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读史札记》,吕思勉 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前身是江苏人民出版社《译林》编辑部。译林出版社主要出版面向海外的外文版图书[1]、外语工具书、外语学习教材及学习辅导读物、外国文学作品及外国社科著作、外国文学及语言研究论著等。拥有英、法、德、俄、日等语种较强的编辑力量[2]和年富力强的高水准翻译队伍。
内容简介
《读史札记》汇总了吕思勉的全部已刊和未刊札记共762 条,是后人根据他的笔记和论著整理而成,内容博大、论点精当,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学著作。全书按历史时代的顺序分为五帙,分别为先秦部分、秦汉部分、魏晋南北朝部分、隋唐以下部分、通代部分。
作者介绍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着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自1926 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教授,后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41 年,光华大学迁至四川,乃归乡闭户着书。1949 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一级教授﹑上海历史学会理事﹑江苏省政协委员。
吕思勉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研究,是史学界公认旧籍读得多的一位学者。他将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为学界同仁传为美谈。他注重排比史料和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广泛阅读新出报刊和从西方引进的新文化、新思想,着述宏富,对经学﹑文字学﹑文学亦有独到见解。
目录
甲帙 先秦
(一)盘古考
(二)古史时地略说上
(三)古史时地略说下
(四)纬书之三皇说
(五)儒家之三皇五帝说
(六)伏羲考
(七)华胥氏
(八)有巢燧人考
(九)神农与炎帝、大庭
(一○)炎黄之争考
(一一)少昊考
(一二)女娲与共工
(一三)帝尧居陶
(一四)囚尧城辨
(一五)丹朱傲辨
(一六)禅让说平议
(一七)共工、禹治水
(一八)唐虞之际二十有二人
(一九)唐、虞、夏都邑一
(二○)唐、虞、夏都邑二
(二一)唐、虞、夏都邑三
(二二)唐、虞、夏都邑四
(二三)夏都考
(二四)有扈考
(二五)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
(二六)越之姓
(二七)匈奴为夏后氏苗裔
(二八)说商
(二九)自契至于成汤八迁考
(三○)释亳
(三一)汤弱密须氏
(三二)论汤放桀地域考
(三三)汤冢
(三四)伊尹生于空桑
(三五)惟尹躬天见于西邑夏解
(三六)盘庚五迁
(三七)殷兄弟相及
(三八)周先世世系
(三九)公刘
(四○)毕郢
(四一)三恪解
(四二)武王克商
(四三)太公为西方人
(四四)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四五)卫伯
(四六)江汉、常武
(四七)西周皆都丰镐
(四八)疑周伐猃狁为东迁后事
(四九)齐桓公存三亡国
(五○)长狄考
(五一)鬼方考
(五二)山戎考
(五三)山戎考续篇
(五四)赤狄、白狄考
(五五)春秋时人以畜比君
(五六)余祭之死
(五七)楚之四国
(五八)三王五霸
(五九)中山
(六○)皇帝说探源
(六一)管子论王霸
(六二)中国未经游牧之世
(六三)农业始于女子
(六四)古代商业缘起情形
(六五)读马尔萨斯人口论
(六六)管子轻重一
(六七)管子轻重二
(六八)管子轻重三
(六九)管子轻重四
(七○)井田之废
(七一)买田宅、请田宅
(七二)买道而葬
(七三)古振贷一
(七四)古振贷二
(七五)古振贷三
(七六)古振贷四
(七七)古振贷五
(七八)古振贷六
(七九)母财
(八○)释官
(八一)三公、四辅、五官、六官、冢宰
(八二)周官五史
(八三)毁誉褒贬
(八四)守藏室之史
(八五)左右史
(八六)夫人选老大夫为傅
(八七)以夷隶守王门
(八八)车服
(八九)篡立者诸侯既与之会则不复讨
(九○)释“兴灭国,继绝世”
(九一)古者君臣之义上
(九二)古者君臣之义下
(九三)君臣朋友
(九四)朋友之道
(九五)春秋立君之法
(九六)臣之事君
(九七)尊王与民贵之义相成
(九八)布衣死节
(九九)民与政相关之切
(一○○)民各有心
(一○一)韩起辞玉
(一○二)封地大小
(一○三)巡守朝聘
(一○四)霸国贡赋
(一○五)五侯九伯
(一○六)姬姓日也,异姓月也
(一○七)属人
(一○八)古人不重生日
(一○九)古人周岁增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