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通榆县第一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通榆县第一中学位于通榆县城的东北,它的前身是创办于1947年的开通县初级中学,当时仅有一个初中班,学生22人,教员也只有2人。1958年随着开通、瞻榆两县合并改称通榆县第一中学。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科研为先导,在学校管理上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促进了学校工作的长足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学校办学条件有了突破性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形成了“管理不断创新,科研带动校兴”的鲜明办学特色。1978年被确立为省级重点高中,2004年又被确立为吉林省示范性高中[1]

教学规模

全校共有34个教学班,在籍学生2185人,教职工174人,专任教师145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人数为143人,占教师总数98。4%,中高级教师107人,占教师总数62%,其中,高级教师44人,中级教师63人,国家骨干教师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和省级骨干教师10人,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省科研型名校长1人,省科研型名教师6人,博士生1人,硕士生26人。

办学理念

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求索,通榆一中走过了一条艰难的创业之路。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光荏苒,岁月如歌。通榆一中的领导班子是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务实的队伍。他们非常注重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按照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面向全体、全面育人,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通榆一中办学章程》,先后制定了科学合理而又符合县情和学校实际的《通榆一中实施素质教育三年规划》、《通榆一中创办吉林省教育示范性高中三年规划》、《通榆一中校园建设远景规划》。建立健全了学校各种组织、各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照章办事,科学管理,变人治为法制,实行了全员目标管理,按领导、教师、教辅、后勤四类人员的岗位特点制定了不同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每学期进行量化考核,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社会评价和领导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奖励、晋级、评模、提拔的重要依据,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2]

基础设施

近年来,通榆一直坚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1997年至今,学校先后建起3200平方米学生公寓楼,2800平方米实验、图书馆楼,6000平方米教学楼,4200平方米体育艺术馆,硬化美化了全部校园,修建室外体育运动场,购置图书及设备,更新理化生5个实验室,上两个64座计算机教室(兼电子阅览室),3个多媒体语音室,建立计算机校园网。实施绿化美化工程。针对校园面积不够宽敞、宿舍不足和食堂条件差的实际情况,在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协调、支持下,投资近100万元,动迁居民28户,成功扩建校园1。3万平方米,建设一栋3700平方米学生食堂宿舍综合楼,彻底改善了学校食堂和宿舍的环境和条件,满足了学生就餐和住宿需要。学校计划在新扩建校园上修建花园一处,已投资30万元建设了第一期工程。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学校投资10万元,与北京四中共同建成了远程教育示范校;投资20万元,实施了校园网三期改造工程;2003年月,投资100万元,与教师合作,为教师每人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投资60万元,为30个教学班配备了投影仪,使信息化教学手段处于超前和领先地位。投资70万元,接宿舍楼一层,870平方米,投资44万元装备了育港多媒体教学系统,投资200万元,铺建人工草坪运动场。2007年又投资18万元改学生、教师自行车棚和画廊,又修建一座艺术浮雕。在北山生态园增栽果树200多棵。经过几年的努力,通榆一中的办学条件有了突破性的改善,一年一个新台阶,给全校师生营造一个优雅、整洁、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都为它所追求的高质量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视频

通榆县第一中学 相关视频

通榆一中搏击操
通榆一中课间千人共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