蕘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蕘花(學名:Wikstroemia canescens (Wall.) Meisn.),是桃金娘目、瑞香科、蕘花屬的植物。分布於尼泊爾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2,8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灌叢,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 中文名:蕘花
- 外文名:FlowerofLongflowerStringbush
- 別 名:灰白蕘花,黃蕘花
- 拉丁學名:Wikstroemia canescens (Wall.) Meisn.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桃金娘目
- 科:瑞香科
- 屬:蕘花屬
- 種:蕘花
- 分布區域:尼泊爾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Wall.) Meisn.,1841
目錄
形態特徵
灌木,高1.6-2米,多分枝;當年生枝灰褐色,被絨毛,越年生枝紫黑色;芽近圓形,被白色絨毛。葉互生,披針形,長2.5-5.5厘米,寬0.8-2.5厘米,先端尖,基部圓或寬楔形,上面綠色,被平貼絲狀柔毛,下面稍蒼白色,被彎卷的長柔毛,側脈明顯,每邊4-7條,網脈在下面明顯。葉柄長1.5-2.5毫米。
頭狀花序具4-10花,頂生或在上部腋生,花序梗長1-2厘米,有時具2枚葉狀小苞片,花後逐漸延伸成短總狀花序,花梗具關節,長約2毫米,花後宿存;花黃色,長約1.5厘米,外面被與葉下面相似的灰色長柔毛,頂端4裂,裂片長圓形,端鈍,長約2毫米,寬約1毫米,內面具8條明顯的脈紋;雄蕊8,2列,在花萼管中部以上着生,花葯長約1.5毫米,花絲極短;子房棒狀,長約5毫米,徑約1毫米,具子房柄,全部被毛,花柱短,全部為柔毛所蓋覆,柱頭頭狀,具乳突,花盤鱗片1-4枚,如為1枚則較寬大,邊緣有缺刻,如為4枚則大小長短均不相等。果乾燥。花期秋季。[1]
主要價值
功效
瀉水飲,破積聚。治留飲,咳逆上氣,水腫,症瘕痃癖。 [2]
①《本經》:主傷寒溫瘧,下十二水,破積聚、大堅症瘕,蕩滌腸胃中留癖、飲食,寒熱邪氣,利水道。
②《別錄》:療痰飲咳嗽。
③《藥性論》:治咳逆上氣,喉中腫滿,痃癖氣塊,下水腫等。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劑。
【宜忌】:體虛無積及孕婦忌服。
本種提示
W. B. Hemsley (1894)謂本種的分布自阿富汗東向經卡西亞、尼泊爾而達日本。
W. B. Hemsley (1894) 根據J. Forbes的標本謂江西牯嶺有分布,據我們所看見的牯嶺的該標本,實為W. pilosa Cheng var. kulingensis (Domk.) S. C. Huang,其花萼裂片為5數,毛被極厚。
W. chamaedaphne Meisn .的一種寬葉類型,往往與本種混淆起來,W. B. Hemsley (1894) 已經指出「其脈序有明顯地不同。」而其花序及莖、枝也有極大的差異。
H. Handel-Mazzetti (1933)謂昆明及滇西北有分布,據我們所看到的標本尚未發現,而Wikstroemia ligustrina Rehd.滇西北也有分布。因此疑H. Handel-Mazzetti概念中的W. canesces (Wall.) Meisn.即 W. ligustrina Rehd.
