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通安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通安镇隶属苏州市虎丘区,位于苏州西北、西临太湖,东枕京杭运河与浒关镇相邻,南依阳山紧接苏州科技城,北靠312国道与望亭镇接壤,属中亚热带北缘,全镇总面积36.98平方千米(2017年)。通安镇下辖8个行政村、9个社区,81009人(2017年)。

201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6亿元,增长7.3%。

2015年通安镇获评“江苏省农村公路及安保工程示范镇”, 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是“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1]

建制沿革

先秦

通安境域在商末时期属泰伯的“勾吴”国。

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诸樊长子公子光继位,是为吴王阖闾。通安在苏州城西,属吴国辖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全国为36郡,苏州城为会稽郡吴县,除王莽新朝一度改为秦德县外,通安属吴县辖地。

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割吴县置长洲县,通安归属长洲县辖地,直至民国。

北宋至清

北宋元丰年间,通安境域定名为彭华乡(属长洲县管辖),此定名一直沿袭至清光绪年间。其中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代正德年间,清代雍正年间都将通安境域定名为彭华乡,属长洲县管辖。

清宣统三年(1911年),通安属浒关市自治公所管辖。

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清代苏州府的吴县、长洲县、元和县合并为吴县,通安为吴县辖地。

民国二十年(1931年),通安为吴县第一区公所(浒关区)辖地。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通安为吴县第四区(即浒关区)辖地。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19日苏州沦陷,通安同为沦陷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开始实行“清乡”,通安为第三期清乡地区,其时通安为第五区管辖(区公所驻地在通安)。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吴县并区(原13个区公所2月15日前全部撤销),通安属吴县浒关区管辖。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疁西乡改为疁西镇(即今通安镇),为吴县浒关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4月25日,吴县通安解放(疁西镇改为通安乡),通安为吴县浒关区辖地。

1950年3月建通安乡人民政府,驻地在中市街即东街10号内。

1957年撤区并乡,由通安、彭山、金墅、新合四个小乡合并为一个乡,即“通安乡”。

1958年9月24日成立通安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

1983年实施体制改革,政社分设,建立乡、村、组三级制,同时建立通安乡人民政府(地址仍在中市街即东街10号内),乡以下设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取代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

1994年8月24日撤通安乡建通安镇,实施镇管村(行政村)体制。通安首次成为建置镇。隶属吴县。镇政府地址在通安镇中心街1号,至2000年末,仍为镇、村、组的三级建置。

2001年3月苏州撤吴县市,分建吴中、相城两区,通安隶属相城区。

2002年7月通安镇划归虎丘区。

2002年9月改隶苏州高新区、虎丘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末,通安镇下辖8个行政村、9个社区,具体为:树山村青峰村、北窑村、金市村、航船浜村、街西村、东泾村、同心村8个行政村;华通花园一区、华通花园二区、华通花园三区、华通花园四区,华通花园五区、华通花园六区、新街社区、箭庄社区、西巷社区9个社区居委会。政府驻地:苏州高新区通安镇中心街1号。[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通安镇位于苏州西北、西临太湖,东枕京杭运河与浒关镇相邻,南依阳山紧接苏州科技城,北靠312国道与望亭镇接壤,坐标为北纬N31°22′20.93″ 东经E120°27′18.90″,全镇总面积36.98平方千米(2017年),镇区东西长11.2公里,南北长约4.8公里。

地质地貌

通安镇介于苏锡地质断裂层带,为上古生界皱区。境内广泛分布着尚未成岩的第四系沉积物。地层厚度,因岩层种类不同而成数目不等的厚度,大到700多米,小到70多米,总趋势是东厚西薄,一般为150~170多米,平原区最厚处可达200米左右。境内出露的地层岩体的岩性均属于“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如阳山北部至浒墅关一带属于“灿岩”,其岩性为棕红色的“砂砾岩”和“粉砂岩”。阳山山体呈南北走向,绵亘于浒关、通安、东渚三乡镇,山体南部为砂页岩,中南部为石英砂岩,北部为火山岩。大石山为阳山北脉,山岩构成地下岩层,厚度约300米,被勘探分析鉴定为白垩系地层和泥盆纪地层,大石山山势险峻,在大自然的造就下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通安镇境内为太湖水网平原区的一部分,水网稠密,河浜众多,平原地形自西向东微些倾斜,海拔约6米左右。镇区西南部有低山丘陵,其中阳山为最高,海拔338.2米,其余山峰高度都在阳山之下,地面高度均在河流水位之上。

