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鼻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萎縮性鼻炎是較常見的鼻腔慢性疾病,我國20世紀50年代報道較多,約占耳鼻喉科門診初診患者中的0.7%~3.99%。貴州的醫院統計竟占門診患者中的9.1%。在各種行業工人中,萎縮性鼻炎的發現率也很高,由2%(枕木防腐業)~16.6%(翻砂車間)~26%(鍛工、鉗工、砂輪工)。到80年代以後,我國各地的發病率已明顯降低。[1]
目錄
症狀體徵
症狀
- 鼻及鼻咽乾燥感:由於鼻黏膜腺體萎縮、分泌減少和長期張口呼吸所致。
- 鼻塞:鼻腔內膿痂阻塞,空氣不能通過,或者因為鼻黏膜萎縮,神經感覺遲鈍,雖有空氣通過,但不能察覺所致。
- 鼻出血:一般出血不多,由於鼻黏膜萎縮變薄和乾燥,或因挖鼻和用力擤鼻致毛細血管損傷所致。
- 頭痛、頭昏:因鼻腔黏膜萎縮,過度寬大,鼻腔的調溫保濕功能減退,鼻黏膜受大量吸入冷空氣的刺激,或因鼻腔內有膿痂壓迫鼻黏膜所致,常表現在前額、顳側或枕部頭痛。
- 嗅覺障礙:鼻腔內膿痂堆積,空氣中的含氣味分子不能到達嗅區、或因嗅區黏膜萎縮,無腺體分泌來溶解到達嗅區的含氣味分子以刺激嗅神經。或因嗅神經發生萎縮而致嗅覺喪失。
- 惡臭:呼氣帶特殊的腐爛臭味,是由於臭鼻桿菌等細菌使鼻內分泌物和結痂內的蛋白質分解而產生臭氣。在耳鼻喉科疾病中,有3種常見的各具臭氣的
- 疾病:臭鼻症——旁人聞到臭氣而自己聞不到。
- 慢性上頜竇積膿——自己聞到臭氣而旁人聞不到。
- 膽脂瘤型中耳炎——自己和旁人都可聞到臭氣。
- 其他:累及咽喉部則發生咽喉乾燥不適、聲嘶及刺激性乾咳等,有時病人只因咽喉部症狀來就診,此時應注意檢查鼻部。外鼻、鼻腔及咽喉所見:自幼發病影響外鼻發育者可呈鼻樑寬平——鞍鼻。少數患者外鼻可有特殊的外形,如鼻樑寬而平,鼻尖上方輕度凹陷,前鼻孔扁圓,鼻翼掀起。鼻內檢查可見鼻腔寬敞,從前鼻孔可直接看到鼻咽部。鼻甲縮小,有時下鼻甲幾乎不可辨認,但中鼻甲有時稍呈肥大或息肉樣變。在輕型者,下鼻甲和中鼻甲的前端或嗅裂處見有少許痂皮,鼻黏膜常輕度萎縮。重者,鼻腔黏膜覆蓋一層灰綠色膿痂,可聞及特殊惡臭,除去痂皮後,其下常見少許積膿,黏膜色紅或蒼白,發乾,滲血;咽部黏膜,尤其是鼻咽及口咽部黏膜亦充血而發乾,時有膿痂覆蓋其上;甚者,喉部黏膜也呈萎縮性變化。[2]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鼻腔分泌物培養:常見有臭鼻桿菌(klebsiella桿菌屬)和類白喉桿菌,但並非真正致病菌。
其他輔助檢查
X線檢查:可見鼻甲縮小,鼻腔增寬,鼻竇可發育不良。
併發症
萎縮性病變侵及咽鼓管則產生慢性非化膿性中耳炎,發生耳鳴及聽力減退等。累及咽喉部則發生咽喉乾燥不適、聲嘶及刺激性乾咳等。
預後
經過適當治療後,有的嗅覺恢復。
發病機制
按病變程度分為輕型和重型。輕型者,病變僅限於鼻黏膜乾燥、結痂、上皮變性,常稱之為乾燥性鼻炎。重者,黏膜及鼻甲骨質萎縮,纖毛柱狀上皮變為鱗狀上皮,有膿痂,常伴有臭鼻桿菌感染而奇臭,又稱之為臭鼻症(ozena)。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為上皮變性,進行性萎縮,黏膜和骨部血管發生閉塞性動脈內膜炎和海綿狀靜脈叢炎,血管壁結締組織增生肥厚、管腔縮小或閉塞,血供不良而導致黏膜、腺體、骨膜和骨質萎縮、纖維化以及鱗狀上皮化。甚者,蝶齶神經結亦發生纖維變性。[3]
病理病因
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者目前病因仍不十分清楚,繼發性者病因明確。
