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达溪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达溪镇位于县城北面35公里,东抵三元乡、南接安乐乡、核桃乡,西与八堡乡兴隆乡接壤,北与瓢井镇毗邻,大纳公路(321国道)穿过镇区境内。[1]

基本信息

贵州省大方县达溪镇,全镇总面积11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44亩,总户数7717户,总人口32626人,其中农业人口29687人,共辖达溪、大湾、坝子、冷底、新寨、果这、新店、椒子山、雨卷、聚河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2个村民组,拥有劳动力23083人,外出务工人数9664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豆类、薯类、蔬菜、辣椒、烤烟,矿产资源有硫铁矿、高岭土和煤炭,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9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镇内交通便利,气候宜人,人民勤劳。

历史沿革

贵州省大方县达溪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原名打鸡阆,系彝语译音,意为"梯坎上面雄鹰居住的地方",1932年谐音为今名。1950年为达溪乡。1953年设达溪、果这、坝子、雨卷、聚河等乡。1958年建达溪公社。1962年建达溪、坝子、雨沙3公社。1984年置达溪镇和坝子、雨沙乡。1991年合并置达溪镇。

地理位置

镇人民政府驻地达溪,在大方北35公里,月亮山西部。有汉、苗、彝等民族。海拔1460米。有大方--纳溪公路;蚂蚁沟--新店公路;达溪--三元公路相互交叉,形成纵横交错的十字中心。[2]

经济基础

集镇沿山谷展布,为县古集镇之一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现在所称的新店村群兴组街上,据说是以前人们下四川背盐巴途中的落脚点之一,故又名新店子;位于本镇达溪村街背后组的"柳家花坟",被省文化厅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淌米洞"等一些富有神奇传说的地方令人神往,聚河村的温泉资源正等待开发,可望成为大方县最具旅游价值的休闲胜地;冷底村秋淡高原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基地已列为省级示范基地;投资1000多万元的大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冷底新村是本镇的一大靓点,该村是毕节地区著名的"蔬菜专业村",生产的蔬菜远销广西、湖南、四川、甚至出口港澳;位于果这年产30万吨的新果煤矿已建成投产;该村储量丰富、质量优良的高岭土正在积极招商引资当中。雨卷村海木组是本镇致富先锋在没有镇政府和村委的帮扶投资下该组完全通过自主集资和招商的情况下完成了电力,公路,自来水,等基础建设在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其中有《海木2009方供节约资金电力建设工程》雨卷至海木公路村民自建5年《2015大方烟草公司基础建设投资55元人民币建设》。

民俗文化

民间文化遗产"柳家花坟"

坟达溪镇柳家花坟位于达溪镇府东南500米处,始建于光绪32年间,其建造精雕细琢,人物栩栩如生,虽然时隔多年,但就其艺术手法是现今很多工匠都无法比拟的,匠工手艺可叹而不可及,堪称石雕之精品!

据传,柳家花坟的建造历经多年,匠人无数,紧吃去的辣椒面就有一旦二斗之多。匠人将雕刻磨下的石粉称有多重就得多重的银子。据柳氏近百岁老人讲其坟的碑石用银子磨成,到了晚上会发光!可惜在"文革"中被毁坏,使坟的大部分雕刻受损,99年柳氏家族重新恢复了花坟百分之40的原貌。

淌米洞的传说

大山是达溪村的象征,是达溪人民的骄傲!淌米洞位于大山的颈部,是(凤山乡)公鸡山脉的鸡尾。

相传,很多年前公鸡山脚下有万亩良田,每逢秋收时节,稻谷总是被鸡吃掉而没有收成,淌米洞却开始汤米了!据达溪村百岁老人讲:从前有一户姓"嘎儿"的人家,住在"嘎儿寨",现达溪中学后面,他们无意中发现淌米洞淌米。奇怪的是,米虽然淌得少,但一人够吃,两人也够吃,三人更够吃!但"嘎儿"家还是觉得淌米的洞口太小,满足不了贪婪之心。于是,便带来锤子、凿子等工具将淌米得洞口凿大,可洞口虽然大了,还流了几滴血,却再也没有淌出米来了……[3]

旅游景点

神秘的椒子山水库

椒子山水库位于椒子山村与果这村交界处,在群山缭绕之中。当太阳初升,慢慢解开她的神秘面纱的时候……一颗璀璨的明珠便出现在你的眼前了!这时,你才慢慢想起这样一句话"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夏季的夜晚,当你一个人来到水库,会看到水库岸边闪烁着星星,幻如仙境一般,其实,是萤火虫积聚在水库岸边,构建了这幅神奇的景象!

龙话传说

贵州省大方县达溪民国初年曾经发生过,在一个暴风雨交加的夜晚,两条龙从一个叫沙冲垭口的地方出现,顺着当地一条叫"蚂蚁河"的小河顺流而下,到了一个叫木寨的地方,因为哪里有一坐桥,而龙的身份高贵,不愿从桥下通过,就把身子蜷缩堵住桥洞,等水漫过桥后,再从桥上乘大水过去,淹了好多农田,

最后龙被雷击毙在一个叫高枧的地方,为了不让龙暴尸荒野,人们从家里拿出席子盖住龙尸,听说一共盖了70多张席子。

当年看到龙的人很多,夸张描:"啧啧,不得了,那龙在天坝中过时,眼睛就象两个灯笼,水漫到顾海青家院子,把顾海青家黑得(吓得)哭爹叫妈的"。

该故事属于龙的传说之天惩恶龙一类。丰富了中华民间传说故事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