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迈克尔·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迈克尔·扬
Michael Young
出生 (1949-03-28) 1949年3月28日(75岁)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
国籍 美国
母校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知名于 昼夜节律
奖项 邵逸夫生命科学及医学奖(201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 时间生物学
生物学
机构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斯坦福大学
洛克菲勒大学

迈克尔·沃伦·扬英语:Michael Warren Young,1949年3月28日),美国遗传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

1975年,获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学位。

1978年,起任洛克菲勒大学教员,后成为该校副校长。

1984年,他的团队克隆出果蝇的周期基因,这个基因能够调节果蝇的生物钟。扬之后的研究还揭示了更多生物钟相关基因,以及它们产物的运作情况。[2]

了解睡眠障碍

几年前的夏天,在新墨西哥州的一次散步中,美国的迈克尔·沃伦·杨(Michael Warren Young),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和他的妻子遇到了一种叫做科罗拉多四时钟的植物。在2点钟,他们注意到所有的花朵都显得枯萎并且紧紧地封闭著。四个小时后,在回程中,他们惊异地看到同一棵小植物开满了花朵。

花朵开闭的节奏被认为是由于其授粉媒介-鹰蛾的行为所致,它在夜间活跃。在这种沙漠环境中,水是宝贵的,但需要打开水华。因此,这似乎是一种在干旱环境中节约用水的策略:可以在与授粉者行为相匹配的时间进行授粉。

这些无处不在的日常节奏的另一个例子可以在实验室啮齿动物行为的记录中看到。在黑暗中持续近一个月的动物会表现出精确的日常运动节奏。这种行为的规律性是如此一致,以至于您可以在每天的几分钟内预测出动物何时开始活跃以及何时开始入睡。这些节奏很少,恰好是24小时。

取而代之的是,它们的物种特定时期比24小时要短一些或更长一些,因此,它们被称为昼夜节律(大约一天)。因为它们不需要持续的生产环境周期,所以科学家意识到这些节律必须依靠内部的生物起搏器。[3]

荣誉与获奖

2013年,获得邵逸夫生命科学及医学奖[4]

2017年,与同属美国籍的迈克尔·罗斯巴什杰弗里·霍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为由于发现调节分子机制的贡献昼夜节律,在人类和其他生物体中的24小时生物活动。之间的关系的杨氏阐明基因在和行为果蝇 果蝇果蝇提供了新的洞察人,包括定期,日常生理过程的新陈代谢及睡眠。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