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頭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頭鎮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地處廬江縣北部,東鄰白山鎮,南接廬城鎮,西與金牛鎮接壤,北與同大鎮毗鄰,行政區域面積76.6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石頭鎮戶籍人口為38884人。 春秋、戰國,屬楚;1992年2月,撤區並鄉成立石頭鎮。截至2020年6月,石頭鎮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石頭社區。 2019年,石頭鎮有工業企業63個,其中規模以上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3個。[1]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屬楚。 漢代時期,屬舒縣。 隋代時期,屬廬江縣。 清代時期,屬廬江縣北鄉。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為北鄉第五區駐地。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為笏山鄉和蜀山鄉。 1950年2月,屬金牛區。 1958年9月,為芮崗、石頭公社。 1985年5月,屬金牛區。 1992年2月,撤區並鄉成立石頭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石頭鎮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石頭、黃蜀山、芮崗、三拐、笏山、望城、同心、邱崗;下設16個居民小組、26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石頭鎮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石頭社區、黃蜀山村、芮崗村、邱崗村、三拐村、笏山村、望城村、同心村,鎮人民政府駐石頭社區。 [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頭鎮地處廬江縣北部,東鄰白山鎮,南接廬城鎮,西與金牛鎮接壤,北與同大鎮毗鄰,行政區域面積76.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頭鎮境內地形丘陵、崗圩相間。境內最高點位於峰黃銅山,海拔186米;最低點位於同心坪,海拔8米。

水文

石頭鎮境內河道屬巢湖水系。主要河道為羅埠河,自萬山鎮入境,匯白石天河出境入巢湖,境內河道長15千米;白石天河總長9千米。

自然災害

石頭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澇災、低溫等。較為嚴重的水災分別發生在1954年、1969年、1991年。

自然資源

石頭鎮境內有花崗岩、紫砂岩、耐火黏土等資源,儲量不大。 2011年,石頭鎮有耕地面積3.9萬畝。

人口

2011年末,石頭鎮總人口3761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萬人,城鎮化率26.6%。總人口中,男性19570人,占52%;女性18048人,占48%;14歲以下5591人,占14.9%;15—64歲28656人,占76.2%;65歲以上3371人,占8.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7567人,占99.86%;苗、土家等少數民族共51人,占0.14%。2011年,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3.7‰,人口自然增長率6.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91人。 截至2019年末,石頭鎮戶籍人口為38884人。 [3]

經濟

綜述

2011年,石頭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073.45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69.02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34.7萬元,增值稅497.23萬元,企業所得稅244.0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86.2元,比上年增長33.41%。 2019年,石頭鎮有工業企業63個,其中規模以上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3個。

農業

2011年,石頭鎮實現農業生產總值1.1億元,比上年增長7.5%,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3.4%。 石頭鎮糧食作物以稻穀、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6815噸,其中水稻24710噸,小麥210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等。2011年,棉花種植面積985.7畝,產量83.7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4290.8畝,產量686.4噸。 石頭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9949頭,年末存欄4835頭;家禽飼養量33萬羽,上市家禽16.4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36.6萬噸,其中豬肉35萬噸,牛肉2.3萬噸,禽蛋152.4噸。 截至2011年末,石頭鎮累計造林10834畝,其中經濟林10000畝,林木綠化率30%。 石頭鎮漁業以鱅魚、鰱魚、青魚、草魚等淡水常規魚類養殖為主。2011年,水產品總產量1290噸;漁業總產值2600萬元。

工業

石頭鎮形成以磁鐵、漁網生產、大米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8.7億元。工業企業68家。

商業

2011年末,石頭鎮有商業網點220個,職工430人。 [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末,石頭鎮有幼兒園5所,專任教師17人;小學11所,專任教師110人;初中2所,在校生13421人,專任教師86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普通高中1所,專任教師47人。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174.22萬元,比上年增長18.4%。

科學技術

2011年末,石頭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8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250人,經營管理人才3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石頭鎮有文化站1個,圖書室9個,藏書1.8萬冊。2011年12月開通8村有線廣播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1500戶,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95%。 2011年末,石頭鎮有體育運動場地14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石頭鎮有衛生院1所;病床1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5張。專業衛生人員2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5800人,參合率97%。

社會保障

2011年,石頭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1戶,人數82人,支出23.75萬元,月人均241.3元;城市醫療救助9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0人次,共支出18.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46戶,人數1396人,支出74.93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2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22人。自然災害救災支出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1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5.66萬元。社會福利費1.05萬元。敬老院1家。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61萬人,參保率9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石頭鎮有郵政網點1個。電信服務網點4個。固定電話用戶53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57%;移動電話用戶14670戶。光纜線路總長達60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1200個,寬帶接入用戶900戶。 [5]

基礎設施

能源

2011年末,石頭鎮有天然氣(煤氣)用戶2788戶。

給排水

2011年末,石頭鎮有自來水廠2座,鋪設幹線水管52千米,生產能力6000噸/日,年工業用水20萬噸、生活用水40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60%,年人均生活用水20噸。排水管道20千米。

供電

2011年末,石頭鎮有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高壓輸電線路5條,總長度144千米,用電負荷16128千瓦。綜合電壓合格率99.9%,供電可靠率96%。

園林綠化

2011年末,石頭鎮有園林綠地面積10.5公頃,其中公共綠地10.5公頃,人均綠地52平方米。

交通運輸

2011年,石頭鎮有省道境內長8千米,雙向2車道,廬江通往合肥。有縣鄉級公路2條,總長16千米。境內通航河道2條,總長18千米。白石天河為四級航道,最大通航能力為250噸級船舶。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石頭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於原名石嘴頭之地而得名。

風景名勝

綜述

石頭鎮境內自然景觀有紫鳴山、擂鼓山、救主山、黃牛山、同心島、白石天河、放馬灘等,人文景觀有丁氏宗祠、瑩山寺等,還有丁汝昌塑像、石頭老街、石嘴頭、攬船石。

紫鳴山自然風景區

紫鳴山自然風景區位於石頭集鎮西部,是自然景觀較集中的景區,綠樹成蔭、古寺鐘聲、山城相連。山上有廟宇一座。

擂鼓山

擂鼓山位於三拐村。是一座獨立的山體,東連合銅公路,西鄰王井水庫,背靠石頭集鎮,南向廬江縣城。

救主山

救主山位於邱崗村境內。在王井水庫南岸,山上有古寺一座,名曰:白雲禪寺。傳說三國名將趙雲救後主劉禪曾避難於該寺,故得名。

黃牛山

黃牛山位於石頭鎮最南邊。與萬山、廬城鎮接壤。海拔199米,面積900畝,是石頭鎮集體林場。

同心島

同心島位於同心村境內。四面被羅埠河環繞,面積約300畝。

白石天河

白石天河環石頭鎮連巢湖,河內有巨石一塊,大若簸箕,狀似龜背,相傳此石能預示旱澇,保佑百姓平安,石頭鎮因此得名。

丁氏宗祠

丁氏宗祠位於石頭鎮社區丁家坎,由晚清愛國將領丁汝昌親手修建,建成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建築面積650平方米,青磚小瓦,木柱飛檐,三進24間,面寬7間,祠堂門匾由李鴻章題寫「嗣祠厥武」四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