1.原發性:多數學者認為本病是全身疾病的一種局部表現,可能與內分泌紊亂、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維生素(如維生素A、B、D、E)缺乏、遺傳因素、鼻腔黏膜和骨質的營養障礙以及血中膽固醇含量偏低等因素有關。近年來研究發現本病與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有一定關係。免疫學研究發現本病患者大多有免疫功能紊亂;組織化學研究發現鼻黏膜乳酸脫氫酶含量降低,故認為本病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4]
2.繼發性:由局部因素引起。
- 慢性鼻炎、鼻腔腫瘤等手術切除鼻甲過多,組織損傷嚴重。
- 慢性鼻竇炎或慢性鼻炎時,鼻黏膜長期受膿性分泌物的刺激,發生纖維組織增殖,黏膜的營養發生障礙以致萎縮。
- 局部長期受有害粉塵、氣體的刺激,長期處於乾燥高熱環境中。
- 特殊傳染病如結核、梅毒、麻風、天花等對鼻黏膜的損害,鼻黏膜後遺萎縮性變化。
-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晚期,因結締組織過度增殖,壓迫血管和淋巴管,發生「閉塞性動脈內膜炎」,使鼻內血循環受到阻礙,以致發生黏膜萎縮。
疾病診斷
應與鼻結核、鼻硬結病、鼻白喉及梅毒、麻風等相鑑別。鼻結核很少見,常繼發於肺結核或胃腸結核。常見症狀為鼻塞、鼻痛及鼻臭等。病情發展,可出現流淚和其他眼部症狀。鼻中隔前段可見淺表糜爛和邊緣不整齊的潰瘍,上覆薄痂,潰瘍底部為蒼白肉芽,觸之易出血。病變向深層發展,破壞軟骨,可致鼻中隔穿孔、鼻翼塌陷。胸部X線攝片常可發現病灶,活體組織檢查可確診。
鼻硬結病是一種肉芽腫病變,可能由鼻硬結桿菌引起,病程長,呈慢性進行性經過,常以鼻塞為初發症狀,可伴有耳鳴、聽力下降、咳嗽、聲嘶及呼吸困難等,但此時常不引起患者注意,可持續數月甚或數年。病變進一步發展,出現外鼻畸形,鼻腔前部如鼻前庭、鼻中隔前端、下鼻甲前端及上唇等處可見結節狀腫塊樣物,質硬如軟骨,無痛,患者多在此時就診。後期因纖維組織增生、攣縮及瘢痕形成,產生前鼻孔或鼻咽部的狹窄或閉鎖、鼻翼變形及喉狹窄,出現閉塞性鼻音、聲嘶或呼吸困難等。細菌培養可能檢出鼻硬結桿菌,Mikulicz細胞和Russel小體為其特徵性病理改變。
白喉是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白喉桿菌侵襲力不強,但其產生的外毒素毒性強烈,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和炎症反應。卡他型者鼻塞常為早發症狀,流水樣或粘膿性鼻涕,涕中帶血,有臭味,局部改變與普通鼻炎相同;卡他潰瘍型者鼻涕為膿性,常有鼻出血,鼻腔內有膿性分泌物和痂皮,除去痂皮可見潰瘍面;假膜型者鼻塞嚴重,常伴頸淋巴結腫大,鼻中隔黏膜表面覆有灰白色假膜,緊貼黏膜,不易分離。白喉常引起全身中毒症狀,分泌物塗片鏡檢、細菌培養等是病原學診斷依據。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一期鼻梅毒很少,患者可出現發熱及患側眼部和頭部疼痛,病變多發生於鼻前庭皮膚及鼻中隔軟骨部,形如丘疹,表面潰爛,覆有干痂或漿液性滲出物,基底較硬。二期鼻梅毒感染性很強,可有持續性鼻塞,鼻中隔及下鼻甲前部黏膜紅腫、糜爛,有時形成灰白色黏膜斑。三期鼻梅毒較多見,局部腫脹疼痛,並流臭膿,病變侵犯鼻翼、鼻前庭、鼻中隔骨部、鼻甲及鼻腔底部等處,鼻腔骨質和軟骨破壞,形成鼻中隔、硬齶穿孔及塌鼻。血清中可出現特異性抗體,活體組織檢查是確診的主要依據。
鼻麻風時除全身症狀外,還有鼻塞,流多量膿血涕或結痂,鼻黏膜蒼白、乾燥、萎縮,有時充血腫脹,或發生結節或瀰漫性浸潤,結節潰破後留有難以癒合的潰瘍或瘢痕性粘連,重者鼻中隔軟骨穿孔、鼻尖下塌。鼻分泌物塗片或組織切片中可找到麻風桿菌。
用藥治療
因為病因未能明確,所有的治療也只是對症治療。
局部非手術療法
(1)鼻腔灌洗可以達到除痂、減少鼻內細菌數量、濕潤鼻黏膜等減輕症狀溶液的目的。可以用生理鹽水、溫開水、1%~3%碳酸氫鈉溶液等自前鼻孔向鼻腔沖洗,1次/d。
