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联合号海钓船事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联合号海钓船事件
图片来自appledaily

联合号海钓船事件,是一次由航海事故引发的外交纠纷。2008年6月10日凌晨,中华民国籍“联合号海钓船(CT3-5816)”进入该国宣称拥有、但目前由日本掌握的钓鱼台海域。遭抽调来支援11管日本海上保安厅[1] 10管甑号巡视船(こしき / Koshiki,PL123)发现,并遭其连续撞击二次而沉没。船长遭到扣押,进而引发中华民国和日本的外交纷争。

各界反应

这次事件,引发台湾朝野各界震惊,6月12日,渔民劳动人权协会等民间组织包围日本交流协会示威,而时任台北县县长周锡玮亦亲自前往日本交流协会为县籍鱼船遭撞表达抗议,要求日方释放被扣留人士。中华民国外交部表示关切,时任外交部长欧鸿炼在事发后旋即召见日本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所长池田维(驻台代表),当面表达“严正抗议”,另外也声明中华民国拥有钓鱼台列屿的主权,要求放人、赔偿和道歉。同一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亦表示抗议,声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钓鱼岛主权,并谴责日本撞沉台湾的船只。然而,据台湾海岸巡防署指出,“联合号”触犯了《娱乐渔业管理办法》条例中不得离台湾24海浬范围守则,将面临3到15万新台币罚款

在日本,事件被各大传媒报导,多指事故责任在“联合号”,唯民间反应大部分并不热烈。报导认为,这次事件反映中华民国“中华民族主义”抬头,反日思想渐浓,而中华民国新政府一改以往亲日政策,对日强硬。

日本海上保安厅长官岩崎贞二在6月16日傍晚发出新闻稿表示,日方巡逻艇依日本法令正当执法,虽然是执行任务必要行为,但导致联合号沉没、联合号船长受伤,对此感到相当遗憾。今后会依照日本法令适当处理包括赔偿问题在内事。而日本右翼团体于6月17日赴台湾驻日经济代表处表达抗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离间台日关系,令台湾孤立以便其统治。

“和星舰”撤离事件

稍后,台湾媒体发现,中华民国海岸巡防署6月10日凌晨5时左右接到“联合号”海钓船撞击沉没事件报案后,海岸巡防署成立紧急应变中心,在彭佳屿北方海域正进行任务的“和星舰”和“台中舰”于7时在钓鱼台9海里搜集证据,而“连江舰”则留守执法线待命。但日本巡逻舰阻截“和星舰”,双方对峙一个多小时。台湾外交部日本事务会执行长蔡明耀于8时30分收到日本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官员致电,要求对峙中的“和星舰”不要驶入日本声称拥有的海域,蔡明耀遂在9时5分以“外交途径交涉”为由令“和星舰”后退至钓鱼台12浬之外待命,其后“和星舰”撤离;不过部分人士认为,“撤舰令”不太可能由蔡明耀一人决定,内情并不单纯。

“和星舰”撤离事件被报导后,立法院多名立法委员向立法院长王金平行政院长刘兆玄请示“宣示主权”,并且质询“撤舰令”是谁下达。刘兆玄回应时表示,他并没有下达“撤舰令”,相信是日本事务会不经外交部指示下自行下达“撤舰令”,他对之深感不满,并考虑是否有撤销日本事务会的必要。其后立法院国民党团邀请外交部次长夏立言、海巡署副署长及蔡明耀等与事件有关的官员出席记者会,说明事件来龙去脉。蔡明耀承认是他下达“撤舰令”,表示当时并不了解实际情况,误判事件,承认错误,向欧鸿炼提出书面辞呈,以求自请处分。

中华民国对日本严正交涉

中华民国外交部部长欧鸿炼召见了日本交流协会人员严正交涉,要求6月13日内日本必须释放船长何鸿义,否则将召回中华民国驻日代表;而立法委员李庆华质询对“联合号”海钓船撞击沉没事件,是否将不惜一战,时任行政院长刘兆玄回应:“对。”但他稍后否认有表示过,只强调“和平理性是优先手段”。面对在中华民国朝野及外交部强硬施压下,同日夜晚何鸿义获释,返抵台湾。6月14日,日本外务省表示希望和平解决,并就“联合号”海钓船撞击沉没事件发表调查报告,表示事故责任在“联合号”,而“甑号”舰长堤信行向冲绳县那霸市检察厅石垣支部,以“联合号”犯下日本刑法第129条第2项的《业务过失往来危险罪》与第212条第1项的《业务过失伤害罪》检控何鸿义。

