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硬膜下積液 (subdural fluid accumulation)又稱硬膜下水瘤,多是外傷後硬膜下腔出現的腦脊液積聚。 中文名 硬膜下積液外文名subdural fluid accumulation別 稱硬膜下水瘤病情特點蛛網膜下腔出血.

目錄

定義

硬膜下積液占顱腦外傷的0.5%~1%,常發生於一側或兩側額顳部,以雙側額部為多見。 硬膜下積液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一般急性少見,在數小時內形成,慢性者可有包膜。

形成原因

腦的表面由三層被膜,由外向內依次為硬膜蛛網膜軟膜,對腦起支持作用。 腦脊液由腦室內的脈絡叢產生,分布於腦室蛛網膜下隙,對腦具有營養、緩衝震動、調節顱內壓和保護作用。而硬膜下積液正是由於腦脊液進入硬膜下腔而形成。

病情特點

1、積液多發生於枕部着地,入院時GCS3-12分的原發性顱腦損傷患者。 2、大部分患者合併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尤其以額顳葉腦挫裂傷為多見。 3、積液部位多在幕上額顳區或波及鄰近部位,多發生受力的對沖部位,發生於幕下者極少見。 4、原發性顱腦損傷較輕者,傷後可無或僅有短暫意識障礙,隨着積液的增多而出現昏迷或意識障礙加深。

分型表現

1、消退型:青壯年多見,一般無明顯顱內壓增高症狀,或僅在早期有輕度顱內壓增高的症狀,以後逐漸好轉,無神經系統陽性體徵。可以用蛛網膜破裂學說解釋,即頭部外傷時,外側裂、視交叉區與蝶骨嵴緊密粘連的蛛網膜撕裂,導致腦脊液流出積聚在硬膜下腔,以後被逐漸吸收減少。 2、穩定型:以老年人占多數,大多患者以頭昏、頭暈、噁心、嘔吐、欣快、淡漠、抑鬱、記憶力下降為主要表現,一般無硬膜下積液相關的神經系統陽性體徵。長期觀察此型可轉變為消退型或演變型。 3、進展型:小兒多見。主要表現為進行性顱內壓增高,患者可有輕偏癱、失語、精神異常,嬰幼兒可有類似腦積水錶現,若合併腦實質損傷,可伴有意識障礙和病理征。 4、演變型:臨床特點為發病年齡兩極化,常發生在10歲以下小兒或60歲以上的老人,這可能與小兒、老人的硬膜下腔較大有關。常發生在積液後22—100天內,保守治療過程中,積液可轉變為水瘤,包膜形成後發生包膜出血而導致慢性血腫,常發生在積液1個月以後。而早期手術打斷了積液轉變為水瘤及包膜形成的過程,故外傷性硬膜下積液演變為慢性硬膜下血腫不易發生在手術治療的病例中。

診斷

1、頭部外傷史。 2、有神經系統的症狀或體徵。 3、影像學檢查可確診。CT表現為額顳頂部新月狀低密度區,常進入縱裂前部,腦組織受壓,CT值為0—10Hu。

鑑別診斷

慢性硬膜下血腫:血腫T1和T2一般為高信號,積液與腦脊液信號一致,表現為T1低信號,T2高信號,即可鑑別。

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 1、慎用或不用脫水劑,以免顱壓過低導致積液增多。 2、應用神經營養藥、腦血管擴張劑、抑制腦脊液分泌的藥物、高壓氧治療等,以期改善腦血循環和代謝,為腦組織的膨起復位縮小硬膜下間隙提供可能。 二手術治療: A、原則: ①消除積液的腦受壓; ②消除積液產生的原因; ③消除積液囊腔。 只有符合上述三項手術原則,才能從根本上防止積液的復發,達到徹底根治的目的。 B、手術指征: ①臨床上有神經系統壓迫症狀或有癲癇發作者,無論積液量多少,均應採用手術清除積液,解除壓迫。 ②幕上積液量>25ml者,幕下>8ml,即使未出現神經系統壓迫,也應採用手術治療,以利於病情恢復。 ③占位效應較重,有明顯的顱高壓症狀,影像學檢查(CT或MRI)示腦室腦池受壓、變形,中線移位>10mm者。 ④嬰幼兒額前間隙大於6mm者。 C 手術方式: ①穿刺引流術。 ②對前囟未閉的患者採用普通靜脈7號套管針,經皮前囟側角穿刺持續引流。 ③合併顱內血腫,嚴重腦挫裂傷,有腦疝徵象者,應及早開顱清除血腫和積液,去骨瓣減壓。 ④體內分流術:體外引流後雖然臨床症狀改善,但積液未減少或拔引流管後積液又增加或臨床症狀又加重者。 D、手術效果在於: ①排液引流後有效地降低了顱內壓力,阻斷了因顱內高壓所致的搏動性作用增強的惡性循環。 ②清除了蛋白質含量很高的不容易被吸收的液體。 ③硬膜下腔引流有利於腦組織的滲出液流出腦的表面,而不致滲入組織間隙促成或加重腦水腫。 2、預防腦損傷:引流管應嚴格偏向硬腦膜方向,不要貼附腦組織,以免插管或拔管時損傷腦組織。 3、術後要注意補充等滲液,引流管抬高15cm,維持正常顱壓,必要時取平臥或頭低位,有利於腦組織復位。

==綜上所述==:看上面病情是否符合手術,注意術後感染和飲食調整,注意一定要按醫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