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毛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粘毛蒿 |
中文名:粘毛蒿 学 名:Artemisia mattfeldii Pamp.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亚 科:管状花亚科 族:春黄菊族 亚 族:菊亚族 属:蒿属 亚 属:蒿亚属 组:腺毛蒿组 种:粘毛蒿 分布区域:中国甘肃、青海、四川、西藏 系:腺毛蒿系 |
粘毛蒿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高35-50厘米,植株有薄荷香味,有花有果,生于海拔12600-4 700 米地区的林缘、草地、荒坡、路旁等,产于甘肃(西南部)、青海(南部)、四川(西部)、西藏(东部)。[1]
粘毛蒿形态特征
植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茎:茎单生,高达50厘米,密被粘质腺毛;
一(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片披针形或为细长裂齿,长3-7毫米,边稍反卷,中轴有窄翅,叶柄长2-3厘米,基部有半抱茎小假托叶;上部叶二回羽状全
花:头状花序长圆形或宽卵圆形,径3-4毫米,有披针形小苞叶,排须毛;雌花5-7;两性花8-15,檐部紫色;
果:瘦果倒卵圆形或长圆形;
叶纸质,上面深绿色,被腺毛,背面除脉外微有灰白色或灰黄色蛛丝状绒毛,脉上被腺毛;茎下部叶长圆状卵形或卵形,长4-6厘米,宽3-4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5-6枚,再次二回羽状全裂,末回小裂片小,披针形,叶柄长4-6厘米,两侧常有小裂片,基部有半抱茎的假托叶,花期叶常凋谢;中部叶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3.5-5.5厘米,宽1.5-3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裂片5-6枚,裂片卵形或长卵形,长1.5-2.5厘米,宽1-1.5厘米,再次一(至二)回羽状全裂,末次小裂片小,披针形或为细长裂齿,长3-7 毫米,宽1-1.5毫米,先端钝尖或锐尖,边略反卷,中轴有狭翅,叶柄长2-3厘米,基部有小型、半抱茎的假托叶;上部叶略小,近无柄,二回羽状全裂;苞片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
花:
头状花序多数,长圆形或宽卵形,直径3-4毫米,无梗,有细小、披针形的小苞叶,在茎端及短的分枝上密集排成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狭窄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略狭小,披针形或长卵形,中层总苞片长卵形,内、外层总苞片的背面微有短腺毛,顶端具疏须毛,中肋绿色,边膜质,内层总苞片椭圆形,薄膜质;雌花5-7朵,花冠狭管状,背面具腺点,檐部具2裂齿或无裂齿,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钝尖;两性花8-15朵,花冠管状,背面具腺点,檐部紫色,花药披针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有小尖头,花柱与花冠等长,先端2叉,叉端截形,并有睫毛。
果:
瘦果小,倒卵形或长圆形。
花果期:
7-10月。
粘毛蒿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600-4 700 米地区的林缘、草地、荒坡、路旁等。
粘毛蒿分布范围
产于甘肃(西南部)、青海(南部)、四川(西部)、西藏(东部)、湖北(咸丰,神农架) ;模式标本采自四川松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