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祝融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祝融氏

祝融在古籍記載中有四重身份,一是傳說中的古帝,二是神化祭拜對象,三是上古時代的火官,四是某些族群國家的祖先。

祝融的四重身份以火官和祖先為旨歸,古帝和神化只是他的衍生形象。 從祝融部落分化出來的第六子季連,就是楚人的直系先祖,即嫡祖。他是從中原輾轉遷徙近千里才到達今河南西南和湖北西北部的。

基本信息

祝融氏祖先 祝融,神話傳說中的古帝,以火施化,號赤帝,後人尊為火神。有人說祝融是古時三皇五帝三皇之一。住在崑崙山的光明宮,是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另一說祝融原叫重黎,在擔任火正官時,黃帝賜他姓「祝融氏」。 祝融八姓: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史書稱為「祝融八姓」。

人物介紹

名重黎(簡稱黎),又稱祝誦,祝和。相傳帝嚳高辛氏時,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鄭)擔任火正之官,能昭顯天地之光明,生柔五穀材木,為民造福。帝嚳命曰祝融,後世尊為火神。

祝融氏是黃帝後世子孫。《史記·卷四十 ·楚世家》說:「高陽者(帝顓頊),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世本》說:「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吳回。」

帝嚳時代,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乃以庚寅日誅重黎,以其弟吳回為火正。吳回死,陸終嗣。陸終有子六人,第四子名求言,西周時為鄶國。

神話傳說

1.南嶽傳說之祝融的故事

黃帝時候有個火正官,名叫祝融,他小時候的名字叫做黎,是一個氏族首領的兒子,生成一副紅臉旁,長得威武魁偉,聰明伶俐,不過生性火爆,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火冒三丈。那時候隧人發明鑽木取火,還不大會保存火和利用火。但黎特別喜歡跟火親近。所以十幾歲就成了管火的能手。火到了他的手裡,只要不是長途轉遞,?就能長期保存下來。黎會用火燒菜、煮飯、還會用火取暖、照明、驅逐野獸、趕跑蚊蟲。這些本領,在那個時候是了不得的事。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有一次,黎的爸爸帶着整個氏族長途遷徙,黎看到帶着火種走路不方便,就只把鑽木取火用的尖石頭帶在身邊。

一次,大家剛定居下來,黎就取出尖石頭,找了一筒大木頭,坐在一座石山面前「呼哧呼哧」鑽起火來。鑽呀,鑽呀,鑽了整整三個時辰,還沒有冒煙,黎很生氣,他嘴裡喘着粗氣,很不高興。但是沒有火不行,他只好又鑽。鑽呀,鑽呀,又鑽了整整三個時辰,煙倒是出來了,就是不起火。他氣得臉子黑紅,「呼」地站起來,把尖石頭向石頭山上狠狠砸去。誰知已經鑽得很熱的尖石頭碰在石山上,「咔喳」一聲冒出了幾顆耀眼的火星。聰明的黎看了,很快想出了新的取火方法。他采了一些曬乾的蘆花,用兩塊尖石頭靠着蘆花「嘣嘣嘣」敲了幾下,火星濺到蘆花上面,就「吱吱」冒煙了。再輕輕地吹一吹,火苗就往上竄了。

自從黎發現石頭取火的方法,就再也用不着費很大工夫去鑽木取火了,也用不着千方百計保存火種了。中原的黃帝知道黎有這麼大的功勞,就把他請去,封他當了個專門管火的火正官。黃帝非常器重他,說:「黎呀,我來給你取個大名吧,就叫祝融好了,祝就是永遠,融就是光明,願你永遠給人間帶來光明。」黎聽了非常高興,連忙磕頭致謝。從此,大家就改叫他祝融了。