气候

通安镇,因受太湖水体的调节作用,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月平均气温约在2~4℃,年极端最高温在39℃左右,极端最低温度在-6℃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约1080毫米,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8%,年日照天数约219天,年日照百分率为60%,全年无霜期为250天左右,镇区的四季冬夏长、春秋短。

水文

主要港5条,全长24.53公里浒光运河(15公里),县级河道,起迄浒墅关—光福镇,通安境内长度6.15公里;金市港镇级河道,起迄通安镇一金市港闸,全长7公里;前溪港通安与望亭交界河道,起迄前溪港—张市港—杨巷港连接金墅港,全长5.55公里;龙塘港是通安与东渚交界河道,起迄龙塘港—接浒光运河,全长2.3公里;华山港通安内河小港,起迄夏家圩—京杭大运河,全长3.53公里。二、内河条数24条,全长42.06公里。

土壤

通安镇区内土壤资源占土地总面积的56.7%,人均耕地在1.2亩以上,通安镇区内的土壤大部分是水稻土,小部分是黄棕土,还有少量的园田土。其中水稻土据1980年普查,土属有四类,黏质黄泥土、乌散土、小粉土、乌泥土。土种有六种,黄泥土、乌散土、黄泥白土、小粉土、乌泥土、竖乌泥土。[3]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植被丰富,品类甚繁,产毛竹、灵芝草、马蹄草、长生草、凤尾草、黄萱草、珊瑚树、金鹊花、漆树、映山红、登青树。还有药草如:人参、菖蒲、薯蓣、山桅、野葡、麦门冬、赤箭、金罂子、鸟不踏草、金银藤、瞿麦、山楂、牛膝、草龙、紫花地丁等。

动物资源

阳山中,还有各种飞鸟走禽之类,还有各种野生动物,如受国家保护的面猴鸟等。

林产资源

林地面积达4800亩,果树面积达2500亩,桑田面积有200多亩,在20世纪70年代每年都养蚕,每年都产一定数量的蚕茧。菜园面积有1400亩,由各专业户承包;竹林面积有300多亩,盛产毛竹及少量的食用笋;茶林有280多亩,每年产茶在100多担以上。共有苗木花卉观赏苗木数十种,还有中草药材数十种。

矿藏资源

镇东南阳山,蕴藏着多种矿藏,有铜矿、铁矿、矾矿、白泥等,尤其是高岭土白泥,当地称白塔,又名叶白石脂。

水产资源

全镇约有3457亩水面(不含太湖水面10.39平方公里),其中有养殖水面452亩,每年水产品总量达几百吨,1997年达952吨。鱼类品种有青鱼、草鱼、鲢鱼、黄鳝、鲫鱼、鳊鱼等多种鱼类,和虾、蟹、蚌、螺蛳等水产。还有水生果蔬,如水芹菜、茭白、菱角、莲藕等。[4]

人口民族

人口

通安在清朝中期始形成一个聚居地。后因经商人口逐渐增多而居住此地形成集镇。民国19年(1930),通安街有80余户,人口200余人。从70年代开始,全镇人口发展进入有计划生育阶段。

建国后,进行了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通安镇人口情况分别为:

1953年7月1日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当时是四个小乡,即金墅乡7183人、通安乡7749人、彭山乡6039人、新合乡2958人,四个小乡汇总起来人口总数23929人。

1964年7月1日,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通安镇总户数为6711户,总人口为28936人,其中男性14429人,女性14507人,男女比例为99.01∶100。

1982年7月1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通安镇总户数为9740户,总人口为38796人,其中男性19485人,女性19311人,男女比例为100.91∶100。

1990年7月1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通安镇总户数为9995户,总人口为41313人,其中男性20691,女性20622人,男女比例为100.33∶100。

2000年7月1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通安镇总户数为12207户,总人口为41723人,其中男性20787人,女性20936人,男女比例为99.11∶100。

2000年末全镇总人口达41723人,人口密度为772.6人/平方公里。

截至2015年末,通安镇常住人口6.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7719人。

81009人(2017年)。

民族

截至2015年,通安镇民族以汉族为主,尚有土家、壮、苗、回、布依、朝鲜等19个少数民族。

经济概述

第一产业

通安镇是农业大镇,2007年开始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累计投入1200余万元,完成沿太湖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通安现代农业园获批全区首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014年总产值突破1亿元。2010年成立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截至2014年股红分配近1亿元。

