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郭里鎮 |
中文名 : 郭里鎮 地理位置:鄒城市西南部白馬河南岸 |
郭里鎮,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地處鄒城市西南部白馬河南岸,鄒城市、滕州市、微山縣3縣市交界地,東臨石牆鎮,南與滕州市濱湖鎮接壤,西與微山縣兩城鄉搭界,北隔白馬河與太平鎮相望,鎮人民政府東北距鄒城市區32千米 ,總面積88.14平方千米 。
明天順、嘉靖年間,郭里鎮境域劃全縣為5鄉39(33)社時,分屬第三鄉郭東社及薄梁社;1994年1月,改設為郭里鎮 ;截至2018年末,郭里鎮有戶籍人口49098人 ;截至2020年6月,郭里鎮下轄39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郭里集 。
2011年,郭里鎮財政總收入2719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50萬元,有1處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各類存款餘額2.4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54億元 ;2018年,郭里鎮有工業企業27個,規模以上企業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3個 。[1]
建置沿革
明天順、嘉靖年間,郭里鎮境域劃全縣為5鄉39(33)社時,分屬第三鄉郭東社及薄梁社。
清康熙年間,劃全縣為33社時,屬上十一社中的薄梁社及中十一社中的郭東社。
光緒初年,劃全縣為4鄉33社時屬西鄉中的郭東社及薄梁社;
清朝末期,劃全縣為8區時,屬鳧山區。
民國十九年(1930年),劃全縣為10區時,屬第七鳧山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鄉農學校時屬第五學區,鄉農學校設於南亢。抗日戰爭時期,一度隸屬於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8月,在鄒西成立的鄒縣抗日民主政府。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0月,設立鳧山縣,屬鳧山縣十二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月,撤銷鳧山縣,劃歸鄒縣;10月,又劃歸恢復後的鳧山縣。
1951年,更名為鳧山縣三區。
1956年3月,撤銷鳧山縣,劃歸鄒縣,為郭里區,轄11鄉。
1958年3月,撤區並鄉時,將該區所轄2鄉合併為郭里鄉。
1958年8月,成立郭里公社,轄5工作點、36生產大隊。
1983年5月,進行農村體制改革,改稱郭里區,轄4鄉、39村民委員會。
1987年1月,改稱郭里鄉。
1994年1月,改設為郭里鎮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郭里集地處鄒城市西南部白馬河南岸,鄒城市、滕州市、微山縣3縣市交界地,東臨石牆鎮,南與滕州市濱湖鎮接壤,西與微山縣兩城鄉搭界,北隔白馬河與太平鎮相望,鎮人民政府東北距鄒城市區32千米 ,總面積88.14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郭里集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南部以低山丘陵為主,群山連綿9.5千米,共有大小山頭79座,系鳧山山脈,南北走向,開口朝北,形成東南排列的5個山套,東起九山、郎子山、堵子山、東鳧山,最西邊是與微山縣搭界的大頂子山,中部為平原,北部為澇窪地,屬微地貌類型,有低山嶺坡梯田、近山階地、傾斜平原、台子地、山間窪地和背河窪地等7種地形組成,平均海拔294.4米,最低點海拔35米 。
氣候
郭里集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4.2℃,極端最低氣溫-18.5℃,無霜期年平均20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581小時,年平均降水量743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 。
水文
郭里集境內主要河流有白馬河和白馬河的引水河,白馬河經該鎮境沿邊的臥牛村北與石牆雙慶河交匯,向西延伸與石里溝匯流出境;白馬河引水河渠有七里溝子、幸福渠、九大渠等,構成了境內北半部水利網,發源於境內苗山溝、環山河、王屈河、七里溝等,均屬於白馬河水系,為季節性間歇河 。
自然資源
郭里集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有石灰石、耐火土及鐵、銅礦等20餘種,石灰石儲量豐富,達6億立方米,境內土地資源共有3個土類,主要為褐性土亞類,占28.4%;褐土類,占19.4%;潮褐土亞類,占40.2%,還有沙姜土黑土類,占5.5%等 。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郭里集轄區總人口474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437人,城鎮化率2%,總人口中,男性24773人,占52.3%;女性22579人,占47.7%;18歲以下7748人,占16%;18-35歲13123人,占28%;35-60歲18700人,占40%;60歲以上7781人,占1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回、哈尼等15個少數民族,共96人,人口出生率11.8‰,人口死亡率8.1‰,人口自然增長率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