸丰年间,由当地出身的翰林曾维桢出面重修并改名“文德宫”。
该庙为白沙村、文德村、长沙村共同的祭祀公庙。清末,因各角头迎花灯闹分家,最后掷筊请神尊留在此庙,香炉及文武判官则在其它两处寺庙供奉。如口庄明德宫就是其分灵庙。后来信徒认为分灵造成问神困难,因此在文德宫与两间分灵庙路途中间,设立专门主祀土地婆的花坛崇德宫,藉以牵制土地公。
之前文德宫在现址靠两百公尺的北侧河堤边,1946年端午节遭遇水患,庙埕与东西厢付之波涛,1969年又重建。庙址为花坛乡白沙村彰员路三段6号、彰员路360号。
庙身建筑
为迁就地形,文德宫整体建筑形成坐北朝南、两厢宽、纵深浅的格局。依然为传统四合院形式,但前殿往后缩与主殿相连,省去传统四合院中间惯有的天井,且朝左右两厢扩建,因此厢房较为宽阔,并在厢房与殿间留出日、月井,及取作“拔萃门”、“华登门”的东西两门。左厢房内有五坪大的空间,模仿古中国官员接待处的陈设,摆有数张太师椅、仪仗、供桌并放上标示“十方客神香位”等。
主建筑左前方设有五层宝塔,供俸五营神将,一楼为南营萧圣者、二楼东营张圣者、三楼中营李元帅、四楼西营刘圣者、五楼北营连圣者。因台湾一般是将五营神将以庙宇为中心,在庙境外缘四方建立各营,庙方为神将建塔的建筑在台湾十分罕见。此塔可俯瞰全庙,天气佳则可见彰化平原。
土地祠
土地庙,又称土地公庙、福德庙或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1949年以前,凡有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
土地庙在中国大陆曾由于“文革”作为“四旧”大部分被捣毁。随著“改革开放”和开始信仰自由[1] 以后,自1980年前后有蒸蒸日上的恢复民间信仰和社会的逐渐发展,便有一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这些土地庙多由农民自发组织建设的信仰中心,属于微型建筑,高度从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积大小小则几平方米,大则十几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官方和媒体一直密切关注这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就以当时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为借口和理由,来呼吁乡民多关注乡村基础教育,集中精力投资建学校,不要热衷于“迷信”,但仍旧无法破坏民间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区官方就以破除迷信为借口而进行强行拆除,这股土地庙信仰复兴的热潮最终还是被大陆官方镇压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后,几乎每乡至少有一处或多处,其数量分布因地而异。台湾因为拥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当多的土地庙;据官方的调查,其数量超过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爷”,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般称为“大伯公”。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也是与人民较亲近的神祇。
土地庙的造型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祠,现今台湾甚至有工厂开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中国大陆土地庙
潮汕土地庙
土地神在潮汕俗称为伯公。土地庙亦称伯公庙或写作福德老爷庙、福德古庙。每家每户家中都会有伯公神位,商铺也不例外。伯公庙规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为普遍,田野、山岭、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