开发建设前全镇有25个村、农业人口逾4万,可用农用地3.2万亩。2007年开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村口粮田进行流转,由各村统一管理、实行规模经营,全镇共流转农田6118亩。江苏省农科院为流转农田进行规划设计,调整种植翠冠梨、水蜜桃、葡萄、枇杷等果树近4000亩,建成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镇给予各村3000元/亩的扶持资金用于农业结构调整,流转农户全部按标准享受粮差补贴,各村根据果园收益还进行二次分红。

2005年全镇耕地面积12688亩,粮油总产7718.08吨,副业有刺绣、织席、种植茶叶和果品、饲养家禽家畜等,其中刺绣为传统副业,农村家家有绣女,户户架绣绷,2005年全镇刺绣收入6000万元,从业人员10000人,2005年开始调整种植经济作物10000余亩,主要品种有茶、杨梅、梨、桃、葡萄等;水产养殖2676亩,总产量352吨,销售总额1265万元。

第二产业

2014年,通安镇完成工业总产值57.1亿元,公共预算收入3.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中心工业区入驻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1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74家、上市公司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8家,形成以钢铁物流、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循环经济等为特色的新兴工业集聚区。

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4亿元,公共预算收入2.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5]

社会事业

教育

2013年新建通安中学、中心小学和2所幼儿园,中、小学全部通过苏州市教育现代化达标验收,已赶上甚至超过市区学校硬件水平,中学教育质量名列全区西部乡镇前茅。

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学校:创办于1958年9月,2010年9月,学校顺利升级为高新区直属初级中学。截至2013年9月有研究生学历9人,中高级职称比例达67%,拥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区教学能手26人,获区级以上各类荣誉42人,160多人次在区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5个教研组被评为区优秀教师群体,教师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获奖论文近400 多篇。学校先后通过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NOC教育创新实验学校”、“全国心理教育百校工程科研基地”。

通安中心小学:学校创建于2004年9月。学校建有电脑房四个,2个多媒体教室,班班通网络,校园网,学校网站已建成。先后荣获“苏州市信息化实验学校”、“苏州市语言规范学校”、“苏州市收费规范学校”、“苏州市平安单位”、“高新区文明单位”、“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等荣誉称号。

苏州高新区通安实验幼儿园:省优质幼儿园,2009年9月建成并开园使用,全园总面积 7985 平方米, 建筑面积5906平方米 , 户外活动场地 1576平方米。专任教师42名,全园共有教职员工86名,配有专职保健医生。

卫生

全镇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镇区建有卫生院、华通花园各社区均设卫生服务站,并配有较好的硬件设施,基本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通安卫生院为一级甲等医疗机构,始建于1951年。该院位于苏州高新区通安镇金通路18号,医院性质为全民是通安镇镇属卫生院。截至2013年9月共有医务人员(含乡村医生)125人,其中在编职工45人,卫技人员78人。医院现有核定床位41张,实际开放80张;设有全科医疗科、内科、儿科、外科、妇科、伤科、康复理疗科、口腔科、皮肤科、预防保健科、检验科、放射科、心电B超、药房等医疗科室。电子胃镜、彩超、DR、十二通道心电图、心电监护仪、麻醉机、全自动生化仪、血球计数仪等医疗设备配备齐全。2004年通安镇对全镇医疗服务网点进行全新布置,逐步构建起由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医疗服务网络,所有站点均实现了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基本达到“15分钟居民健康圈”要求,便利居民就近诊疗。2008年,区心理门诊部落户通安卫生院,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2010年,通安卫生院创建成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金市村卫生服务站获评省级示范站点。[6]

历史文化

通安镇以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名山佳景,吴越胜迹著称。相传秦始皇向阳山射过一箭,遂使阳山至今仍有箭阙峰、射渎之胜迹。位于严山东南麓春秋吴国王室玉器出土处,出土玉器402件,对吴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阳山南北山峰俱高,山坞众多,古刹寺宇星罗,素有“吴中普陀”之美誉。

