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胡公 |
中文名称;胡则 别名;胡厕、胡公大帝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宋永康 出生日期;公元963年 逝世日期;1039年 职业;北宋官员 字;子正 谥;正惠 |
胡则(公元963-1039年),初名厕,谥正惠,字子正,北宋永康人。少果敢有才气。宋端洪二年(公元989年)考取进士,为婺州有史以来第一个取得进士功名的文人。他一生做了四十年官,继任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先后知浔州、睦州、温州、福州、杭州、陈州,任尚书户部员外朗、礼部郎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等官职。力仁政,宽刑狱,减赋税,除弊端。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江淮大旱,饿死者众,胡则上疏求免江南各地身丁钱,诏许永免衢、婺两州身丁钱。两州之民感其德,多立祠祀之。今永康方岩有胡公祠。
上天门,过天街,山顶有胡公祠,这里拜祭的不是菩萨,而是造福一方的宋朝清官胡则,香火长盛不衰。毛泽东主席论胡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语录壁矗立在旁。
序言介绍
胡则,初名厕,谥正惠,字子正,浙江永康人,被百姓称为胡公大帝,宋太宗端拱二年登进士。及第时宋太宗御笔削去厂,赐名为则。在他浮沉宦海的四十七年中,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史节,选曹计省,历践要途,是北宋前期政坛一位中高级官吏。在他任官期间,宽刑薄赋,清正廉明,颇有政绩,尤其于明道元年,直言极谏,要求皇上免除衢、婺两州百姓身丁钱,百姓感恩,遂于方岩山顶立庙以纪念他。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应百姓之请求,用"赫灵"两字作为胡公的庙额。从此,胡公被百姓敬若神灵,成了"有求必应"的活菩萨,并于每年家历八月十三日胡则生日那天,举办各种民俗风情活动,以祭拜胡公大帝。
历史事故
相传相公母亲应氏怀孕不久,其夫承师大病一场,不幸身故。致使应氏孤苦零丁,家境贫寒,衣食不足。临产前欲沿途行乞,回娘家做产。一路风餐露宿,至八月十二曰中午,应氏途经仙人荟萃的仙都山时,顿觉腹中胎儿踢动,应氏坚持前行……实感体力不支,忽见前面村口有一座破庙,急忙进去稍事休息,不觉睡着。待到醒来,已是第二天清晨,应氏随即起身,挺着大肚,忍着饥渴,慢慢地翻过截脉岭,来到山脚边,这时已近中午,应氏精疲力竭,就坐在岩湖边歇脚。这一坐不要紧,不一会儿肚子疼痛难当,全力挣扎,生下一子。情急之下,只得自己用口咬断脐带,将小孩放入岩湖洗身,说来奇怪,整个岩湖的湖水一下子洗成了鲜红颜色,而且后来每年的八月十三曰这一天,岩湖中的水就变成红色呢。应氏把小孩洗净后,用所带的破包裹布将儿子包好,抱着儿子,躬缩在路边歇息。这时有一小孩骑着一只大水牛牧罢归去,路过此地,见应氏母子如此窘样,还见湖中一池红水,忙跳下牛背问明原委,后遂将应氏母子轻轻扶上牛背,带回家中。这个牧童的家就在离岩湖、过好溪不到两里地的靖岳村。牧童家中虽不富有,但全家仁慈,遂将应氏母子安顿在家中好生招待。不知不觉已到满月,牧童全家与应氏母子欢欢乐乐喝起"满月酒"。应氏千恩万谢,酒过三寻,应氏提出要回娘家。牧童父母知道她早已思母心切,留她不住,只得给她母子选择吉曰,备足干粮、衣物,依依不舍地送她们母子上路……。
光阴似箭,一晃过了二十多年后的一天,两顶官轿,几个随仆来到靖岳,走进牧童家中……。原来这官轿中坐的就是当年的应氏及其儿子胡则。这时胡则已经中了进士当了大官,他们是向牧童一家谢恩而来的。靖岳村里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官,况且他出生在这块地面,特别是闻知他为官清正,又曾奏免当地身丁钱粮,为民排忧解难,所以众议纷纷,欲建起胡相公大殿,永远祭祀。胡相公知道此事后,坚拒不准,后来人们只得在附近选了一个地点,建起一座小庙,名"胡公殿",以示永久纪念。永康的男女老幼至今保留着每逢过年入秋后步行上方岩朝拜胡相公统。
1959年8月,毛泽东主席在开完庐山会议返京作中路过金华,曾对永康县县委书记说过这么一段话:"你们永康不是有块方岩山吗?方岩山上有个胡公大帝,香火长盛不衰,最是出名了。其实胡公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时期一名清官。他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罢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啊!"一席话可见毛泽东主席对胡公的评价是很高的。
供奉在永康方岩、曾被伟人毛泽东赞誉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官"的北宋名臣胡则--胡公大帝(缙云民间称他为"胡相公",下文都称"胡相公")是缙云人,诞生的地点就在缙云县东方镇靖岳村的"胡诞地"呢!