黃帝在位的時候,南方有個氏族首領名叫蚩尤,經常侵擾中原,弄得中原的人無法生活。黃帝就號令中原的人聯合起來,由祝融和其他幾個將領帶着,去討伐蚩尤,蚩尤人多勢眾,尤其是他的九九八十一個兄弟,一個個身披獸皮,頭戴牛角,口中能噴射濃霧,好不威風。開始打仗的時候,黃帝的部隊一上大霧就迷失方向,部隊之間失去聯繫,互不相顧。蚩尤的部隊就趁勢猛撲過來,打得黃帝所部大敗,一直向北逃到涿鹿才停下來。黃帝被蚩尤圍在涿鹿,好久不敢出戰。不久,因發明了指南針,就再也不怕濃霧了。後來祝融見蚩尤的部下都披獸皮,又獻了一計,教自己的部下每個人打個火把,四處放火,燒得蚩尤的部隊焦頭爛額,慌慌張張地朝南方逃走。黃帝駕着指南車,帶着部隊乘勝向南追趕。趕過了黃河,趕過了長江,一直趕到黎山之丘,最後終於把蚩尤殺死了。祝融由於發明了火攻的戰法,立了大功,?黃帝重重封賞了他,他成了黃帝的重要大臣。

黃帝的部隊班回朝時,路過雲夢澤南邊的一群大山。黃帝把祝融叫到跟前,故意問道:「這叫什麼山?」祝融答道:「這叫衡山。」黃帝又問:「這山的來歷如何?」祝融又答道:「上古時候,天地一片渾沌,象個雞蛋。盤古氏開天闢地,才有了生靈。他活了一萬八千年,死後躺在中原大地之上,頭部朝東,變成泰山;腳趾在西,變成華山;腹部凸起,變成嵩山;右手朝北,變成恆山;左手朝南,就變成了眼前的衡山。」剛剛說完,黃帝緊接着又問:「那麼,為什麼名叫衡山。」祝融馬上答道?:「此山橫亘雲夢與九嶷之間,象一杆稈一樣,可以稱出天地的輕重,衡量帝王道德的高下,所以名叫衡山。」黃帝見他對答如流,非常高興,笑呵呵地說:「好哇!你這麼熟悉南方事務,我要委你以重任!」但黃帝並不說出是什麼重任。

隊伍在衡山駐紮下來了。黃帝登上最高峰,接受南方各個部落的朝拜。許多氏族首領會集在一起,大家都很高興,祝融一時興起,奏起了黃帝自己編的曲子-咸池之樂,黃帝的妃子嫘祖也踏着拍子,跳起舞來。大家見了,都圍着黃帝跳了起來。跳了個痛快以後,黃帝叫大家靜下來,說:「我就位以來,平榆罔,殺蚩尤,制訂曆法,發明文字,創造音律,編定醫書,又有嫘祖育蠶治絲,定衣裳之制。現在天下一統,我要奠定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從今以後,火正祝融鎮守南嶽。」大家一聽,都大聲喊着:「萬壽無疆!萬壽無疆!」祝融這時才知道,原來黃帝說的委以重任就是這麼回事。

黃帝走了以後,祝融被留在衡山,正式管理南方的事務。他住在衡山的最高峰上,經常巡視各處的百姓。他看到這裡的百姓經常吃生東西,就告訴他們取火,教他們把東西燒熟再吃。他看到這裡的百姓晚上都在黑暗中摸摸去,就告訴他們使用火松明。他看到這裡瘴氣重、蚊蟲多,百姓經常生病,就告訴他們點火熏煙,驅趕蚊蟲和瘴氣。百姓們都很尊敬他,每年八月秋收以後,就成群結隊地來朝拜他。大家說:「祝融啊,我們人丁興旺了,雞鴨成群了,五穀豐登了。你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的好處,我們感謝你,我們要尊你為帝了。你以火施化,火是赤色我們就叫你赤帝吧!從此,祝融就被大家尊為赤帝了。」