通安镇于春秋时代便已见诸史册,境内有阳山山脉、太湖水域,真山真水、历史悠久。有“东南一奇”大石山景区和千年金墅古街,一年一度的莲花庙会、树山梨花节已成为江浙地区两大旅游盛事。翠冠梨、云泉茶、杨梅果、同心米、太湖水产等素享盛誉。金墅草席是唐宋皇室贡品,刺绣制品自明清便远销海内外。

方言

通安民间语言与苏州市的语言基本相通,属吴地方言,有“软、糯、甜、媚”之说。因 此,通安民间语言仍保留着“珠圆玉润”纯正的吴侬软语的特色。

饮食

菜肴。通安、金墅二区的菜肴与当地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烹调方法以炖、焖、焐为主,不仅色、香、味、形俱佳,而且一年四季变化有序,冬季色浓而不腻,酥烂脱骨而不变形。夏季则色清而淡,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著名菜肴有松鼠鳜(桂)鱼、三虾豆腐、花菜汤、银鱼抱木樨、鲃肺汤、清蒸大蟹、酱方、得月鸡等。通安地处水乡,湖塘密布,水产资源丰富,养鱼历史悠久。这为吃鱼时令礼仪上提供了条件,按农历计,正月塘鳢鱼、二月鳜鱼(桂鱼)、三月甲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六月鳊鱼(团头鲂)、七月鳗鱼、八月鲃鱼、九月鲫鱼、十月草鱼、十一月鲢鱼、十二月青鱼。礼仪上,办喜事用青、草鱼,而居丧人家则不用鲢鱼等。糕点。又称四季茶食,为米(粉)面制品,讲究色、香、味、形和时令新鲜,春饼有酒酿饼(正月初五至三月底),端午有肉素各式粽子,夏季有绿豆糕(四月初十至七月二十日)、薄荷糕(五月初一至六月底),八月半(中秋节)有各式酥皮饼(苏式月饼),年夜则家家户户蒸年糕,隐含高高兴兴过年之意。

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1956年由江苏省文管会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在钱家园(今为新钱村)农田里发掘出石斧、石刀、陶片等遗物。

吴国遗址1986年严山春秋吴国王室玉器出土处,位于通安乡严山东南麓。时代系春秋末,面积3平方米。出土玉器402件,有琮(残器)、璧、瑗、环镯、璜、斧、觽、珑、双系拱形起脊饰、鹦鹉首拱形饰、鸟形饰、兽形饰、长方形玉饰、虎形佩、管、珠以及绿松石质珌、块、料器等。该处出土玉器数量之多,质量之精美,证明春秋时期吴国宫廷已有较大规模的手工艺作坊。出土器物的造型风格,对吴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商周遗址

据1994年版《吴县志》记载:“商周时期遗址,大多分布在西部山丘。”其中通安彭山也是一处,其文化内涵主要是几何印纹陶原始瓷为主的吴越文化。彭山,海拔36.5米,位于通安镇西南4.5公里处,东距阳山3公里,西距太湖岸线2.5公里,南临彭山湖。遗址是沿彭山南麓的山坡展开的,地势北高南低。文化遗存分布在彭山村东,窑厂西,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80米的范围内。文化层厚度超过1.5米,部分文化遗存已遭破坏。在调查中采集到石、陶器80余件(片)。石器有凿、刀、镰,陶器有釜、瓦腹、罐口沿、豆把、豆地,以及原始瓷盅等。

通安古井遗址位于通安乡金墅镇西通安种植场。吴县文管会于1986年2月中旬发现两千多年前的古井4口,有土坑井和陶圈井2种,井坑都呈圆柱形,坑径1米多,深为1~2.2米,坑壁平滑。在出土器物中有双耳黑衣陶罐、圆底内凹罐、四系釉陶罐等。据考古人员从井内出土器物的形状、质地和纹饰分析,这几口古井是战国至汉代的遗物,为研究太湖水域的变迁,中国东周至汉代时的筑井方法及古代文化的面貌,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华山遗址据1994年版《吴县志》载:华山遗址位于浒墅关镇西北3里(即通安镇华山村3组、4组的地域),时代系商周,面积为0.7万平方米。1956年在省文管会组织的普查中发现,文化层厚度约1.5~2米。采集标本有穿孔石斧、石钺、石镞、三角形石刀、凿、锛、篮纹圆底内凹罐、原始瓷钵、鼎以及回纹折尺纹、席纹、菱形纹的硬陶罐片等。该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