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泉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神泉苑位於日本京都市中京區御池通神泉苑町,是日本平安時代桓武天皇遷都京都後所創立的庭園[1],創立時間大概與平安京(京都)同時,約在794年前後,最早的遊園紀錄是公元800年桓武天皇的游幸。
中文名:神泉苑
位 置:日本京都市中京區御池通神泉苑町
東西長:200米
南北長:400米
神泉苑概況
當時是平安京大內里的一部份。東西長200米、南北長400米,是相當大規模的庭園,也有京都第一個庭園的說法。主要是讓天皇、貴族遊樂的地方。苑內除了中心的大池以外,還有小川、森林等自然景觀。貴族要在這遊玩,當然還有釣台、遊船、宮殿等設施。
但在鎌倉時代(12世紀-14世紀)之後就被荒廢了。再加上德川家康(1542-1616)為了建築二條城而挪用大部分的場地。
但到了明治時期(1868-1912)因為被做為真言宗的道場而再次興盛。神泉苑位於平安宮大內里朱雀門外東南方,大宮大路以西,三條大路以北,占地八町(南北四町,東西兩町,一町約合公制109米),是平安京營建時代的遺物。最初營造是利用當地的自然湖沼,加以修飾而成為天皇遊覽用的庭園,後來也經常在此舉行乞雨、慰靈等宗教活動。
據說天長元年(824)弘法大師空海乞雨時,請得北天竺無熱池的善女龍王現身,並移住在苑內的水池中。空海曾言:「若龍王移住他界,則池水變淺,國運將衰。其時我門徒加以祈請,挽留龍王,可助國運。」故此神泉苑的地位頗高。
園林古圖顯示,全園中心是水池,名神泉,以神泉為名,表明當時園林以泉為上,封為神格。水池中建有中島,水池的來水口在東北。全園有一條南北軸線,池北軸線上建乾臨閣,兩側建東閣、西閣,閣南面臨水建釣殿,乾臨閣、東西閣和釣殿間由曲廊相連。
現已恢復的神泉苑,格局與原來的大體相同,不過許多建築湮沒無存,也有的改為祭祀性建築。庭園以水池為中心,水面占全園的三分之二,水口在東北,水口處有小島,上立石燈籠。大池築中島,島上建一組廟宇建築。中軸線上為前殿、龍王廟、後門,前殿左右各立一個方亭。
西面架虹橋,橋頭南面建井神泉苑水井的井屋,立有石燈籠。東面建有小神社和石燈籠。虹橋木構,一跨如虹,鮮紅的色彩十分醒目。
中島與南岸以石拱橋相接,南面正門為石鳥居(牌坊)。南牆為石欄杆。水面的西北部建舟舫一隻,為畫舫形式,船頭雕成首。
水池東岸岸線突出一塊,構建東閣,東閣現為神社,前面一排鳥居。水池西面為建築群,北為茶室,南為神社。茶室和神社的體量很大。茶室坐西面東,朝向水面,前出高床欄杆。神社建築兩層,歇山頂、青瓦,東面出抱廈作為門廊。園中沒有景石、洲浜等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