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邝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邝鄘(1897年―1928年6月6日),又名光炉,字子一,号爱陶,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仁义圩邝家(今衡阳耒阳市仁义乡邝庸村)人[1]。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高级将领,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先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暂代国歌、国民革命军军歌、中国共产党第一首军歌——《国民革命歌》作者。

7岁入私塾,1915年入县立第一高小,1919年入省立第一中学,1922年考入北平大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受党组织派遣,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成绩突出,为校长蒋介石器重,曾与之合影留念,毕业后留军校办公室工作,兼政治、军事教官。1926年7月,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创作了《北伐军军歌》,一经谱成歌曲,迅速流传开来,成为不朽的历史战歌。从此,他的名字和北伐国民革命紧紧连在一起。此后曾参加南昌起义、湘南暴动、井冈山会师,是红军早期著名将领。1928年6月5日,在耒阳南京桥遭敌围困被俘,坚决拒绝投诚,写下“杀了邝鄘,还有邝鄘”八个大字,次日遇害于仁义圩。(据《湖湘文化名人衡阳辞典》,甘建华主编,尔雅文化出品)

人物平生

1897年,出生于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仁义圩邝家(今衡阳耒阳市仁义乡邝家村)。家庭贫寒,父邝必前做过长工。

1904年,七岁时入私塾读书。

1915年,入耒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学习成绩优异。

1919年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被学校开除,投叶开鑫部当兵,因不满军队腐败,旋退出军队,在长沙一家小报任编辑。

1922年5月,组织平民学会,研读进步书籍。不久,得朋友资助,考入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读师范科。1923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6月,大革命时期,受中共党组织派遣,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成绩突出,为校长蒋介石器重,曾与合影留念。

1925年9月6日 (星期天)下午第二期生的毕业典礼于黄埔军校校本部大操场举行。邝鄘取得毕业考试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奖励金质手表一个。

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留校在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室工作,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员兼任黄埔军校第三、四期军事、政治教官。

1926年7月,随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创作《北伐军歌》。北伐军攻克武汉后,调任叶挺部营长。

1927年8月,武汉国民政府叛变革命后,率营随叶挺部参加南昌起义。

1928年1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从广东进入湘南,参加湘南起义,随后受命在耒阳组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师长。率部接连打了两次大胜仗。指挥部队打了春江铺阻击战,打败李朝芳师。在荫田圩消灭肖宜春民团。

1928年4月,随朱德转战井冈山,在江西省宁冈与毛泽东会师。

1928年5月4日,朱德、毛泽东会师江西砻市,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邝鄘任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同月中旬第三十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游击队,改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游击队司令,奉命回耒阳开辟游击根据地。

1928年5月24日晚,回到耒阳上架桥,将游击队化装成国民党军,袭击上架桥挨户团,当场击毙挨户团头目,接着,又指挥部队分四路出击。两昼夜共袭击三十二个挨户团,后继续将部队分为小组开展活动。

1928年5月底,到南京桥,当带领警卫和勤务员准备回仁义乡邝家村发动群众时,中途被敌发现。敌兵蜂拥而来,三人分别从三个方向突围,警卫员和勤务员分别脱险,他却遭敌围困不幸被捕。

国民党施尽各种威胁利诱的手段,想诱降邝鄘,遭拒绝,临刑前,用脚夹住毛笔,在“自首书”上写下:“杀了邝鄘,还有邝鄘”八个大字。

1928年6月6日,气急败坏的敌人无计可施便将其杀害于耒阳县仁义圩,终年三十一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为纪念他,将耒阳县古塘村改名为邝鄘村。

国民革命军军歌

国民革命军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又名《打倒列强》(欧洲歌曲、邝墉填词)。1926年初,在国民革命军政治部担任宣传科长的共产党员邝墉,写了《国民革命歌》的歌词,得到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副主任郭沫若的同意,印发给部队。此歌一出,立即在军内外广泛传唱,成为家喻户晓的革命歌曲,它唱出了响亮的革命口号和革命斗争的目标。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回忆说:“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学唱这首歌时正值国民革命高潮时期,唱《国民革命歌》非常流行。大家都会唱。尽管歌曲很简单,但是非常能表达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和打倒列强军阀的决心。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为了配合这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鼓舞士气,动员民众,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邝鄘,根据学堂乐歌中的一首儿歌,以童谣的曲调重新填了词,改名为《国民革命歌》,为中国共产党第一首军歌。

邝鄘填词的《国民革命歌》经当时的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副主任郭沫若同意,作为国民革命军军歌,立即印发给各北伐部队,并迅速在军内外广泛传唱,成为家喻户晓的革命歌曲。

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破裂后,独立开展土地革命时,将《国民革命歌》改成《土地革命歌》。我国拍摄于1974年的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就有这样一幕:当中国共产党1931年至1934年间在江西一个叫做柳溪镇的地方开始土地革命时,电影中的小主人公潘冬子和伙伴们一起,兴奋地唱起这首《土地革命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和劣绅,和劣绅,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分田地!分田地!”

这两种新的版本毕竟由于出现的先后与影响力度的关系,无法与《国民革命歌》的影响相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