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翻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翻砂“砂型铸造” 时先将下半型放在平板上,放砂箱填型砂紧实刮平,下型造完,将造好的砂型翻转180度,放上半型,撒分型剂,放上砂箱,填型砂并紧实、刮平,将上砂箱翻转180度,分别取出上、下半型,再将上型翻转180度和下型合好,砂型造完,等待浇注。这套工艺俗称--“翻砂”。[1]

[]

饰品翻砂

进入21世纪最受流行的饰品,而在它没成型之前也是通过饰品翻砂才能制造出来的。这套工艺俗称--“饰品翻砂”。

在制造饰品砂型时,要考虑上下砂箱怎样分开才能把木模取出,还要考虑铁水从什么地方流入,怎样灌满空腔以便得到优质的铸件。砂型制成后,就可以浇注,也就是将铁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浇注时,铁水温度在1250—1350度,熔炼时温度更高。然后还要经过除砂、修复、打磨等过程,才能够成为一件合格铸件。

在苍南金乡的一些工艺品厂还广泛应用翻砂技术生产铝、生铁、铜等大型徽章招牌。也称翻砂徽章。

铸造工艺

清朝末年 清朝末年,三镇的炉冶坊一般为铜铁翻砂,主要生产日用品,如水烟袋汤罐、鼎锅等。其生产方法为泥模 土法铸造。20世纪初,砂造型的出现,一些从事铜翻砂的作坊纷纷转向铁翻 砂,铁铸件产品增多。是时,开始生产轧花机旧式榨油机碾米机弹花机 ,即俗称的传统“五机”。

民国初期 民国初期,武汉地区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使铸铁件 品种逐渐增多。但铸造的生产方式落后,大都靠手工操作。至40年代,最大 的民营翻砂仅能完成5吨的熔量,产量极低。加之旧中国机器制造业的落后,虽生产了一批船舶、动力机水泵、风机及其他机械铸件,但数量少。直至武 汉解放初期,铸铁件产品仍囿于日用铸品及传统的“五机”生产。?

50年代 50年代初期,经过私营联营,私营翻砂厂相对集中人力物力,生产设备也有所改进,手拉鼓风机改为电动鼓风机,旧式熔炉改为分节式熔炉。1952年 ,月熔铁量已达81.8吨,其中工业用铸件占全部生产量的80%。195 3年,为城建部门铸制的水管季产量为825吨。1954年,由于节约钢铁 材料,铸铁管开始用水泥制造,外地的铸造厂也不断发展,加之武汉地区铸造 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以致产销阻滞,处于半停产状态。? 1956年,建立的公私合营武汉铸造工厂,是当时武汉最大的专业铸造厂。 1959年转为国营,易名武汉铸造厂。国家先后投资49万元,建立了6个铸造车间、1个模型车间、1个服务车间和1个实验室,添置了混砂机、碾砂机、吊式筛砂设备及清铲机械,并自行制造安装了1部“牵牛式”吊车。年生 产能力为3 500吨。全厂职工增至712人。? 1956年,该厂试制成功铸铁新产品——马铁,投入批量生产,翌年又推出 可锻铸铁,填补了武汉铸造行业的两项空白。1959年,铸造行业年产量达20 400吨,工业总产值7 686万元。? 1960年,武汉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不宜锻造、减少切削和达到无切削铸造新工艺——熔模精密铸造工艺。?

60年代 60年代初期,基建下马,铸造任务亦缩减,但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武汉铸造 厂6车间承制外贸出口的污水管,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为湖北省铸 件出口的首创产品。60年代中期,武汉汽车和拖拉机行业的兴起,使可锻铸 铁量需求大增。武汉铸造厂为试制的第一台130型2.5吨载重汽车生产的 可锻铸件达70余种。同时在其他机械产品中,逐步用可锻铸铁件取代锻钢件 。冷冻机的大连杆改为可锻铸铁件后,成本仅为原来的1/6。1965年可锻铸铁件的生产达到550吨,广泛地应用于铁路、矿山、农机、军工和通用 机械产品中。? 1965年,按工艺专业化的原则,武汉铸造厂按产品性质分为3个厂。同时 ,为发展精密铸件的生产,国家投资70万元,新建了武汉精密铸造厂。至此 ,武汉铸造业形成以灰口铸铁为主的武汉铸造厂,以生产球墨铸铁为主的汉口铸造厂,以生产可锻铸铁为主的武汉可锻铸铁铸造厂和以精密铸件为主的武汉 精密铸造厂4个专业铸造厂家。其后,铸造业的工艺不断改进,产品不断更新 。1966年,汉口铸造厂的年产量为铸管4608吨,牌号铸铁150吨 。同年武汉精密铸造厂精密铸件26吨、普通铸钢84吨。? 1969年,汉口铸造厂研制出具有钢件性能的球墨铸铁,旋即投入批量生产,年产37吨。

