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神仙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神仙溝位於山東省東營河口區神仙溝。[1]

[]

神仙溝之迷

威遠神仙溝位於威遠縣觀英灘鎮永興橋村6組清水河(威遠河上游)左岸山谷中,是長沙湖生態景區里穹隆地貌獨特、山水風光秀麗、生態環境優美、歷史文化厚重的旅遊休閒好去處。

隋代聚落遺址 據1994年版《威遠縣誌》記載:「神仙溝聚落遺址位于山王區觀英灘鄉永興橋村東500米清水河岸的台地上,被農田覆蓋,地面顯零星殘跡。遺址面積22.5萬平方米。文化層距地表0.5米至1米,厚約2.5米,多發現於河岸及田邊。出土有條石、石板石欄、石獅、板瓦等遺物。初步判斷為隋代聚落遺址」。而今,出土的隋代石獅雄姿宛在,仍立於路旁農戶門前。

神仙溝的傳說 在神仙溝山谷岩石上,有清代觀音佛龕石刻,至今香火未斷。觀音佛龕有楹聯:「甘分楊柳枝頭聚,香散蓮花座上春,慈航普渡」。據當地年長村民說,他們都看見過在觀音佛龕附近岩石上有天然形成的一隻形似人的腿腳石印(今已被機耕道路泥石掩埋)。當地人稱神仙溝是神仙落(掉)腳的地方。

在神仙溝,有興隆古場及不少古遺址,傳說是隋、唐、宋時期的一座古縣城遺址,曾出土形制較大的石獅、石雕。當地還有一座名叫睹仙台的古蹟,為方形巨石,立於神仙溝路旁,石上有古石梯直上石頂平台,石壁上有睹仙台文字石刻,刻於何年無考。清嘉慶《威遠縣誌》記載:「睹仙台,在縣東(方位有誤)六十里,相傳昔有仙遊於此,古碑剝落」,即指有神仙被神仙溝風景吸引,在巨石上停留,神仙溝亦因此而得名。當地人還傳說,因有神仙在巨石上下棋博弈,所以稱為賭仙台。

大字崖也是神仙溝的古蹟之一。大字崖位於神仙溝右側山崖上,因曾有張三丰的題字而著名。據清光緒《威遠縣誌》記載:「新鄉有地名大字崖,屬興隆場上游,一石特立江濱生成,眉額粉書好風水出宰相,字體渾如一筆書,各長數尺,不加渲染,經風雨不磨,詢之土人,彼其高曾,皆不知所自何青■者……」今大字崖已垮塌,張三丰題字不存,僅傳說存。

神仙溝待解之謎 隋、唐、五代及兩宋時期,在威遠縣境內,曾並行有古建制縣及縣城2至4個。其中,隋末置和義縣,歷唐至宋。和義縣於宋太祖乾德五年(967)併入威遠縣,兩縣並行約350多年。位於縣北的神仙溝隋代聚落遺址及興隆古場,是否是古縣城遺址?又是哪一座古縣城遺址?均有待專家考古發掘、解開謎底。筆者依據1993年版《榮縣誌》、1994年版和清代3部《威遠縣誌》資料,現將榮州、威遠建制沿革(隋唐五代宋時期)簡述於後,供愛好者研究、參考。

西晉永興元年(304),李雄據蜀於威境置威遠鎮。隋開皇三年(583),置威遠戌(軍事)。開皇十一年(591),改威遠戌為威遠縣。隋末,於威境內增置和義縣,兩縣均隸屬資州(資陽郡)。隋開皇十年(590),在今榮縣城置大牢鎮。開皇十三年(593),改大牢鎮為大牢縣,隸屬資州。大牢縣因縣界有大牢溪而得名。大牢溪即越溪河。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劃資陽郡(資州)的威遠、大牢二縣置榮州,榮州治所設公井鎮(今自貢貢井區),升公井鎮為公井縣。榮州因有榮德山(威遠大老君山)而得名。時榮州轄公井、大牢、威遠3縣。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大牢縣內增置旭川縣,大牢縣治所西遷至金山寺(今樂山境內);威遠縣內增置婆日、至如(嘉慶、光緒《威遠縣誌》稱至時,出於何處待考)二縣;俱隸屬榮州。貞觀二年(628),割瀘州的隆越縣隸榮州。貞觀六年,榮州治所由公井遷大牢,割嘉州(今樂山)的資官縣隸榮州。貞觀八年(634),將婆日、至如、隆越三縣併入威遠縣,又割瀘州的和義縣(此處存疑,和義原隸屬資州)隸屬榮州。時榮州轄大牢、旭川、資官、威遠、公井、和義6縣。唐高宗永徽二年(651),榮州治所由大牢遷旭川。唐玄宗天寶元年(742),改榮州為和義郡,改大牢縣名為應靈縣。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和義郡復為榮州。

五代則沿襲唐制,榮州轄旭川、資官應靈公井、威遠、和義6縣。

宋初仍沿唐制。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和義縣併入威遠縣。時榮州轄旭川、資官、應靈、威遠、公井5縣。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旭川縣改名榮德縣。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公井縣併入榮德縣。南宋理宗紹定六年(1233),升榮州為紹熙府,府治設榮德縣,轄榮德、資官、應靈、威遠4縣。理宗端平三年(1236),紹熙府治遷鴻鶴鎮(今自貢市鴻鶴壩)。理宗寶佑六年(1258),紹熙府廢。

