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蓝八色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蓝八色鸫(学名:Pitta cyanea)是雀形目八色鸫科的鸟类,体长约24厘米,体重109克左右。体型圆胖,尾短,腿长。羽色鲜艳,头顶两侧橘黄色的宽带延伸至颈背,宽宽的过眼纹黑色,脸颊皮黄,髭纹黑,尾亮蓝色。雌鸟较雄鸟色暗,但下体的白色仍清楚可见。 栖息于热带雨林中,在海拔70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的林下荫湿处或沟谷林旁的灌丛间及地面上奔跑, 活动觅食,食性以甲虫等昆虫为主。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东南的不丹,印度东北部阿萨姆东部,缅甸,中南半岛地区的越南南部,老挝东北部、中部,泰国,中国仅分布于云南南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因地区而有所不同,在缅甸,产卵季节主要是在5月至7月,在泰国是8月至9月,在印度次大陆最迟是9月中旬至10月。一般选择雨季中间或快结束的时候。巢大部分筑于高湿度森林中,建在林区非常深和陡峭沟壑,岩石峭壁,巨石上的苔藓和蕨类植物上。但它看上去并不像一个传统的巢,很难辨认。 在印度,蓝八色鸫修建的巢像一个留下入口的组装型松散球,主要由草,树根,苔藓和地衣筑成,在由竹子为主的地区,建巢的是主要构材中竹叶就占了很大比例。鸟巢的形状像一个有侧门圆球。它们分别位于附近的堤坝上。在其他地区,巢是安装在距地面不同的高度,从2.50米至4米。每巢产4-5枚卵,最多达7枚。颜色从淡红色、暗紫色或白色有所不同。

亚种分化

1.蓝八色鸫指名亚种(学名:Pitta cyanea cyanea):分布于孟加拉国,印度东北(阿鲁纳恰尔邦阿萨姆邦),缅甸,中国云南,泰国,老挝和越南。

2.蓝八色鸫泰柬亚种(学名:Pitta cyanea aurantiaca):分布于泰国西南部和柬埔寨。

3.蓝八色鸫老挝亚种(学名:Pitta cyanea willoughbyi):分布于老挝中部和越南南部。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1]

形态特征

蓝八色鸫雄鸟的体羽与雌鸟相似,头部较为艳丽,前额的嘴基至后枕部的中央冠纹为黑色,额部较狭,头顶部宽阔,冠纹两侧为赭灰色,渲染金黄色,色调由前向后逐渐变浓,头顶后部至颈部全为金红色;眼先、眼圈下部和耳区的上部均为黑色,形成宽阔的眼后黑纹伸达颈侧。颏部、喉为白色,喉侧黑色羽缘粗著,形成显著的黑色髭纹,并杂有细小的白色点斑,下喉部纯白。上体全部为亮蓝色,只有两翅的翼尖为黑褐色,与其他八色鸫的区别较为明显。下体上胸两侧黑白相间的横斑十分粗著,渲染亮茶黄色和粉蓝色,胸部中央及下体余部满布着新月形黑色点斑,渲染淡蓝色,胸部渗淡黄色,两胁和腹部渗淡紫色。虹膜为棕红色;嘴亮黑色,跗跖和脚趾黄褐色,爪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109.2克;体长221毫米;嘴峰25毫米;翅115毫米;尾67毫米;跗跖47毫米。(注:雄性—♂;雌性—♀)[2]

栖息环境

栖息于热带雨林中,在海拔70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的林下荫湿处或沟谷林旁的灌丛间。

生活习性

蓝八色鸫在地面上奔跑, 活动觅食,食性以甲虫等昆虫为主。它们是留鸟,很少飞翔。在印度次大陆,受当地季节性气候影响,有短期迁移的现象。栖于常绿林、半落叶林及竹丛。具八色鸫特性。叫声如流水般的“pleoow-whit”声。告警时发出粗喘声“skyeew”。

分布范围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东南的不丹,印度东北部阿萨姆东部,缅甸,中南半岛地区的越南南部,老挝东北部、中部,泰国北部、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景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