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承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邹承鲁 (1923年5月17日 - 2006年11月23日),男,祖籍江苏无锡,出生于山东青岛,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为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邹承鲁在生物化学领域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工作。他在国际上最早尝试用蛋白水解酶部分水解的方法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发现了细胞色素C1与线粒体结合前后性质发生很大的变化,证明细胞色素B与琥珀酸脱氢酶不是同一个物质。建立了蛋白质必需基团的化学修饰和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公式和作图法,被称为邹氏公式和邹氏作图法。他的学术成果曾经多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三等奖
個人資料
-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
- 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 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两代三院士
在中国,夫妻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家庭虽然为数不多,但还称不上罕见;夫妻同为中科院院士的家庭虽为罕见,也称不上绝无仅有。但在偌大之中国,一家三口同为中科院院士,又同为政协委员的家庭只有一个,那就是李四光和他的女儿李林、女婿邹承鲁。
中国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坐落在北京一条静谧的街道上,院里一所宽敞的小院就是李四光纪念馆,这里也兼做李林和邹承鲁的家。
走近那所朴素的灰色建筑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黑色牌匾,上面是李先念同志书写的“李四光纪念馆”几个苍劲大字。穿过弯弯曲曲的走廊,一尊李四光的半身铜像静静屹立在尽头,那位已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了中国地质事业的可敬老人正以一种充满慈爱与期望的神态俯视着他的后人。
客厅里,沿墙一排古朴的棕色书橱里摆满了精装科技书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李四光先生留下的宝贵财富。书的外侧摆放着一些证书和奖牌,这当中最为醒目的是由郭沫若、方毅分别为李四光先生和李林、邹承鲁签发的院士证书以及邹承鲁获得的首届何梁何利基金奖奖牌。客桌上的摆设朴素大方,在李四光生前喜爱的那个大地球仪前,邹承鲁获得的一尊金牛昂头静卧,仿佛两代科坛名人正在进行心灵的交流。
夏日的清晨微风习习,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柔和地洒在客厅里,为整个房间披上了一层极具历史韵味的幽深色彩。满头华发的李林和邹承鲁夫妇相伴而坐,娓娓述说父亲李四光和他们当年的一些往事。
相隔34年,父女自作主张改名成趣话
李林是李四光先生的独生女儿,她出生在父亲刚刚度过34岁生日的第五天。按照李氏家谱,李四光给排为“熙”字辈的女儿取名熙芝。幼年的熙芝美丽聪明,可就是身体娇弱,由于得过一次可怕的肺病,她从小就是在母亲的关心与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当时,李林的母亲在北大女子附中教钢琴,因此,幼年的熙芝受到了母亲在音乐和语言方面的熏陶。母亲的意愿是希望女儿在钢琴方面有所发展,无奈的是,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那些冰川、化石、显微镜等似懂非懂的名词却对小熙芝有着更大的诱惑力。6岁那年,熙芝的左手食指长了一个疮,伤愈后指头明显短了一截。从此,钢琴对于她便成了业余爱好,而科学却潜移默化在她的心底扎下了根。
李四光虽然喜欢独生女儿,但因为他选择的事业要经常风餐露宿在外,所以能真正和女儿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并不是很多。小时候,熙芝最盼的就是很冷很冷的冬天或很热很热的夏天。只有在这种时候,父亲才不出去考察,她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见到父亲。不考察的时候,李四光常常会左手把女儿揽在怀中,右手拿起笔继续不停地写他那些似乎永远也写不完的文章。小熙芝好想和爸爸无忧无虑地玩玩呀,可惜爸爸总也抽不出身。
