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米M1931冲锋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索米M1931冲锋枪,又称索米KP/-31(KP即Konepistooli,芬兰语中“自动手枪”之意),索米KP或索米M/31,是芬兰在二战期间设计的冲锋枪。它由M/22原型枪与KP/-26量产型改进而成并于1925年问世。“索米”(Suomi)在芬兰语中意为“芬兰”,因此有时M1931也被称为芬兰冲锋枪[1]。
设计及历史
索米M1931的自动方式为传统的自由枪机、开膛待击。在射击中,传统的冲锋枪的枪栓会随着枪机往复运动,而索米M1931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枪栓拉上之后即固定不动封闭枪膛,从而避免杂物进入枪膛造成故障。
M/22原型枪与KP/-26量产型的制造商是枪械设计大师埃莫·拉赫蒂,V·科佩拉上尉,Y·科什基宁中尉和L·布瓦耶-斯普夫中尉创立的Konepistooli Oy(芬兰语之“冲锋枪公司”)。索米M1931的设计者为科什基宁与拉赫蒂。
1931年,索米M1931在Tikkakoski Oy正式投入量产,大部分为芬兰国防军所购买。到了苏芬战争开始时,芬兰国防军已经装备了大约4000把索米M1931。在战争进行期间,M1931的设计中加入了枪口制退器,使得枪身长度在原先基础上又增加了55毫米。新型号被称为KP/-31 SJR(suujarru,意即“枪口制退”)。不过,埃莫·拉赫蒂对此一型号并不感冒,因为他相信这么做不会降低本枪的可靠性。最终,在芬兰武装部队中服役的M1931约有一半左右为SJR型。最初,索米M1931被用来替代轻机枪使用,不过事实证明它无法胜任这一角色[2]。到了继续战争的时候,芬军一个步兵班通常配有一把M1931与一把轻机枪(一般是缴获的德加廖夫轻机枪),到了1943年,每个班已经配有两把M1931。芬军本打算给每个班配发第三把M1931,不过此计划随着继续战争的结束而中止。
1941年,厂商还生产了少量(一共才生产了500把)的碉堡型索米M1931,其护木被做得很薄,以方便从狭窄的射击口向外射击之用,该型号没有枪托,握把也被换成了手枪式的。还有一种更罕见的型号被装置在维克斯6吨轻型坦克上作为第二武器,但在苏芬战争所导致的订单取消之前,这一型号只造出了数十把而已,由于缴获的德加廖夫轻机枪被发现更胜任这一用途,这一型号后来就再也没有生产。跟碉堡型一样,该型号也采用手枪式握把(当然,也没有枪托),如有必要可以快速从坦克上拆下并更换枪管以适合步兵使用。到了80年代,芬军的军火库里仍有这种型号的存货,尽管配套使用的坦克在1959就早已退役。大概连芬军自己都忘了自己的仓库里还有这么一型冲锋枪。
视频
索米M1931冲锋枪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入门军事科普#16】-- 芬兰索米M1931冲锋枪,哔哩哔哩, 2020-7-31
- ↑ 这支枪在苏芬战争中犹如恶梦的存在!苏联士兵惧怕 ,搜狐,20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