關於隆越廢縣治所,可能在威遠縣境的東南(今隆昌縣境內)。關於至如廢縣治所,亦在縣東南(載於明代《讀史方輿紀要》)。

關於和義古縣城遺址,明代《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和義廢縣在縣東南百里,隋末置,唐初屬瀘州,貞觀八年改屬榮州」。據清嘉慶《威遠縣誌》記載:「和義古縣在縣北,明史稿載在東南有誤」。筆者據前述榮州和威遠建制沿革分析後,初步認為:①隋末唐初,威境東南可能有隆越、至如二縣,且與和義並存,和義古縣治所應不在威境東南。②隋唐至宋時期,威遠、和義、公井三縣並行350年。威遠縣治在嚴陵,公井縣治在嚴陵以南約25公里的貢井,嚴陵以西約40公里為榮州及旭川治所,嚴陵以東約50公里為內江縣治所,從縣治之間的空間距離講,和義縣治也只能在威遠縣境之北。而縣北規模較大的神仙溝隋代聚落遺址及興隆古場,與嚴陵距離約30公里,依山傍水,是古和義縣縣治所在地的可能性很大。

地理

在 黃河入海口處,有一條小河,蜿蜒入海。這條小 河,原是 黃河的分叉,由於 日 月輪轉,光陰流逝太快,黃河數次改道,小河離黃河越來越遠,人們把這條河不再叫黃河叉,而叫神仙溝。

歷史故事

傳說, 晚清年間,有個打漁的小伙子叫 張良。家住黃河口的漁窩棚。 一天,張良和幾個窮哥們出海了。這天大海上 風平浪靜,魚蝦翻滾。張良幾個見打漁順當,捨不得早早回家,貪撈了幾網,回家時,已是殘陽倒照,鳥雀歸窩的時辰。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正當張良幾人唱着漁歌,滿載而歸時,突然間,海面上狂風大作,白浪滔天。剎時, 電閃雷鳴,暴雨如注,水天相連。張良幾人的小船,拚命地在風頭浪尖上掙扎。小船一會被揚上天一會摔入波濤。他們迷失了方向。咆哮的大海將要把他們吞噬了。 在這節骨眼上,一盞紅燈在他們面前冉冉升起,隱隱約約又傳來鹿鳴鶴唳,簫笛玉音。紅燈、仙樂,使張良等渾身來了勁。他們知道有紅燈的地方,一定有人家。因此,他們喊着號子,奮力向紅燈搖去。紅燈若隱若現漂忽前進,仙樂律呂,醉人心肺, 虛無縹緲。他們眼看趕上紅燈了,但是紅燈卻又消失了,五音六律,只留長長的韻味。不多時,天已破曉,張良幾個一看,船兒駛進了一條小河。小河的水清凌凌的,河面上,魚蝦戲逗,水鳥翔舞。河旁蘆葦叢生,蒲草沒人,鮮花盛開,清香撲鼻。他們好像進了仙境。張良幾個回味了晚上情景,又細瞅這佳景聖地,瑞氣繚繞,猶如銀河。認為這小河溝是神仙住的地方,他們就把這條河溝叫做神仙溝了。神仙溝的名字越叫越響,一直流傳到現在。

歷史現狀

以前有一段時間,神仙溝曾是利津縣惟一通外的河道,它興旺過一段時期(約1904~1937年間),利津縣養的大船都停泊在這裡。船家從這裡裝運豆類 糧食到外地港口銷售,再從 天津、 大連、 煙臺等地運來日用百貨、槍支彈藥,甚至 毒品

小本經營的小商、 小販,一年四季到神仙溝往返不停,穀雨前後販運 螃蟹;農曆五月十三後販運魚蝦; 高粱紅頭的時候梭魚香了,又販運梭魚。昔日,活動在神仙溝的人,多數來自 鐵門關、五莊、汀河、畢家咀等地。

1920年前後 利津縣開始鬧 土匪,土匪們主要在此一帶活動,因為這裡有 淡水可供飲用。土匪們把綁的"票"弄到這裡來,掘出個地屋子關押起來。若遇上官兵來剿匪,他們就把"票"弄到船上,駛進爛泥灘,待官兵走後再回來。有的時候,數家土匪住在這裡。土匪們也有個原則,那就是" 兔子不吃窩邊草",很注意與當地 漁民搞好關係。他們從不綁商船上的船工,因為那些人都是被僱傭來的沒油水,有錢的 東家們根本不上 船。

1926年秋,黃河在 八里莊決口,又沖刷出刁口入海河道。1934年黃河又一次改道,刁口河開始通行商船、漁船,從而分流了神仙溝一部分船隻。但是,土匪們仍舊在神仙溝一帶活動。

1941年秋,本地沿海地區解放。從1942年春天起, 解放區的餘糧就通過水路運往膠東解放區,即是從神仙溝裝船外運。

1947年3月,黃河河道再次來水,黃河水仍循原河道由左家莊西、小口子、張家 北流入海。後經黃河多次"擺尾",神仙溝被黃河泥沙逐漸淤平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