中华民国外交部对日本发表事故调查报告完全不能接受,外长欧鸿炼宣布召回台湾驻日代表许世楷以表达最严正的抗议,并会向许世楷了解他向日本政府交涉事宜,用以自行发表调查报告。外交部亦表示会协助何鸿义对日方就损失及人员受伤索偿,而何鸿义则宣布控告日本政府,表示事故责任在“甑号”,台北县县长周锡玮亦为他聘请专研国际海洋法的律师打官司。6月15日,日本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总务部长伊藤康一抵达何鸿义家中,就此事件表达遗憾,并愿意就赔偿问题适当处理,但何鸿义要求道歉,最后不欢而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反应

对于日本巡防舰撞沉台湾渔船的事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6月17日的记者会表示关切,并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之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也要求日方停止在附近海域的非法行动,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事发后不久,解放军东海舰队护卫舰529舰和驱逐舰133舰抵达春晓气田附近海域。

宣示主权

台湾民间组织为宣示钓鱼台列屿主权,6月15日乘搭私人船只“全家福6号”凌晨3时30到达近钓鱼台24海浬,台湾罕见派出“和星舰”、“连江舰”等六艘巡逻船护航,日本派五艘舰艇射水阻扰。到5时40分,“全家福6号”迫进近钓鱼台0.4海浬,日本增至九艘舰艇射水、造浪阻扰,“全家福6号”成功绕钓鱼台一周,但并无登岛,6时23分返航,8时44分离开日本宣称海域。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町村信孝对“全家福6号”的行动表示遗憾,重申日本拥有钓鱼台群岛主权。最后,11管部长那须秀雄,在那霸市召开记者会,仍宣称“甑号”要确认“联合号”船名才发生事故,而非何鸿义宣称“甑号”故意撞沉“联合号”,但对此鞠躬表示遗憾,亦会考虑进行赔偿。

台湾朝野多名立法委员要求搭乘军舰钓鱼台列屿海域进行保钓行动、考察并“宣示主权”,初时有消息指他们将乘纪德级驱逐舰出航,但国防部军事发言人池玉兰表示,海军正进行规划,为免日本误判形势,改派体形和火力较少的康定级巡防舰(拉法叶级)出航。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美国国务院呼吁台湾与日本双方相互克制,最后刘兆玄表示搭乘军舰到钓鱼台列屿海域进行考察之行动取消,而与日本的渔权谈判将再召开。

6月20日,日本政府正式为撞船事件道歉并承诺赔偿。

12月,联合号船长与日本海上保安厅方面达成和解,海上保安厅将支付新台币一千零五十万元的赔偿金给船长,这是过去双方多次协调的结果,也是“第一阶段”先处理的部分。

事件经过

“联合号”沉没

中华民国台北县籍娱乐船“联合号”,在2008年6月10日凌晨进入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宣称拥有的国土争议地区钓鱼台海域欲进行海钓活动,但途经钓鱼台以东南方向6海浬区域(25|39||N|123|28||E)时被日本鹿儿岛海上保安厅巡逻舰“甑号”发现并被警告和驱逐。

根据“联合号”船长何鸿义太太杨凤英宣称,她在凌晨2时30分接到丈夫的电话,何鸿义表示“联合号”被巡逻舰“甑号”撞击后将沉没,“联合号”船员及钓鱼客事后宣称,他们听见日方有广播,但无人知晓所述是何意思,随后遭到该巡逻艇“甑号”追逐撞击,使“联合号”右方受损,导致沉没。而日本方面宣称,凌晨3点23分左右,隶属日本第10管区鹿儿岛籍巡逻舰“甑号”发现“联合号”进入日本“领海”(日本宣称拥有海域),“甑号”接近进行确认时,“联合号”疑似不理会警告并逃走,因而与尾随追踪的“甑号”发生冲撞,撞击后“联合号”沉没。

根据“联合号”钓鱼客于6月12日提供给媒体,由手机拍摄的短片,当时船员未觉事态严重,表现平静,有的船员试图与“甑号”沟通,但见“甑号”迫近“联合号”,船员纷纷穿上救生衣,随后“联合号”遭撞穿,船上16人包括船长1人、船员2人、钓鱼客13人全落入海中,全数人并被“甑号”船员救起,短片到此为止。据“联合号”轮机长项彦豪事后描述,他亦用相机拍下沉船过程,为防不测,放入防水箱保全,而驾驶员杨坤风则表示,当时“甑号”撞入“联合号”船舱,幸好船舱内三名钓鱼客因事走到甲板,否则不堪设想,而全部人则是在海中飘流近一个小时之后,才被救起。

船上16人被救起后,被带往石垣市接受侦讯,何鸿义宣称受到引导式询问、不给予律师、不给予翻译、及偏颇陈述等不平等待遇。6月14日,16名人士中的13名钓鱼客,则由中华民国海巡署船舰台中舰在基隆东北方140海浬(24|40||N|124|00||E)与日本船舰交接后载回基隆港,该13名钓鱼客发表三点声明后离开。另2名船员项彦豪、杨坤风则是在6月12日自冲绳那霸机场搭乘中华航空班机返台,6月13日晚间,船长被释放并撘乘班机返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