熙芝改名为李林是在她上初三的时候。其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她随父母辗转到了桂林。桂林的初中似乎很难满足小熙芝的求知欲,因此她决定提前报考高中。但按当时规定,没毕业的学生是不能报考的。熙芝在报名时灵机一动,用了母亲名字的谐音,给自己改名为李林。巧合的是,她父亲李四光的名字也是在报考学校时改的,改名时也是14岁。父女俩相隔34年改名的轶事后来成了李家的一段趣话。
只为孝顺,想当医生的李林成了金属物理学家
按照李林的本意,更想当一名医生,但她16岁又一次跳级考取贵阳医学院时,她的母亲无论如何也不放心独生女儿远离自己,坚持让李林就近到广西大学读书。这次,李四光先生也毫不含糊地支持妻子的意见。
广西大学没有医学系,让李林学什么呢?李四光觉得女孩子学地质不合适,就鼓励女儿学机械,于是李林就成为广西大学机械系的惟一女生。其实,李林对于机械并不感兴趣,但她是个孝顺的好女儿,不愿有违父母之命。
大学毕业后,李林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走进了父亲李四光曾经留过学的伯明翰大学深造。在选择专业时,她向父亲征求意见。搞了一辈子地质力学的李四光希望女儿在力学方面也有所造诣,就建议李林专攻弹性力学(Elasticity)。谁料到秘书发信时不小心将E错打成P,一字之差,使得英语的弹性力学变成了塑性力学,于是李林就开始涉足物理冶金方面的研究。许多年后,李林回忆说,我这一辈子许多事都是出于偶然,如果不是因为手坏了,可能去学钢琴;如果不是因为母亲舍不得,也可能去学医;如果不是因为秘书打错了一个字母,也不可能从事今天的专业。经过刻苦攻读,一年半后,李林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硕士论文,她又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一份奖学金,开始在剑桥大学攻读物理冶金博士,成为中国第一个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金属材料的显微结构和性能的科学家。
志同道合,两双年轻的臂膀紧紧相挽
在剑桥,李林的另一个人生重大转折是认识了后来与她相濡以沫半个世纪的终身伴侣邹承鲁。
邹承鲁是江苏无锡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次年,他以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留学化学类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剑桥大学录取,直接攻读生物化学博士学位。邹承鲁是个耿直、坚毅而成就斐然的学者,1951年回国后,一直从事酶学工作,他取得的成就为国际所注目。
一次,在剑桥同学的聚会上,李林和邹承鲁同台演唱了一曲《松花江上》,优美的歌词,悲怆的曲调,激起了他们对祖国的共同思念。共同的理想,相近的专业,使得他们的友谊与日俱增。终于,在一个皎洁温馨的月夜,邹承鲁勇敢地向李林吐露了埋在心底多日的愿望,两双年轻的臂膀紧紧地挽在了一起。
李林和邹承鲁的爱情真挚而热烈,虽然他们各自的学业都很忙,却以学子的独特表达方式传达着爱的信息。李四光很欣赏独生女儿的眼光,十分喜欢思维缜密、学业奋进的邹承鲁。1949年8月25日,在博恩毛斯海边,伴着海浪的鸣奏,他亲自主持了这对年轻人的婚礼。作为慈爱的父亲,李四光祝福他可亲可爱的女儿和值得信赖的女婿能够白头偕老,终身幸福。
报国志坚,两代人接踵踏上归国路
李林和邹承鲁的蜜月刚刚度完,新中国成立的轰轰礼炮鸣响了。李四光心急如焚,他已经等不得待女儿、女婿拿下博士学位那天全家一起回国,即先期与妻子一起登上了返回祖国的征程。1950年4月,李四光夫妻历经坎坷,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热烈欢迎这位著名的科学巨子,不久,他被任命为地质部部长,其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要职。 父亲回国后,李林和邹承鲁继续留在英国完成学业。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他们都早已自自然然地决定:学成后要立即加入到新中国建设者的行列之中。1951年6月,邹承鲁获得博士学位,他以男子汉的果敢告别了新婚不到一年的妻子回到祖国,在上海的生理生化所开始了新中国酶学研究的奠基工作。
只剩下李林一人在异国苦读,但她也设计好了回国的时间和路线。金秋十月的最后一天,是李林的27岁生日,也是她要进行博士论文答辩的日子,归心似箭的李林早已订好了第二天取道回国的船票,她收拾好一切行装只待答辩后即踏归程。对于李林来说,富有戏剧性的是,她的答辩虽然通过了,但博士证书却是在30年后才到自己手中。原来,英国的博士证书需要交10英镑费用,尽管李林提前给学校开了一张支票,但学校没有及时去取,而她的银行账户又已撤销,所以学校没能如约给她寄博士学位证书。直到1981年,李林的导师纳丁教授来华访问,才为她带来那份久违的证书。但令李林和邹承鲁夫妻感到好笑的是,证书上填写的日子是1981年10月31日,距她通过博士论文的日子整整相差了30年。
