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图片来自taiwantour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英语:Taipei Astronomical Museum),或称台北市立天文馆台北天文馆,位于台湾台北市士林区台北科学艺术园区内,为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所属之社会教育机构,成立于1996年11月7日,1997年7月20日正式全面开放。

其前身为台湾第一个天文教育机构“台北市立天文台”。目前馆内设施包括使用虚拟实境扩增实境技术模拟太空实际场景的展示场、宇宙探险区、宇宙剧场立体剧场、天文教室、图书馆、圆顶天文观测室等。

目录

简介

天文科学教育馆的建筑主体是以外型稳重的块体及前卫的采光罩构成。教学区屋顶上有2座圆顶观测台,放置45公分盖赛格林式反射望远镜及20公分库德焦点折射望远镜。建筑主体旁边的圆顶式全天域剧院直径35公尺,表面被覆著象征宇宙神秘感的金黄色锥面板。馆区四周放置了黄道经纬仪天球仪赤道仪赤道日晷,并藉著植栽区隔视线导引来增加空间的变化及私密性。

历史沿革

1938年,台湾日日新报社为纪念创刊40周年,将建在台北公会堂屋顶上的4赤道仪折射望远镜及圆顶观测台,捐献给台北市役所,命名为台北公会堂天文台。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台北市政府接收了公会堂,更名为中山堂,随即更名为中山堂天文台,由气象局管理。1946年改隶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命名台北市立天文台,此即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最早的前身。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造卫星进入绕地轨道后,引发了社会大众对天文知识的热潮。由于中山堂附近夜间光害严重不适合观测工作,1960年在圆山风景区内开始动工兴建新的圆山天文台,1963年3月28日竣工启用,但初期受限人力不开放民众参观。8月31日台湾省政府决议每周开放参观。

1986年哈雷彗星的回归,在媒体的推波助揽下掀起了台湾地区的观星热潮。而圆山天文台规模过小,加上台北市人口急速增加,使圆山天文台不敷使用;加上后方的圆山大饭店和前方的中山高速公路兴建后造成的光害问题,遂有了迁建与扩建的计画。1993年于士林区基河路动工兴建天文科学教育馆,1996年天文台改制为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1997年2月4日举办开馆典礼,隔日正式开放第一期展区。[1][2]7月20日展馆全面开放。[3][4]

其后圆山天文台建筑改为校外教学专区,但因建筑老旧等安全问题,于2000年7月25日拆除,但仍留下一个水平式日晷供人纪念。

2017年3月,宣布台北市立天文馆将和儿童新乐园及美仑公园合并成一个主题园区。

2018年7月5日,天文馆历经3年耗资5.8亿元新台币经费重整后,新增阿波罗17号等比例的拟真登月车虚拟实境互动设备;新增模拟器可模拟太阳高能粒子打到地球发光光学现象;新增内投影球模拟8大行星的太阳系结构扩增实境设备;另外开设星际迷航主题特展提供体感设备与互动游戏至2018年12月2日。[5]


参考文献

  1. 沈长禄. 市立天文馆 今开馆典礼. 联合报 (台北). 1997-02-04: 17版都会扫描. 
  2. 台北天文科学教育馆-历史沿革及大事纪.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2014-04-14 [2014-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3. 沈长禄. 天文展示场明启用 游憩增色. 联合报 (台北). 1997-07-19: 15版生活资讯. 
  4. 邱淑玲. 台北天文馆 全面开放 182件模型、设备、图片深入浅出呈现宇宙现象. 民生报. 1997-07-21: 17版户外焦点. 
  5. 陈妍君. 斥资5.8亿建拟真设备 北市天文馆新展场启用. 中央通讯社. 2018-07-05 [2018-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9)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