分布範圍
分布於尼泊爾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2800米的山坡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繁殖方法
種子
(1)吸脹干種子大量吸水,鮮重急劇增加的階段稱為吸脹。種子吸水後,種皮膨脹軟化,種子與外界氣體交換得以進行,同時通過水合作用,原生質由不活躍的凝膠狀態變化為活躍的溶膠狀態,這就為第二階段的各種轉化提供了條件。
(2)鮮重增加的停頓期從外表看種子表現靜止,沒有變化,但內部生理活動極為活躍,進行着種子萌發最重要的生理過程。
(3)幼根突破種皮由於根和莖的生長,鮮重再次增加,幼苗出土生長。種子須在一定的外界條件作用下才能萌發,萌發所需的條件,主要是水分、氧氣和溫度。
播種將經過精選和處理的藥用植物種子,按一定的規格,播入整地就緒的土壤表層,或在免耕情況下直接播入土中。
無性
植物無性繁殖是植物的營養器官(根、莖、葉)離體後在一定條件下形成新個體的一種繁殖方式,又稱營養繁殖。它不通過兩性細胞的結合產生後代,而是靠營養器官的再生特性培育新的後代。離體後的根再生出枝條,葉、莖能再生出不定根,葉能再生出根和莖,一個莖和一個根,或兩個莖嫁接起來能夠結合在一起長成一個新的植株,開始獨立生活。
分株
分株繁殖就是把某些藥用植物的鱗莖、球莖、塊根、根莖以及珠芽等部分從母株上分割下來,另行栽植,培育成獨立的新植株。
嫁接
將一株植物上的枝條或芽等組:(接穗)接到另一株帶有根系的植物(砧木)上,使它們癒合生長在一起而成為一個統一的新個體,稱為嫁接繁殖。常根據嫁接植物的部位,可分為枝接、芽接兩大類。
壓條
壓條繁殖是使連在母株上的枝條形成不定根,然後再切離母株成為一個新生個體的繁殖方法。壓條時,為了中斷來自葉和枝條上端的有機物如糖、生長素和其他物質向下輸導,使這些物質積聚在處理的上部,供生根時利用,可進行環狀剝皮。在環剝部位塗1BA類生長素可促進生根。
扦插
即取植株營養器官的一部分,插入疏鬆潤濕的土壤或細沙中,利用其再生能力,使之生根抽枝,成為新植株。按取用器官的不同,又有枝插、根插、芽插和葉插之分。扦插時期,因植物的種類和性質而異,一般草本植物對於插條繁殖的適應性較大;除冬季嚴寒或夏季乾旱地區不能行露地扦插外,凡溫暖地帶及有溫室或溫床設備條件者,四季都可以扦插。木本植物的扦插時期,又可根據落葉樹和常綠樹而決定,一般分休眠期插和生長期插兩類。
栽培技術
露地播種
①播種期:根據不同藥用植物種子發芽所需溫度條件和生長習性,結合當地氣候,確定各種藥用植物的播種期。一般春播3~4月,秋播9~10月。
②播種方法:一般分條播、點播、撒播三種。條播:按一定行距在畦面開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蓋土、踩壓。條播易於中耕、施肥等管理工作。點播:又稱穴播,適用於大粒種子或生長快的苗木,即按一定的行株距在畦面上挖穴,每穴播種子2~4粒,蓋土、踩壓。發芽後選壯苗,保留一株,其餘拔除或移作補苗用,如絲瓜、白扁豆等。撒播:適用於小粒種子,將種子均勻撤在畦面。切忌過密,否則發芽後幼苗生長不良。撒播後用腐殖土覆蓋,厚度以蓋沒種子為度。此法都在苗床育苗時應用,其缺點是不便於管理。
③播種深度:所謂播種深度即種子播下後覆土的厚度,應依植物的種類和種子的大小而異。凡種子粒小、發芽率低的應淺播;顆粒大、發芽率高的應深播。
④播種後管理:主要是指掌握田間的乾濕度,尤其是經催芽的種子,不耐乾旱。澆水時要避免土壤板結。出苗以後應適當控制水分,以便幼苗根系向下伸展。
保護地育苗
保護地育苗有些藥用植物,為了延長生長期,提高產量、質量,往往提前在保護地育苗,待田間氣溫上升後定植到大田。常用的育苗設施有改良陽畦、塑料溫室與玻璃溫室等。
①改良陽畦:在拱形覆蓋基礎上,於覆蓋的北側築一土牆,骨架一端固定在土牆上,呈半拱形,防寒性能比拱形的塑料棚更好。
②塑料大棚與玻璃溫室:有加溫與不加溫兩種。熱源可就地取材,有煤、柴油、汽油或鋪設熱水管等。工廠化育苗推行電熱線並用控溫儀加溫。由於地溫得到保證,大大縮短了育苗時間。在地熱線上鋪放床土,床土的配比根據所育幼苗的特性而定,小粒種子等厚度約1cm;大粒種子可相應增加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