为国分忧,小夫妻天各一方12年
邹承鲁和李林回国的头几年,是在远离北京的上海开创各自的事业,因此,他们无暇照顾李四光和母亲。直到李林30岁那年,夫妻俩才生了惟一的女儿。
做了父母的邹承鲁和李林常常对女儿有内疚之感,因为在女儿眼中,他们是永远也做不完工作的“星期日爸爸”和“星期日妈妈”。一次,女儿不干了,她拉着李林的手委屈地说:“你看看人家小朋友有妈妈。”听了女儿的话,李林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她才真正理解了当年无暇陪伴自己玩耍的父亲李四光。
50年代中期,中国要搞原子弹,李林于1958年调到北京郊区房山县担起了核材料学的研制项目。当时,邹承鲁也可以一同调回北京,但他舍不得放弃已经初见成果的酶学研究,为了祖国的需要,夫妻俩开始了长达12年天各一方的两地分居生活。直到1970年邹承鲁调往北京,一家人才结束了12年的分离。
此行匆匆,慈父别世没有最后的遗言
李林永远不会忘记,1957年的一个冬日,周恩来总理到医院看望做完手术的李四光时,亲切地拉着她的手问这问那,严肃地对她说:“党交给你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一定要好好地照顾你父亲的身体。”
1971年4月下旬,李四光先生因感冒发烧住进了北京医院,此时李林被下放到一家工厂接受改造。望着病中还坚持工作的父亲,李林决计趁自己难得的这段“空闲”好好服侍服侍他,于是就每天晚上睡在病房的沙发上陪床。4月29日清早,李林和父亲说了几句话就准备去上班,单位路远,她又是个下放改造的“臭老九”,为了不迟到,她必须每天早上6点就出发。
“你的晚饭在哪儿吃呀?”看着匆匆忙忙的女儿,李四光关心地问。
“吃饭还不简单,在哪儿吃都行。”李林一面不经意地答着,一面向病房门口走去。此时,她全然没有想到这是她和父亲的最后对话。
上午,工厂派李林出去买些东西,她回来时,却发现班长的脸色有些异常。“有电话叫你赶快去医院……”没等班长话说完,李林已经飞身跃上了自行车,班长随后喊的那半句“有车来接你”早已被她抛在了脑后。待到李林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医院,见到医生护士的脸色都很紧张。母亲也被接来了,但医生不让她进病房,吴有训夫人和竺可桢夫人在一间空病房中陪着她。顾不上看一眼母亲,李林默默地走进父亲的病房,见到昏迷之中的父亲脸上蒙着氧气罩静静地躺在床上。有人悄悄告诉她,她父亲体内存在了多年的动脉瘤,她走了两个多小时就破裂了。
北京医院最好的医生都赶到了病房,医生们决定马上给李四光施行手术。通过长长的走廊,李林看到吊着输液瓶的父亲躺在平车上被推进了手术室,这是父亲留在她脑海中的最后印象。
中午12时整,手术室的门开了,医生和护士们低着头慢慢走了出来,吴阶平大夫走到李林身边沉痛地说:“我们的科学水平还不够,没办法把李老抢救过来……”瞬间,泪水涌上了她的眼帘。
听到李四光老人突然去世的消息,邹承鲁简直难以置信。尽管已经当了20多年的李家女婿,但他和岳父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调回北京后,他每天晚饭后陪老人出去散步,老人每天晚上出门都离不开3件东西:一张小板凳、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通常,李四光是一面走一面想事儿,走累了就坐在小凳上掏出小本子记下刚才想着的事儿,因此,和女婿的交谈也不是太多。邹承鲁还在想着多向岳父学点什么,却没想到没有最后的遗言,没有最后的晤面,老人这么快就离开了人世。
经过了年复一年的拼搏,李林和邹承鲁可以告慰父亲李四光的是,他们在各自的学科中都硕果累累、桃李满堂。直到晚年,邹承鲁和李林还分别担任着全国政协常委和全国政协委员职务,这对老人不顾自己病弱的身躯,还在进行着科学研究和培养年轻科学家的工作。在邹承鲁和李林看来,惟有工作才能带给他们生命中最大的乐趣。
附注:
李林,物理学家。李四光的独生女,1923年10月31日出生于北京。英国伯明翰大学物理硕士,剑桥大学博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主要从事高温超导薄膜无源微波器件等的应用研究。是金属学会理事、物理学会理事、全国政协第三、五、六、七、八、届委员。2002年5月31日去世。
邹承鲁,生物化学家,李四光女婿,原籍江苏无锡,1923年5月生于山东青岛。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6年11月去世。[1]
主要成就
建立了蛋白质必需基团的化学修饰和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公式
参加发起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
代表作品
酶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