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中央社台北24日電)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日本東京都連4天新增逾千例;韓國首都圈防疫規範延長2週;馬來西亞和泰國單日確診再創新高;紐澳旅遊泡泡喊停;台灣疫情警戒將從三級降為二級。
- 法新社彙整官方數據顯示,截至台灣23日晚間6時,全球至少413萬9040人病歿,至少1億9253萬4990例確診。
腹壁(abdominal wall)腹上壁為膈,下壁為盆隔,後壁為腰骶椎及其兩側的軟組織,兩側壁及前壁則由三層[闊肌]]及其淺、深方的軟組織構成。
- 腹壁在保護腹內臟器,維持腹壓,固定臟器位置和呼吸,咳嗽,嘔吐,排便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 腹壁由淺至深共有六層結構,即:皮膚、淺筋膜、肌肉、腹橫筋膜、腹膜上筋膜及腹膜壁層。
- 腹壁的皮膚薄而富有彈性,除腹股溝區皮膚外均移動性較大,面積亦較寬闊。
- 淺筋膜層主要由疏鬆結締組織和脂肪組織構成。
- 肌肉層主要由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組成。
- 腹橫筋膜是腹內筋膜的一部分,是腹內筋膜襯覆於腹前外側壁內面的部分。
- 腹橫筋膜在腹股溝區最為發達,並形成腹環等結構。
腹壁疝氣是怎麼回事?
- 60歲的李先生被送到急診室時已經休克、意識不清,家屬說他從昨晚一直喊著肚子痛,檢查結果顯示為腹部急症,需要緊急手術,唯一不能肯定的是究竟什麼原因讓病人發生急性腹症。
- 醫師仔細詢問病人過去病史,家屬提到患者曾動過腹股溝疝氣手術,醫師進一步施行理學檢查,褪下病人褲頭,果然發現患者的腹股溝有一明顯凸起的腫塊,原來是腹股溝疝氣復發,造成腸子扭絞壞死的危機,所幸緊急手術救回一命。
- 一般人較常聽過胎兒睪丸從骨盆腔下降到陰囊的通道,因為閉合的不完全導致嬰幼兒腹股溝疝氣,以為只有男生有疝氣,其實只要是「腹腔的器官從原來正常位置,移位到不正常的位置」都稱之為疝氣,所以不只男性,女性、年輕人、老人都可能會有。
- 估計台灣一年就有上萬名因各式疝氣而開刀的病人。
- 腹壁疝氣與腹內壓過高有關--最常發生疝氣的部位還是腹部這個區塊,原因主要是腹內承載壓力(腹壓)過高,年紀變大腹部組織變得比較薄弱、鬆軟無力,另或是腹部受到創傷,傷及肌肉筋膜,或是腹部手術後肌肉筋膜癒合不良等。
- 那麼什麼情況容易腹壓高呢?例如懷孕時胎兒會引起母體的腹內壓力升高;肝硬化有腹水的病人,腹壓也會升高;經常便秘的人為了排便會憋氣用力;或是長期抽菸、慢性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等病人,也可能因長期用力咳嗽排痰導致腹壓變高。
- 有些運動員因年輕時長期使用腹部肌肉或長期做讓腹壓高的運動(如舉重),到了中老年也可能發生疝氣。但一般民眾運動的量及強度都不及運動員,倒是不用特別擔心運動會引起疝氣。
- 腹部哪些部位會發生疝氣?
