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分为感染性肉芽肿和异物性肉芽肿。
基本概念
肉芽肿(granuloma)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肉芽肿的本质是迟发超敏反应所致的炎症,免疫应答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巨噬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因此肉芽肿可定义为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如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的聚集,伴随或不伴随其他炎症细胞的出现。
主要成分
上皮样细胞 肉芽肿内的上皮样细胞较其前身细胞大,胞浆丰富,细胞界限不清;细胞质富于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和溶酶体等。虽然细胞膜的Fc和C3b受体明显减少,吞噬功能大大降低,但可向细胞外分泌降解酶和细胞因子(TNF、IL-1等),形成杀菌性环境。[1]
多核巨细胞 肉芽肿内的多核巨细胞由上皮样细胞融合而来,其胞体巨大(40~50μm)胞浆丰富、嗜酸,胞核数十至数百不等。据其胞核分布特点,可将多核巨细胞分为规则型和杂乱型两大类。前者为朗汉斯巨细胞langhans giant cell),其细胞核排列在细胞周边部,依切面不同,可呈现花环状或马蹄形,常见于感染性肉芽肿;后者细胞核在胞质内的分布杂乱无序,常见于异物性肉芽肿,故名异物巨细胞(foreign body giant cll)。
如何预防
(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2)预防和控制感染,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3)避免风寒湿,避免过累,忌烟酒,忌吃辛辣食物。
早期诊断,了解感染情况,做好临床观察,早期发现各个系统的损害,早期治疗,主要控制感染。
注意肺、肾、心及皮肤病变,并注意继发性感染的发生。此外,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亦可能被累及,应用中药可有调节免疫,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引起原因
1、类肿瘤学说 类似网状细胞肉瘤或淋巴瘤,有肿瘤性增生的异形细胞及分裂相,无坏死性血管及多核巨细胞。本病限于鼻部和呼吸道,至病晚期,身体各处如内脏、淋巴结及骨髓均可显示同样病变,故极似恶性肿瘤之转移,部分病人放射治疗可获痊愈,符合肿瘤学说。
2、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 在毛细血管壁内有免疫球蛋白沉积,并在疾病活动期病人血清中出现免疫复合物,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缓解时则消失。免疫荧光试验,发现肾小球甚底膜有C3和lgG,电镜检查看到基底膜内有免疫复合体一样的粗颗粒状物,环免疫复合物升高;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3、细菌病毒感染学说 新近研究发现,在采取肉芽肿组织进行细胞培养及病人血清内,均找到细菌和病毒小体,故认为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
相关类型
感染性肉芽肿 是指由生物病原体(细菌、梅毒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肉芽肿。能形成具有特殊结构的细胞结节。
如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肉芽肿性炎,其病变特征是形成典型的结核性肉芽肿(tuberculous granuloma),即结核结节(tuberculous nodule),该结节的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周围伴有增生的上皮样细胞和朗汉斯多核巨细胞(langhans multinucleate giant cell),并伴有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围绕。[2]
异物性肉芽肿 是指由异物(外科缝线、粉尘、滑石粉、木刺等)引起的肉芽肿。病变以异物为中心,周围有多量巨噬细胞、异物巨细胞(foregin body giant cell)、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包绕,形成结节状病灶。
结节病肉芽肿 是指结节病时发生的非坏死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结节病是一种尚未明确病因的全身性疾病。该肉芽肿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和淋巴细胞构成,无干酪样坏死。
参考文献
- ↑ 肉芽肿乳腺炎妙手医生
- ↑ 肉芽肿病变病理影像表现及诊断分析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