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花棍舞

 

 

 

花棍舞是流传于商河县东八里庄一带的一种特有的传统民俗舞蹈,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一种传统舞蹈,但又带有武术动作,其活动范围大,动作规范,从人体的肩部到脚部都得到了活动,动作优美大方,动律感强,欣赏起来韵味浓厚。

目录

道具

花棍舞所用道具:花棍:竹竿做成长1.55米,两头系上铜钱,打起来哗哗作响。竹板:属伴奏

乐器花棍舞在民间。花棍用木棍或竹竿制作,全长约100厘米,两端挖有透空孔洞,洞中嵌入铜钱或小铜钹。它是用一根直径3~4厘米的木棍或竹竿制作,全长约100厘米。在其两端各挖四五个透空孔洞或挖一个细长的透空孔洞,分别嵌入四五个铜钱或小铜钹而成。摇动花棍铜钱撞击孔壁哗哗作响。

特征

艺术发展中形成了以下特征:

武舞性:演职员的排列组成类似军事编排,动作如军事行动,整齐化一,与古战阵相似。

自娱性:花棍舞产生于民间,演出活动走街串村,弥补了劳动人民娱乐生活中的不足,有自娱娱人的特征。

动作性:花棍舞的动作节奏明显,从肩到脚都得到活动,从整体上形成统一的舞蹈动律。

掌握基本动作:演奏时,常由一人、数人或数十人执花棍舞蹈。摇棍或用棍碰击肩、背、肘、两手、两膝、两足以及两棍相击,都可震动铜钱作响,造成复杂的节奏变化,并配合以各种舞姿。

价值

历史价值

花棍舞在其发展的历史中,世代相传,从根本上集中表达了人民的心中愿望

,从自娱自乐到迎接八路军进城欢庆幸福生活都体现了千百年来人们思想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世代传承,不断进步,走向文明。

研究价值

花棍舞的产生直接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心声,表达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对研究 民间历史长河中人们的精神追求是宝贵的历史资料

传说

泗洪县的孙元、半城等地流传着一种情趣盎然、热烈欢快、为人们喜爱的舞蹈,叫花棍舞。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曾在这一带放牛。他常和小伙伴们在湖滩上嬉闹玩耍,做各种游戏。其中有—种游戏就是扛花棍。开始他们用赶牛的柳树枝对打,为求一致,各人嘴里数数,然后发展为说

一些幽默风趣的顺口溜。为增加响声,改柳枝为柳棍。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游戏逐渐演变成淳朴、热烈的舞蹈。柳棍经过削皮雕刻成了花棍。花棍在对打过程中,发出清脆的响声,再配上一套完整的歌诀,使节奏更加整齐明快,热闹异常。歌诀中有反映历史传说的,如:“二朗长、二郎忙,二朗上山起太阳,赶到太阳很好过,赶不到太阳哭三场。”有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如:“三朗上山把柴担,一年四季忙到头,再累不过鬼门关。”有的风趣诙谐,如:“梁文友,好喝酒,提个茶壶去打酒,走到槽坊店门口,看见狸猫抓小狗,茶壶砸碎淌眼油,”这些歌诀和谐有趣,韵味十足,较好地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四师文工团来到半城、孙元一带,发现了这个古老的民间舞蹈,经过团里文艺工作者的进一步加工,把歌诀谱成民间小调,配上抗日救国的歌词,第一次搬上舞台,演出获得成功。从此花棍舞焕发了新的光彩。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艺术,多次组织专业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挖掘整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1985年,泗洪县文化馆的文艺工作者,根根中央关于编写民间文艺十大集成的指示精神,对花棍舞的历史源流、发展演变、动作图记、歌决曲谱、服装道具等都进行了系统地整理,附有详细的文字介绍,上报后被省和中央收入舞蹈集成一书。1989年,花棍舞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为赴中国文化音乐节的选拔演出,在淮阴市获奖。这次演出的花棍舞,由专业工作者配上舞曲,用电声乐器伴奏,由24名男女中学生表演。既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又不失浓郁的乡土特色。这一舞蹈经常在地方演出,很受群众欢迎,可谓经久不衰。[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