(2)鼻腔用藥可用作滴鼻、下鼻甲表面塗布,常用藥物:
- 複方薄荷噴霧劑能促進血管擴張、腺體分泌增多、組織再生。
- 清魚肝油或維生素A塗布、按摩鼻黏膜。
- 抗生素滲液滴鼻或霧化吸入,也可沖洗鼻腔。可選用0.5%鏈黴素溶液或是0.5%林可黴素溶液滴鼻。
- 蛋白水解酶溶液滴鼻,可以促進痂皮脫落。
(3)理療:
藥物治療
- 維生素治療:維生素A缺乏可導致黏膜上皮萎縮、角化、化生,補充維生素A利於黏膜上皮的恢復。維生素B2能促進細胞的氧化還原作用,缺乏時鼻黏膜乾燥、纖毛活力降低。可內服維生素B2治療。
- 抗生素治療:肌肉注射鏈黴素可減輕鼻臭、頭痛等症狀,可控制鼻腔繼發感染。
- 中藥治療:用養陰清肺湯、增液湯合四君子湯加減,也有用黃芩湯(。醫宗金鑒〃方,含黃芩、山梔、薄荷、桔梗、赤芍、麥冬、桑皮、荊芥、連翹、甘草)加減治療萎縮性鼻炎及臭鼻症,不僅主觀症狀改善,而且部分患者可以鼻甲增大。
手術療法
手術目的分為3類:
- 鼻腔縮窄手術:使寬大鼻腔變窄,減少吸入氣流量,避免外界乾燥、寒冷的空氣直接刺激鼻腔黏膜,達到減少結痂、保護黏膜濕潤的目的。目前應用最多的有鼻腔黏膜下充填術、鼻腔外側壁內移術等。
- 腮腺管移植術:將腮腺導管口移植到上頜竇前壁,利用唾液流入鼻腔,達到濕潤鼻黏膜減少乾燥、結痂的目的。
- 針對萎縮性鼻炎併發症的手術:
- 肥大的中鼻甲切除;
- 鼻中隔成形術;
- 鞍鼻矯形術。
飲食保健
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預防護理
根據已知的病因線索,可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 加強營養、改善全身健康狀況特別注意兒童期要保證有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上皮退化、萎縮;維生素B族缺乏可使細胞代謝紊亂。兒童期缺乏上述營養素者,待青春期後有可能發展成萎縮性鼻炎。
- 預防兒童期上呼吸道感染反覆患鼻、鼻竇、腺樣體炎的兒童,由於長期慢性炎症的後果,有可能導致萎縮性鼻炎,對兒童期上呼吸道感染的積極治療,有一定的預防意義。
- 改善工作環境、減少空氣污染:高溫車間應注意通風、降溫、保持空氣濕度。粉塵環境應注意採取防塵措施;積極治理大氣污染、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將開放式燃煤灶具改為有除煙管道的煤灶等。
鼻炎針灸治療
概述
現代針灸治療萎縮性鼻炎的報道,始於50年代。發現用溫針有較好的結果。後來,不斷有臨床資料刊登。70年代,有人還試用穴位埋植腸線的方法治療本病[2]。近年來,通過探尋萎縮性鼻炎的耳殼的敏感點,用耳針治療,以及施行脈衝電穴位治療等,均取得了某些成效。當然,截至目前,針灸療法對本病的治療還不能說完全成熟,有待於病例的進一步積累和認識的深化。但鑑於本病治療困難,故特立本節予以介紹。
溫針
(一)取穴
- 主穴:足三里、三陰交、迎香。
- 配穴:禾髎、合谷、鼻通。
- 鼻通穴位置:鼻唇溝上端盡處,鼻骨下凹陷中。
(二)治法
- 主穴每次均取,酌加配穴1~2個。足三里、三陰交,針刺得氣後,於針柄上置1寸長之艾條段,點燃,燃盡後再加二段。迎香穴,斜刺進針,透針至夾鼻通穴,作捻轉加小幅度提插,使鼻腔內有明顯之酸脹感。
- 余穴,針至局部得氣。留針30分鐘。每日1次,每2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 共治63例,2例為個案,餘60例中,基本痊癒12例(20.0%),有效35例(58.3%),無效13例(21.7%),總有效率為78.3%。
- 發現鼻塞、痂皮、頭痛和鼻衄等症,改善較為明顯[1,3~5]。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