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廠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老廠鄉轄9個村委會,109個自然村,121個村民小組。老廠鎮位於富源縣東南部,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08公里,東與黃泥河鎮的阿旺、嘎拉相連,西與羅平縣的吉白、必米、馬米妥接壤,北抵富村鎮魯納、水井,南連十八連山鄉岔河、丕德、箐頭,全鄉總面積面積236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豐富,素有"八寶之鄉"的美譽。具有開採價值的主要有無煙煤、瑩石、銻礦、硫鐵礦等。現已探明無煙煤儲量38.9億噸,瑩石礦1.5億噸,銻礦1.77億噸,硫鐵礦3.26億噸。
2004年末有耕地面積3.9萬畝,其中水田600畝,旱地3.84萬畝。人均占有耕地面積1畝。[1]
地理環境
境內地形以山地為主,最高海拔2460米,最低海拔1485米。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1~14℃;年降雨量1100~1500毫米。
經濟狀況
全鎮工農業總產值3.5億元,比上年增加1.4億元,增長66%。其中工業總產值2.12億元,農業總產值1.38億元,一、二、三產業比例為25:50:25 。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2.01億元,比上年增加6966萬元,增長53%;農民人均純收入1650元,增長2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98萬元,增長12%。地方財政收入800.4萬元,為年初預算數635.9萬元的126%,比上年增加247.5萬元,增長44.76%。支出772萬元,比上年增支135.6萬元,增長25.1%;銀行貸款5119萬元,比上年增長6.8%,存款6346萬元,增長19.2%。
鄉鎮企業
鄉鎮企業563個,從業人員4038人,實現營業收入2.49億元,比上年增長19.5%;實現工業產值2.12億元,比上年曆增長15.3%;實現稅收566萬元,比上年增長10.5%。無煙煤原煤產量180萬噸,比上年增加58.5萬噸,產值2.7億元,增長50%;洗選螢石精粉2萬噸,實現產值1360萬元。另外,以煤炭生產為依託的加工轉化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投資300餘萬元,建成年產3000萬至5000萬塊磚的宏發煤矸石磚廠;永順煤焦電廠、金爍選煤廠、宏發煤焦電廠、恆巍洗選廠等項目紛紛上馬建設。
固定資產
老廠鄉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21.4萬元,比上年增加1958.3萬元,增長73.5%。投資225萬元建設全長31.75公里雙迴路供電線路;扶貧項目投資379.7萬元,建設省、縣級溫飽村各1個,重點扶持村1個,易地搬遷91戶,安居工程4戶;國債人飲項目完成投資277.12萬元,建成水窖工程237件、管引工程13件,涉及9個村委會23個村民小組;投資15.4萬元完成集鎮建設;投資92.6萬元維修發沖至東瓜坡公路18公里,修復熱水橋及涵洞;投資29.9萬元,完成學校危房改造8校2993平方米,中學學生住宿樓一期工程總投資49萬元;完成枯坑梁子移動通信塔建設;地稅辦公樓、大格村委會辦公樓、財政所接待室等工程相繼竣工;永順、宏發兩個60萬t/a焦炭和2×12MW清潔型無煙煤焦電項目以及金爍洗煤廠、宏發洗煤廠、中源洗煤廠等重點工程正着手項目前期工作。恆巍洗煤廠已開工建設。
農業
老廠鄉累計完成農田水利建設348件,投資277.12萬元,群眾投勞11萬個,完成開挖土石方13.8萬立方米,支砌方1.5萬立方米,新增旱地水澆面積1500畝,治理水土流失1.9平方公里,新增蓄水能力3000立方米,解決了4300多人和6500餘頭(匹)牲畜的飲水困難,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增強了抗旱自然災害的能力。
老廠鄉實現畜牧業總產值3652萬元,總收入1441萬元,比上年增長7%,實現肉類總產3620噸。以大河烏豬、山羊為主的畜牧業得到較好的發展。全鄉完成新大河母豬制種260頭,推廣大河烏豬297頭,飼養優質母豬3280頭,提供優質仔豬7.05萬頭,建設大河烏豬養殖示範村1個,飼養大河烏豬49頭,建設"三結合"圈舍示範村1個,共新建"三結合"豬圈55戶、55間。全鄉山羊養殖戶455戶,飼養山羊1.25萬隻。
老廠鄉對7600畝退耕還林地及4022畝珠江防護林進行補植補造和管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完成退耕還林糧食折現補貼98.8萬元。組建1支以鄉直單位民兵為主的撲火隊,7支以煤礦工人為主的義務撲火隊。能源建設達到預期目標,計劃沼氣池建設任務200口,完成240口,建池合格率達100%,使用率達95%。
基礎設施
投資140餘萬元,管養地方公路69公里,提高了公路好路率;完成通村公路建設規劃編制和東瓜坡至羊街34公里公路測設任務。投資60萬元,改造集鎮到押得克公路,已完成踏步建設工程,路面工程正在施工。開通程控電話826部,建成集鎮133發射塔和枯坑梁子移動通訊塔各1座,全鄉通信覆蓋率大大提高。郵政事業健康發展。[2]
社會事業
不斷推動科技興農,實施"科技扶貧"、"綠色證書"工程,舉辦魔芋高產栽培技術培訓22期2110人次,舉辦科技養殖培訓28期1385人,舉辦烤煙中耕管理、初分、預檢培訓,完成綠證培訓3期200餘人次,科技普及率進一步提高。
全鄉有校點63個,教職員工405人,其中在職在編232人。初級中學1所,在校生1657人;有村完小9所,村小53所,在校生6198人;有學前班28個,入學幼兒887人,入學率47.9%。學校危房改造危房3899平方米,中小學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中考成績名列全縣第四名,上線曲一中8人、曲二中9人、中師22人、高中132人,升學率達到50%。中小學"四率"明顯提高。
投資27萬元,新建文化綜合服務樓480平方米,全鄉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90%,積極培養少數民族文藝人才,扶持民族文藝表演宣傳隊12個,參加曲靖市農村文化戶調研演出獲優秀獎。
有中心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19名;有村衛生所9所,村醫28名。[3]
參考文獻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