70年代 1970年,汉口铸造厂采用熔模精密铸造工艺,使球墨铸铁的汽 车曲轴达到少切削无切削,在我国开辟了石蜡精密铸造生产球墨铸铁的新途径。? “四五”和“五五”计划期间,武汉铸造业的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 门类比较齐全的行业。1971年,汉口铸造厂推出玻璃砂壳型新工艺,使1 95型柴油机的曲轴以球墨铸铁代替45号钢锻钢件,为国内首创。1977 年,武汉精密铸造厂开始了陶瓷型精密铸造的研制,并进入小批量生产,使精 密铸造发展到可生产100 + 0.3、光洁度▽4—▽5的合金钢,开辟了 合金钢、不锈钢和艺术铸造的生产渠道,并成为全国第二家研制和应用此项具 有国际水平新工艺的厂家。?

80年代 1980年,汉口铸造厂试制成功耐热中硅球墨铸铁,发展了球铁新品种。当年,这个厂已能生产的定型品种达100余种1 000多个规格,广泛应用 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产品中。同年成立武汉铸锻热总厂,武汉铸造厂迁至汉阳大院(见〔通用机械〕),武汉水泵厂铸造车间分出,成立武汉第二铸造 厂,使汉阳大院中的武汉铸造厂、武汉第二铸造厂、武汉可锻铸铁铸造厂和料 场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占地面积9.4万平方米的铸造工业小区。? “六五”计划期间,武汉铸造行业加强了技术改造,使其工艺水平和能力进一 步得到提高。武汉铸造二厂冷硬树脂砂扩大工艺试验和改造工程完工,计有5 620平方米铸铁车间补建工程、新建659平方米熔化工部土建工程,增 加设备仪器68台(套),其中包括从日本引进的树脂砂再生设备11台(套 )。所有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完成,形成年产6 000吨的能力,其中树脂砂 铸件为年产3 000吨。汉口铸造厂开发的奥氏体—贝氏体球铁(A.O.T), 是国际上球铁向强韧性发展的趋势,在国内为第一家通过鉴定的企业,处于同行业领 先地位。武汉精密铸造厂开发了真空精密铸造硅酸乙脂浆料与 水玻璃复合涂料工艺,以及陶瓷型精铸锻模的开发,都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能向汽车、电梯、轻纺、军工等行业提供几何形状复杂、不易锻造成型、单位 重量50克~6万克、光洁度为▽3~▽4、精度为国际14级的各 种材质的精密铸钢件,1985年年产586吨。? 灰口铸铁 即普通铸铁,是铸造业中的基本产品 ,生产历史在铸造业中最为悠久。80年代,武汉精密铸造厂在开拓新产品新工艺中,用 传统的铸造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法,铸制出技艺精湛、形象逼真的文物 复制品、仿制品、铜像及金属工艺品。1983年,这个厂与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复制出楚曾侯乙编钟,其工艺达到形声俱似的水平。1985年,武汉精密铸造厂为秭归县铸制了高3.9米、重3吨的屈原青铜铸像。同年,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铸制了闻一多青铜铸像,高1.25米、重620公斤。两尊铜 像现已分别安放在屈原故乡和闻一多曾任教过的武汉大学原文学院旧址旁的小广场上。?

汽车中的应用

翻砂是将熔化的金属浇灌入铸型空腔中,冷却凝固后而获得产品的生产方法。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采用铸铁制成毛坯的零件很多,约占全车重量的60%左右,如气缸体、变速器箱体、转向器壳体、后桥壳体、制动鼓、各种支架等。制造铸铁件通常采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为主,并与粘结剂、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粘合强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状并能抵御高温铁水的冲刷而不会崩塌。为了使砂型内塑成与铸件形状相符的空腔,必须先用木材制成模型,称为木模。炽热的铁水冷却后体积会缩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铸件原尺寸的基础上按收缩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应加厚。空心的铸件需要制成砂芯子和相应的芯子木模(芯盒)。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