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胸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赤胸鹀 |
---|
原图链结 图片来自flickr |
基本资料 |
学名 Emberiza fucata 目/科/属 雀形/鹀/鹀 迁徏状态 过境鸟/台湾 普遍性 稀有 体长/体重 约16cm/14-21g |
别名:栗耳鹀,雌雄相似。虹膜暗褐色。喙粉褐、上嘴峰及先端黑褐色。脚肉褐色。
雄鸟:
- 繁殖期
- 有白眼圈,栗红色耳羽,后缘有一小块白斑。头顶至后颈灰色具黑细纵纹。黑颚线隔开白颊纹、喉及胸。
- 上胸布有黑纵斑与颚线相连,与下胸栗色横带形成黑栗双色胸带。
- 背淡褐具黑褐色纵纹,小覆羽红褐,翼黑褐色具淡红褐色羽缘。
- 尾羽黑褐、外侧尾羽有白色楔形斑。
- 非繁殖期羽色转黯淡,头顶至后颈略微有褐色。胸黑栗双色胸带转淡而模糊。
雌鸟似雄鸟非繁殖期羽色偏土褐色,脸部图纹较模糊。上胸黑纵斑较细且稀疏,下胸栗色也较淡而模糊无横带。
栖地&习性
于伐木迹地、林缘、果园、荒地、休耕地等开阔环境。
性机警,受到干扰时即迅速远飞或藏匿。迁徙期及度冬通常成群活动,台湾迷鸟多单独出现,曾有5只小群记录。主要在地面觅食,会与其他鹀或雀类混群。
繁殖季节的饮食主要是谷类及草籽,无脊椎动物,例如蚱蜢(直翅目),虫子(半翅目),甲虫(鞘翅目),毛毛虫。[1]
繁殖期
季节从4月下旬到7月底,通常大多数配对始于5月;通常两个育雏。由雌鸟建成,紧密编织的窝巢。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
鸣声
起飞或隐藏草丛时,发出“啧"或轻柔“啾-”声。繁殖期雄鸟出悦耳“ze-ze-ze-ze-、iii”的歌声。
外观相似性
草鹀栗红色或黑色三角形耳斑。喉白,颈侧有灰色半领环。胸腹及胁红褐色。
分布
亚种和分布
- E. l. leucocephalos S. G. Gmelin, 1771 –东欧洲俄罗斯,从乌拉尔河(C&S)乌拉尔地区(Sverdlovsk区和车里雅宾斯克州)穿越西伯利亚(北至西约62°,东至67°)到俄罗斯远东地区鄂霍次克海),S至N哈萨克斯坦,C&E天山,NW和NE中国,N蒙古,以及较低的R Amur,萨哈林岛和S Kuril Is;从伊朗,阿富汗和北巴基斯坦东部到尼泊尔,北中国和日本的大部分人口冬季(在黎凡特和欧洲也很少)。
- E. l. fronto Stresemann, 1930 – 青海东北(从Zaidam洼地的E边界开始)E到中国NC的甘肃。[2]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参考文献
- ↑ Pine Bunting,hbw.com
- ↑ Pine Bunting,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