- 腹股溝疝氣--最常見發生疝氣的部位是「腹股溝疝氣」,成人又可分為直接型和間接型。
- 直接型指的是一部份的腹內器官或組織,經由鼠蹊部肌肉和筋膜的弱點或破洞,直接突出腹壁以外。
- 間接型--男性是器官經胚胎期睪丸下降路線的筋膜弱點,突出到腹股溝,再下降到陰囊內;女性則是器官經由子宮圓韌帶往腹股溝滑下。
- 臍疝氣--臍疝氣也蠻常見。我們的腹部是由左右兩塊腹肌在中線結合在一起的,所以正中線的肌肉筋膜比較薄,加上肚臍是胎兒時期從母體吸收營養的通道,雖然閉合了,仍比一般肌肉層顯得薄及脆弱,所以若腹壓過大,也容易從肚臍這個部位突出。
- 臍疝氣容易出現在剛出生的嬰兒或三、四歲幼兒,以及有病態性肥胖、長期腹壓高的病人。
- 腹部切口疝氣--如果腹部曾經動過手術,手術傷口大,開刀後各種情況導致營養不佳、腹壁肌肉層癒合不良,容易在先前開刀處發生「切口疝氣」,造成腹部內各個器官移位疝氣,因此醫師通常會提醒,動完腹部手術的患者至少一個月內不應劇烈運動,若是高危險群患者,例如病態性肥胖患者接受減重手術,更要休養3個月後才能劇烈運動。
- 腹部切口疝氣可能發生在開刀後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很多年以後才出現,常會擴大變得難修補,所以建議儘速就醫。
- 橫隔膜疝氣(裂孔疝氣)--橫隔膜把胸腔和腹腔隔開,但是胸腹間還是有連通,比如食道就是從胸腔到腹腔,也因此橫隔膜本來就有些通道是弱點,若受到重大撞擊、外傷,就有可能發生橫隔膜疝氣,導致腹腔的器官突破橫膈膜弱點處頂到胸腔,嚴重時病人會胸痛、呼吸困難、無法進食等,這種情形就建議手術治療。[1]
腹壁組織結構修護術解除疝氣復發
- 70歲江女士23年前切除膽囊和取總膽管結石,傷口20公分,術後發生腸粘連,再次開刀治療。但三年後腹壁開刀切口裂開,腸子從缺口蹦出,肚皮上凸出一個肉團小丘,導致常鬧肚子痛、腹脹、嘔吐、消化不良,20年來經常進出醫院,接受了三次腹壁修補術,卻因切口疝氣太大,每次不到一年就復發,直到採行「腹腔鏡後腹壁結構分離術」,她的腹壁切口終於不再裂開。
- 江女士腸粘連嚴重,應與多次傳統開刀手術有關,像是手術中腸管在空氣中暴露時間太長而導致發炎,或是腹部創傷引起腸管與腸管之間、腸管與腹膜之間的不正常粘連。
- 輕微的腸粘連較無症狀,嚴重的腸粘連常會出現腹痛、腹脹、排氣不暢,甚至嘔吐等不適。
- 更嚴重的是,江女士腹壁有一個「18╳8」公分的裂口,部分腸子還蹦出裂口不在腹壁內,除了嚴重影響美觀與腹壁功能,疝脫裂口也可能造成腸子卡在缺口無法蠕動,發生缺血、壞死的情形,如未能及時送醫,可能有併發腸穿孔、腹膜炎、敗血症的風險。
- 縫線手術復發率 約有2成--早年傳統的腹壁疝氣手術由原傷口切開,傷口至少10至20公分,直接以縫線拉近腹壁破洞兩側的組織加以縫合,少許會再補上人工網膜加強。
- 此舉卻增加了腹壁內的拉力,易導致患者術後出現嚴重疼痛,也可能因為用力時產生腹壓,使得縫合處再度被撐開,致使疝氣復發。統計指出,使用傳統縫線手術患者的復發率約為20%至25%。
- 近年來發展的腹腔鏡腹壁組織結構分離術,以雙層防沾黏人工網膜墊在裂口處下加以固定,比起傳統手術方法,復發率相對減少,但是異物接觸腸子,仍會有腸粘連情形發生,且過大的缺口不適用此方法,8公分以下的缺口較為適合。
- 逾8公分缺口 適合採新術--對於8公分以上的缺口, 則可採行較新的「腹腔鏡後腹壁結構分離術」,主要差別是在腹直肌後與後腹膜間分出一個大空間,把人工網膜放在這肌肉組織的中間層,不會直接接觸腸子,可粘得較為牢固而不會移位,再將缺口縫好,避免疝氣復發,如有需要也可將腹橫肌鬆開,此方法適用於較大的切口疝氣,腹壁功能恢復力較好。
- 肥胖、糖尿病者 切口易裂--不是每一個接受腹壁修護術的病人都會發生切口裂開的情形,一般而言,肥胖、免疫力差、糖尿病、抽菸、愛滋及使用類固醇的病人較易致疝氣缺口復發。
- 江女士身形肥胖,有糖尿病史,屬於切口容易裂開的體質,經過以「腹腔鏡後腹壁結構分離術」進行腹壁裂開缺口修護後,腹部只有5、6個1公分的傷口,4天就出院,已追蹤超過一年未再復發。
- 腹壁組織結構修護術對因車禍、創傷致腹壁有較大疝氣的病人,是減少再復發的好方法。[2]
https://www.etsy.com/dk-en/listing/754631656/torso-chest-abdomen-muscles-ligaments
參考來源
- ↑ 李柏居(臺大醫院創傷部暨外科部主治醫師), 丁彥伶. 器官「漏餡」了? 疝氣修補讓器官乖乖歸位.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2022-07-24] (中文).
- ↑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院長、一般外科醫師黃士維. 器官「漏餡」了? 疝氣修補讓器官乖乖歸位. 秀傳醫療體系. 2021-09-04 [2022-07-2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