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薄雪火絨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薄雪火絨草原圖鏈接

薄雪火絨草,中藥材名。本品為菊科薄雪火絨草LeontopodiumjaponicumMiq.,以花入藥。功能主治為:止咳。主治咳嗽。[1]

藥理簡介

中文名:薄雪火絨草

拼音名:Báo Xuě Huǒ Rónɡ Cǎo

別名:火艾、小毛香、薄雪草

來源

菊科薄雪火絨草Leontopodium japonicum Miq.,以花入藥。

生境

分部陝西甘肅安徽河南湖北

薄雪火絨草原圖鏈接

性味

微甘,淡。

功能主治

止咳。主治咳嗽。

用法用量3~5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2]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分枝稍長,有數個簇生的花莖和幼莖。莖直立,高10-50厘米,有時達80厘米,不分枝或有傘房狀花序枝,稀有長分枝或基部有分枝,基部稍木質,上部被白色薄茸毛,下部不久脫毛,節間長1-2厘米,或上部節間長達4厘米。葉狹披針形,或下部葉倒卵圓狀披針形,長2.5-5.5厘米,寬0.5-1.3厘米,基部急狹,無鞘部,頂端尖,有長尖頭,邊緣平或稍波狀反折,上面有疏蛛絲狀毛或脫毛,下面被銀白色或灰白色薄層密茸毛,3-5基出脈和側脈在上面顯明;下部葉較小,在花期枯萎或凋落;苞葉多數,較莖上部葉常短小,卵圓形或長圓形,頂端鈍或稍尖,兩面被灰白色密茸毛或上面被珠絲狀毛,排列成疏散而徑達4厘米的苞葉群,或有長花序梗而開展成徑達10厘米的復苞葉群。頭狀花序徑3.5-4.5毫米,多數,較疏散。總苞鐘形或半球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茸毛,長約4毫米;總苞片3層,頂端鈍,無毛,露出毛茸之上。小花異形或雌雄異株。花冠長約3毫米;雄花花冠狹漏斗狀,有披針形裂片;雌花花冠細管狀。冠毛白色,基部稍淺紅色;雄花冠毛稍粗厚,有鋸齒;雌花冠毛細絲狀,下部有鋸齒。不育的子房有毛或無毛;瘦果常有乳頭狀突起或短粗毛。花期6-9月;果期9-10月。

生長分布

甘肅南部和東部、陝西中部和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山西南部和東部、湖北西部、安徽南部,在秦嶺大巴山金佛山黃山等處常見。也分布於四川東部(奉節、萬源、城口)。生于山地灌叢、草坡和林下。海拔1000-2000米。此外,在日本也有分布。

本種提示

本種是唯一的在中國和日本廣泛分布的種,變異也最多。一般有高大的莖和長圓形或多少披針形的葉。但莖的高低和苞葉及葉的形狀有極大的變異。有一低矮的變型,莖高十餘厘米,葉少數,橢圓形或匙形,長2-2.5厘米,寬約0.7厘米,頭狀花序少數,生于山地岩石上(安徽黃山)。

參考資料

  1. 薄雪火絨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薄雪火絨草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