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幼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許幼漁 | |
---|---|
別名 | 字培風,號五頂 |
出生年 | 1892 |
死亡年 | 1953 |
教育背景 | 醫生 |
出版作品 | 《續鳴劍齋遺草》 |
許幼漁(1892-1953),字培風,號五頂,彰化鹿港人。父親為著名詩人許夢青,幼承庭訓奠定漢學基礎,後又受業洪棄生,遂漸以漢詩聞名。即長,畢業於臺北醫學校,並於彰化和美開設汛愛醫院,且積極投入中部詩社活動之中。大正6年(1917)與施家本、莊太岳、陳槐亭等人創辦大冶吟社,昭和11年(1936)又與黃文鎔、施一鳴、朱啟南等人於和美道東書院創設「開善社」詩社,諸多詩作散見於《風月報》及《詩報》中,後作品由其子許常安收集彙編為《續鳴劍齋詩草》,頗能克紹箕裘,繼志述事,有乃父之風。民國四十二年卒,年六十二。
七言絕句
送賢婿彰義應召赴南方,五首
宗慤[1]乘風萬里行,刀圭[2]儘可濟蒼生。南方民族皆昆仲,莫戀家鄉早立名。(其一)
暫別未應唱渭城[3],男兒壯志事長征。乾坤一擲看今日,為國何須顧死生。(其二)
英米東侵己百年,皇軍義憤力回天。應知鐵馬金戈地,道教[4]憑君信口宣。(其三)
八月無風秋色清,樓船應召出東瀛[5]。海南疫癘今猶昔,仁術端憑濟眾生。(其四)
投筆從戎趁壯峙,遙遙一劔助王師。他年平定歸來日,重敘天倫倒玉巵[6]。(其五)
【題解】
本組詩為七言絕句,載於《詩報》第306號,昭和18年(1943)11月20日,頁3。依詩題所載,可知本組詩是為女婿送行所作,主要是鼓勵其到南洋後,能發揮醫術,宣揚德化等等。
經由文題中「應召」二字,以及詩中「刀圭」、「仁術」等字彙,我們可以瞭解作者的女婿,受聘到南洋戰區擔任醫務人員,也就是所謂的軍屬,即在軍隊擔任非勞役性工作的約聘人員。當時有大量的臺灣菁英,以軍屬的身份前往戰場,從事翻譯、行政、醫療等職務,雖然沒有軍銜,卻是軍隊運作不可或缺的一群。
透過這組作品,可以看到當時臺人鼓勵子弟投身戰場的姿態,這個現像的成因相當複雜,除於擁護日本政府打倒白種殖民者的影響外,因戰爭而惡化的就業環境,也是促使臺灣子弟走向戰場的重要因素。
【延伸閱讀】
1. 蘇學坡〈長男文彬次男津梁次第出征詩以勉之〉,《詩報》第309號,昭和19年(1944)1月19日,頁2。
2. 沈江楓〈祝泰沂從軍〉二首,《詩報》第302號,昭和18年(1943)9月7日,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