正在大家安居樂業的時候,忽然電閃雷鳴,從中原地帶來了震天動地的殺喊聲。百姓們嚇得不得了,都跑來問祝融是怎麼一回事。祝融告訴他們說:「這是共工和顓頊氣爭帝位,打起來了。」他們打了很久,還是不分勝負,共工氣得七竅生煙,縱身一跳,一頭朝不周山上撞去。這不周山原來是一座不平凡的山,它撐住了天空,不讓天垮下來;它系住了大地,不讓大地傾斜。共工一頭撞過去,只聽得「轟隆隆」一陣巨響,火星飛濺,照亮了半天,撐天的柱子折斷了,系住大地的繩索也繃斷了。從此,天空向西北傾斜,日月星辰都往西北方向落下去。大地向東南傾斜,江河湖泊的水都往東南方向流過去。本來,南嶽衡山這塊天眼看也要垮下來了,這塊地也一晃一晃的就要翻過去了。老百姓一個個抱着大樹,攀着岩石,嚇得哭起來了。祝融連忙使出自己的全身本領,象個大柱子一樣撐住這個地方的天才沒有垮,山才沒有塌。唐朝有個詩人,特意寫了這件事:「東南地益卑,維岳資柱石。前當祝融居,上拂朱鳥翮。」後來,還有一個詩人也寫道:「地涌一峰秀,高撐南楚天。」?祝融在南嶽山上活到一百多歲才死去。百姓把他埋在南嶽山的一個山峰上,並把這個山峰命名赤帝峰。他住過的最高峰,大家就一直叫做祝融峰。在祝融峰頂上,百姓們修建了一座祝融殿,永遠紀念着他的功德。

祝融與火攻戰法

祝融是在我國長期以來廣泛祭祀的火神。據羅泌《路史·前紀》卷八中說:「祝誦氏,一曰祝龢,是為祝融氏……以火施化,號赤帝,故後世火官因以為謂。」《史記·楚世家》:「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傳說祝融不但是管火的能手,而且發現了擊石取火的方法,還發明了火攻戰法。

祝融原名叫黎,傳說他誕生在氏族社會,是氏族首領的兒子。黎從小就特別喜歡火,那時,燧人氏剛發明了鑽木取火,人們對保存和使用火的知識很缺乏。有一次,他隨父親進行氏族長途遷徙,因帶着火種走路不方便,他只帶了鑽木取火的石頭。晚上,大家要用火了,黎卻取不出火來,頓時氣得他將取火的石頭向山上扔去,不料石頭落下來濺起了幾顆火星。聰明的黎見了靈機一動,立即想出了新的取火辦法。他采來曬乾的蘆花,用兩塊尖石頭靠着蘆花連敲幾下,火星濺到蘆花上,再輕輕一吹就冒起了火苗。這就是後來的擊石取火方法。擊石取火比鑽木取火省力多了,更不用千方百計保存火種,因此,當時中黃帝封他為火正官,並賜名祝融。

火攻戰法傳說也是祝融最早發明的。當時南方有個氏族,首領叫蚩尤,經常侵犯中原,祝融奉命前去討伐。蚩尤人多勢眾,非常強悍。祝融就命自己的部下每人打個火把和爆燃之物,等蚩尤的人一到,就四處放火,把蚩尤的隊伍燒得焦頭爛額,倉皇潰敗,他們乘勝追擊,終於打敗了蚩尤,立了大功。為此,黃帝重賞了他,命他掌管天下的火,鎮守南山。

祝融是管火用火的能手,他不但發明了新的取火方法和火攻戰法,他還教人們如何用火把食物燒熟了吃,如何用火取暖和照明,如何用火驅除瘴氣和蚊蟲,防止鬧病。祝融以火施化,贏得了人們的敬重。因火是赤色的,人們就稱他為「赤帝」,每年秋後都向他朝拜。

在科學文化落後的年代裡,人們對火的認識還僅僅是表面的,認為火很神秘,主宰火的是神。祝融用火為人們造福,所以,後人把他尊為火神,每年都要進行隆重的祭祀,以表達人們對祝融的感激和紀念。

火神祝融的傳說,帶有神話色彩,但它反映了人類同火災作鬥爭的一種希冀,寄希望於火神能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光明和幸福,驅除邪惡,消災免禍。然而,要真正預防火災,避免火災給人類帶來的危害,祭神求佛是無濟於事的,只有依靠科學,依靠人類的智慧戰勝火災。今天,人類對火已有了科學的認識,再不用祈求火神保護了,但火種祝融以火造福人類的形象卻將作為美好的傳說繼續流傳下去。

祝融擊火

各種各樣的打火機,已經普及到人們日常生活中。但在一些邊遠山區,農民至今還隨身攜帶著取火用的火鏈,因它不用汽油火石,隨時用,隨時取。所以,一直沿用了幾千年。那麼,火鏈最早是誰發明的呢?

