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质感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ì gǎn,英文是texture,意思是指造型艺术形象在真实表现质地方面引起的审美感受。
在绘画、版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中,通过不同的线条、色彩、明暗及相应的笔触、刀法、用光,可以真实地表现出对象所具有的特殊质地,如皮肤的柔嫩或粗糙、首饰的光泽、玻璃的透明、钢铁的硬重、丝绸的飘逸等等,使人产生逼真之感。[1]质感是作品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如罗丹的雕塑《思想者》,裸体男子浑身的肌肉部紧张地加入了思索。质感又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需要艺术家娴熟地掌握本艺术门类的媒介特性和技巧手段才能表现出来。质感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写实的,重视对细部惟妙惟肖的真实表现,一类是写意的,重况整体的质感,如齐白石笔下的虾、蔬菜,又如套色木刻等。
字词释义
意思: 多指某物品的材质、质量带给人的感觉。[2]
基本解释
[sense of reality (in art)] 指雕塑、绘画等艺术品所表现的物体的物质真实感这尊雕像手法细腻,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质感
详细解释
所表现的物体的真实感。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中有“这个姑娘给他的感觉就是一个具有活生生的美且极富质感的雕像。” 李玲修 《笼鹰志·苍鹰上击翻曙光》中有“学了两年多,这猫毛茸乎乎的质感和猫眼水灵劲儿还是掌握不了。”
学术术语
质感(quality)在造型艺术中则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不同的物质其表面的自然特质称天然质感,如空气、水、岩石、竹木等;而经过人工的处理的表现感觉则称人工质感,如砖、陶瓷、玻璃、布匹、塑胶等。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中国画以笔墨技巧如人物画的十八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为表现物象质感的非常有效的手段。而油画则因其画种的不同,表现质感的方法亦很相异,以或薄或厚的笔触,画刀刮磨等等具体技巧表现光影、色泽、肌理、质地等等质感因素,追求逼肖的效果。而雕塑则重视材料的自然特性如硬度、色泽、构造,并通过凿、刻、塑、磨等手段处理加工,从而在纯粹材料的自然质感的美感和人工质感的审美美感之间建立一个媒介。
质感是一种视觉上的真实效果,多为冷色系,金属感。质感通常指做工精细,冰冷且艺术的感觉。
参考文献
- ↑ 浅解当今诗歌评论的几个时髦名词美篇
- ↑ 什么叫很有质感爱问知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