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华阳太后

大秦赋华阳太后

图片来自ppfocus

华阳太后(前296年?-前230年),秦国政治人物,秦始皇嬴政至成年亲政前的七年,嬴政养祖母华阳太后。

原为战国时代秦孝文王的继室,后因继子庄襄王即位尊称为华阳太后

秦惠文王之妾秦宣太后同为出身于楚国王族宗室芈姓之后(据推测应为宣太后的侄孙女,同母弟弟华阳君芈戎〔又称辛戎〕的孙女)。庄襄王登基前,世称华阳夫人华阳后

目录

生平

封号华阳

华阳夫人出身于楚国王族宗亲,下嫁秦昭王次子安国君时间不详;秦昭王42年(公元前265年),因秦昭王长子先于两年前病逝魏国芷阳,昭王立“安国君”嬴柱为太子,安国君立其为正夫人,封号曰“华阳”,一时风光无限。

收养子异

卫国商贾吕不韦透过华阳夫人之姊与弟弟阳泉君的牵线,入秦献策。吕氏进言夫人无子,安国君百年之后,庶子嬴子傒若立,夫人将无所可托,而安国君有子二十馀人,居中有子异(亦作嬴异、异人)者,饶有贤名,因生母夏姬不受宠幸,被送去赵国做人质,由于秦赵交战多年,处境十分艰难,子异对华阳夫人有依附之意,还望华阳夫人愿收继其为嗣。

华阳夫人深以为然,采用吕不韦提议,不日便向安国君刻以“玉符”为凭,约以子异为嗣。

秦昭王50年(前257年),秦将王龁围攻赵国首都邯郸,赵国本欲处死质子子异泄愤,幸赖吕不韦重金买通守城官吏助子异逃返秦国,其妻赵姬嬴政却仍困于邯郸,处境危殆,侥幸续存。

安返秦国的子异在吕不韦的建议下,乃穿楚国服饰拜谒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见状大悦,正式收养为养子,子异又特别改名为子楚,以迎华阳夫人所好。

王后时期

秦昭王56年(前251年),秦昭襄王驾崩,安国君即位,史称秦孝文王华阳夫人被封为王后,立子楚为太子。赵国为表示友好,将滞留赵国九年的赵姬和嬴政送至秦国。

根据历史学者李开元说法,赵姬与嬴政因长时间滞留赵国、生死不明,子楚在生母夏姬的安排下,纳韩国王族女子为妾,已有一子成蟜(亦作盛桥);对于华阳太后而言,长孙嬴政才是符合自身的政治利益的王位继承人选,而非成蟜。[1]Template:RP

太后时期

庄襄王时期

孝文王在位不到一年(正式即位仅三日)便去世,子楚继位,是谓庄襄王。华阳后被尊为华阳太后,子楚生母夏姬则尊为夏太后,赵姬为王后。

子楚在位三年(公元前247年)而逝,嬴政即位,时年仅十三岁(实岁十二)。

嬴政时期

嬴政即位时仅十二岁,由于尚未成年,未能亲政,只得委政太后与大臣;而直至嬴政二十二岁(实岁二十一)亲政之前,依据秦国法律的继承原则,委政的第一顺位应是养祖母华阳太后,其次为亲祖母夏太后(夏姬),生母赵太后反而是最末位。故近代多言嬴政成年前托政于帝太后-赵姬与相国吕不韦者,乃是误解。

秦王政17年(公元前230年),华阳太后薨,身后与孝文王合葬寿陵。

综观华阳太后自秦王政即位(公元前247年)至逝世之前,左右秦国国政长达17年,惟《秦记》一并不载,以致华阳太后具备“政治家”的一面多为后人忽略。

身后事

华阳太后过世之后,30岁的嬴政才逐渐摆脱外戚阴影,秦国朝廷的楚系势力陆续遭到秦王贬斥,最著名代表人物为秦王政21年(公元前226年)被外放至韩国新郑的丞相昌平君,而秦王政23年(前223年),秦国发动灭楚之战,楚国灭亡,亦是华阳太后身后的后话。

参考文献

  1. 李, 开元. 《秦谜:秦始皇的秘密》. 台北市: 联经. 2010. ISBN 9789570836523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