傳說從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後,到了黃帝時期,人類已開始用火燒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驅趕毒蟲猛獸,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時,人們只知道用火,卻不會保存火種,這對過著遷徙不定的遊牧遊獵生活的人們來說很不方便。他們必須經常帶火種行路,每到一個地方,頭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種燃火燒飯,燒過飯後又得把火種小心地保存起來。

有一年,黃帝帶著夏部落的群民,由南向北轉移。中途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發,遍地是水,大人小孩被雨水澆得像落湯雞。祝融負責管理火種,他隨身帶的火種也被暴雨撲滅了。人們又冷又餓,孩子們哭 叫不停。黃帝命令大家在一個大石洞裡暫住下來,等待天晴之後再走。誰知,老天好像故意與人們作對,一連幾天,雨一直不停地下著。人們住在山上石洞裡饑寒難忍。但因失去了火種,無法生火做飯取暖。餓得實在支持不住了,大人便開始吃生肉, 老人和小孩也只得用冷水泡蘑菇吃。 祝融著急萬分,想用鑽木取火的方法取火,可是帶來的木柴全是濕的,鑽了很長時間,也未鑽出火星。眼看天黑了,祝融累得滿頭大汗,毫無效果,一氣之下,便把手裡的鑽頭狠狠地扔出去。不料,鑽頭碰擊在石洞的岩石上,濺出的火星更多。祝融心裡頓時由憂變喜,他忘記了疲勞,找來好多岩塊,用力互相碰擊,只見火星不斷飛濺 。可是,怎樣才能使火星燃燒呢?這又成了一個難題。黃帝走過來對祝融說:「你不要太急,從石頭上能擊出火星,這就是很大的成功。下一步怎麼辦,需要多找些人來共同商量。」黃帝的這番鼓勵,使祝融信心倍增。他找來常先、大鴻、力牧、嫘祖等人一同想辦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個不停,唯有常先一人低著,一句話也不說。大家以為他餓病了,勸告他去休息。不料,常先猛然往起一站,說了聲:「有辦法了!」說著,把自己纏腰的腰圍解下來,用勁撕開,從容掏出一團花絮,對祝融說:你把這些蘆花絮放在石頭下面,再擊石取火。」祝融按他的建議把蘆花絮擺好,再擊石,火星濺落的越來越多,點燃蘆花絮的聲音越來越大,祝 融用口輕輕一吹,隨著一股濃煙竄出了火苗。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們就有了生存的希望。石洞裡的大人小孩無不歡呼跳躍。黃帝專門為祝融舉行了慶功會,給他記了大功,並封他為「火正」(官職)。

祝融發明的「擊石取火」,使人不再為保存火種發愁,這就大大方便了人類的生產生活。因火又是紅色的,所以後世人都把祝融稱為「赤帝」。

祝融與共工之戰

祝融因為教會人類使用火,人們對祝融都非常之崇拜,但水神共工看不過眼,心想世界萬物離不開水,為什麼人類只崇拜祝融,而不崇拜自己,越想越氣奮。於是集四湖五海之水沖向崑崙山,把崑崙山上的聖火澆滅,頓時全世界漆黑一片。祝融得知非常憤怒,騎上火龍,與共工大戰起來,水此終是往低處流,洪水從崑崙山下落下來,祝融乘機發起進攻,把共工燒得焦頭爛額。共公輸得不順氣,一氣之下撞向不周山,誰知不周山是天柱,天柱給撞斷了,天也塌下來,給世界萬物帶來災難,於是就引來女媧補天的故事。按今天的話來說這可以說是女媧補天的前傳。

另一說法,伏羲死後共工作亂,黃帝派祝融平叛,雖然打敗了共工,但沒有殺死所有共工氏成員,黃帝殺了祝融。後由他的弟弟吳回擔任火正官,依舊稱祝融氏。[1]

參考文獻

  1. 祝融氏,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