一、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仙都,有一座巍峨屹立的大山叫马鞍山,在马鞍山北的好溪边上,有一座形状酷似乌龟的小山,故人们叫它龟山。这龟山的西北面,山体岩塔凹进,一洼半月形清水环绕,名为岩湖,也叫月湖(约在1990年前后,龟山西北角岩石被人炸塌,岩湖被填埋,实在可惜、可恨)。这龟山附近地面就是人们为了纪念胡相公出生在这里而尊起的地名--"胡诞地",后来因为缙云方言的谐音讹传,才变为今天人们所叫的"胡塔地"。
二、无独有偶的是胡相公出生在"胡诞地"一说不仅流传于缙云,而且广泛流传于永康各地,并屡屡写进研究方岩及胡则的相关资料之中。例如永康民间妇孺背诵的《胡公经》,开篇就说:"南无佛说《胡公经》,胡公出生在缙云。胡公分身胡塔地,父母双双上天庭。"(摘自永康学者胡国均"胡公大帝信仰与方岩庙会"--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方岩签诗解说》)。
另外,1984年4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浙江历史小从书·方岩胡则事迹》开篇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关于胡则的出生,永康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胡则不是胡师承的亲生子,而是他收养的义子。
那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一连下了几场大雪。有一天,一个乞丐模样的中年妇女背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肩挎布袋,手拄打狗棒,一颠一拐地在冰天雪地里走着。她们从缙云县的胡塔地外出行乞已经十来天了,前一天晚上,娘儿俩来到了方岩附近的胡库村,刚在村头的土地庙安下身,暴风雪就跟着袭来了。她把孩子紧紧捂在怀里,一夜没有合眼。捱到天亮,孩子又吵着要吃的,她只得咬咬牙支撑起困乏不堪的身子走出了庙门。
时候已近中午,村里还是静悄悄的,家家关门闭户,路上不见行人。她们沿门求乞,几平走遍了只有几十户人家的胡库村,那只缺口的海碗仍然没有沾过一粒米饭。她觉得眼前一阵发黑,赶紧伸手撑在一座院落的土墙上,待缓过气来,才使劲地喊道:"天啊,可怜可怜我们孤儿寡母吧!
这撕心裂肺的呼告,传进了大门紧闭的院内,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打开了门,向她们热情地招呼着:"哦,进屋暖和暖和吧。"
这个年青年人就是胡师承。尽管她家也不富裕,但一向乐善好施。她的妻子应氏,连忙端出一大盘准备过年的米糖。要饭的妇人喜出望外,撮起一块递给背上的孩子,把其余的倒进布袋,然后退向门口。师承劝阻道:"雪大着呢,午饭米下锅了,吃了再走吧。"这时孩子已把那块糖吃完,正伸手到布袋里掏摸。应氏连忙又端来一盘。孩子吃饱后以后,眼眶里的两颗眸子变得光亮了,颊上泛出了淡淡的红晕。他高兴得挣着下了地,绕着阶沿的柱子跑来跑去,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这情景,使应氏突然想起了昨晚梦见青龙绕柱的情境,她想:莫非那青龙就应在这孩子身上?于是她悄悄把师承拉到屋里,把自己的梦境描述了一番。师承一听,也不由得喜上眉梢。在征得父亲同意后,就和那个求乞妇人商量,表示愿意收养她的孩子,那妇人也表示同意。从此,这个孩子便成了胡师承的长子,他就是胡则。"
再是《方岩民间故事》也收集了一个与上述缙云各地传说极其相似的故事。故事说,宋初建隆四年(963)八月十三日,胡则母亲应氏从缙云岩坑出发,途径鼎湖峰时,仙气冲动胎气,至靖岳胡塔地,肚子疼痛,小孩"呱呱"坠地,应氏自己咬断脐带,抱小孩至岩湖中洗身,三洗两洗,塘水变成红汤,而且把小孩的脸也洗红了,这个小孩就是胡则。据说这个岩湖小塘,至今还是半口水红、半口水清呢?
另据溶江乡岩坑村《胡氏宗谱》有明确记载:胡则父名承师,娶妻应氏(永康胡库《胡氏宗谱》对胡则父母姓名的记载也相同)为永康人。应氏怀孕将生,于八月十三日一早前往永康娘家做产。"不意行至靖岳胡塔地时,遂诞生一子,就洗两头塘,抱至母家养育",此儿即胡则。[1]
对胡则的父亲胡承师,康熙二十三年《缙云县志·山川·潭》有这样的记载:"大圣,县东南七十五里,胡则父承师修炼于此,后尸解,古其潭名大圣云。"胡则父亲胡承师在缙云县东南七十五里的大圣潭修道,而且在那里尸解成仙,可见胡则是缙云人的传说,应该是空穴来风。
与胡则同朝为官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与胡则私交甚深,在胡则辞世后曾为之写了《墓志铭》。据缙云岩坑《胡氏宗谱》收录的《墓志铭》题为:《正奉大夫上柱国开国公钦赐紫金鱼袋赠吏部尚书前兵部左侍郎致仕胡正惠公墓志铭》,并写道:"公讳则,字子正,谥正惠,栝之缙云人也。"而《永康县志》收录的《墓志铭》题为《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并载明"……,婺之永康人也。"孰真孰假?不得而知。反正,缙云人民相信胡相公的根在缙云,生在靖岳"胡诞地"。不过他自幼在永康长大,后又以永康学子之名考中进士,所以声名赫赫都说胡则--胡相公是永康人。为此在缙云的靖岳一带还流传着一句"木樨花远处香,胡相公显外洋"的民谚呢。可尽管"胡相公显了外洋",缙云一带的村民却始终没有忘记胡相公是缙云人民的乡里乡亲,靖岳附近各村的男女老幼至今保留着逢年过节到"胡诞地"的胡相公殿祭祀、每年秋天步行上方岩朝拜胡相公(一去就要连去三年)和胪膛、靖岳附近二十多个村八月初九迎胡相公庙会等传统。
后记:本故事作者的老家就在东方镇靖岳村,自幼常在胡塔地一带玩耍或劳动。葱郁的龟山,清澈的岩湖,以及优美的胡相公诞生传说耳闻目睹,历历在心,遂写此文以存。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