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艾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野艾蒿
ye ai hao

中文學名:野艾蒿

拉丁學名: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桔梗目

科:菊科

屬:蒿屬

野艾蒿(拉丁名: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別名:野艾蒿(救荒本草、植物名實圖考)蔭地蒿(內蒙古植物志),野艾(俗稱),小葉艾、狹葉艾(河北),艾葉(江蘇),苦艾(廣西),陳艾(四川),「色古得爾音一沙里爾日」、「哲爾日格一荽哈,」(蒙語名)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上部有斜升的花序枝,被密短毛。下部葉有長柄,頭狀花序,橢圓形或長圓形,花序凸起;花冠狹管狀,紫紅色,花柱線形,兩性花,花葯線形,花果期8-10月。 多生於低或中海拔地區的路旁、林緣、山坡、草地、山谷、灌叢及河湖濱草地等。 野艾蒿具有理氣行血,逐寒調經,安胎,祛風除濕,消腫止血等功能。能治感冒,頭痛,瘧疾,皮膚瘙癢,癰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症。因此,在盛夏季節,不妨家養一盆野艾,每當被蚊蟲叮咬、奇癢難耐之時,可隨手摘一兩片野艾葉,搓揉後敷於被叮咬處,即刻癢痛頓消。如果手腳等因不慎而導致外傷出血,也可摘一兩片艾葉,揉軟後敷於傷口處,即可達到止血之功效。[1]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有時為半灌木狀,植株有香氣。

主根稍明顯,側根多;根狀莖稍粗,直徑4-6毫米,常匍地,有細而短的營養枝。莖少數,成小叢,稀少單生,高50-120厘米,具 縱棱,分枝多,長5-10厘米,斜向上伸展;莖、枝被灰白色蛛絲狀短柔毛。

葉紙質,上面綠色,具密集白色腺點及小凹點,初時疏被灰白色蛛絲狀柔毛,後毛稀疏或近無毛,背面除中脈外密被灰白色密綿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寬卵形或近圓形,長8-13厘米,寬7-8厘米,二回羽狀全裂或第一回全裂,第二回深裂,具長柄,花期葉萎謝;中部葉卵形、長圓形或近圓形,長6-8厘米,寬5-7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或第二回為深裂,每側有裂片2-3枚,裂片橢圓形或長卵形,長3-5(-7)厘米,寬5-7(-9)毫米,每裂片具2-3枚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的小裂片或深裂齒,長3-7毫米,寬2-3(-5)毫米,先端尖,邊緣反卷,葉柄長1-2(-3)厘米,基部有小型羽狀分裂的假託葉;上部葉羽狀全裂,具短柄或近無柄;苞片葉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為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先端尖,邊反卷。

頭狀花序極多數,橢圓形或長圓形,直徑2-2.5毫米,有短梗或近無梗,具小苞葉,在分枝的上半部排成密穗狀或複穗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狹長或中等開展,稀為開展的圓錐花序,花後頭狀花序多下傾;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略小,卵形或狹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或灰黃色蛛絲狀柔毛,邊緣狹膜質,中層總苞片長卵形,背面疏被蛛絲狀柔毛,邊緣寬膜質,內層總苞片長圓形或橢圓形,半膜質,背面近無毛,花序托小,凸起;雌花4-9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紫紅色,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10-20朵,花冠管狀,檐部紫紅色;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具短尖頭,花柱與花冠等長或略長於花冠,先端2又,叉端扁,扇形。

瘦果長卵形或倒卵形。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多生於低或中海拔地區的路旁、林緣、山坡、草地、山谷、灌叢及河湖濱草地等。

中低海拔,陽生、山谷、草地、灌叢中及路旁。

野艾對氣候的適應性強,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以陽光充足的濕潤環境為佳,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可種植,但在鹽鹼地中生長不良。

分布情況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日本、朝鮮、蒙古及蘇聯(西伯利平東部及遠東地區)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蒙古北部色楞格河附近。

視頻

野艾蒿,農村隨處可見的豬草,其價值不一般,了解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