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金维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维映
出生 1904年-1941年
国籍 中国
别名 金爱卿

金维映原名金爱卿,又使用过金志成的名字,她和邓小平同年,均生于1904年,她生于浙江舟山群岛岱山高亭镇,父亲金荣贵粗识文字,是一家客店的小职员,一家4口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过活,生活很艰难。6岁时因父亲米行倒闭而被送往镇海老家,跟随叔父以扎纸花、制锡箔挣钱度日。 8岁时,被父亲接回定海,翌年进定海县立女子小学读书。时任“女小”校长的沈毅,是舟山著名爱国进步人士。金维映受其教育,得以健康成长。“女小”毕业后,由沈毅校长送宁波师范学习幼稚教育。学成后,回“女小”工作,立志为教育事业而奋斗,将名字改为金志成。 [1]

生平经历

  • 1919年,参加演讲队上街宣传,声援北京五四运动。毕业后留在女校任教员,阅读进步书刊。
  • 1925年6月,发动组织女校师生响应上海五卅运动,联络各校成立县学生会,带领学生联合工人、市民实行罢课、罢工、罢市。
  • 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深入工厂开办工人夜校,组织建立工会。
  • 1927年,春,被选为舟山总工会执行委员,带领工人举行总罢工要求增加工资获得胜利。3月,参与组织盐民开展反土豪劣绅斗争,成立岱山盐民协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经组织营救获释,转移至上海到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她以当小学教员为掩护,从事秘密的工人运动。
  • 1929年6月,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在白色恐怖条件下,领导开展妇女革命斗争。
  • 1930年7月,任上海丝织业工会中共党团书记、上海工会联合行动委员会领导人,领导发动上海百余家丝厂工人罢工。她深受丝厂女工们爱戴,被尊称为“阿金大姐”。
  • 1931年,被派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共于都、胜利县委书记,中共中央局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 1933年冬,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动员武装部副部长,参与领导革命根据地的扩大红军和征粮工作。不久兼任瑞金扩红突击队总队长,率工作队深入动员群众,超额完成扩红征粮任务,受到中央和军委的表彰。
  • 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 1937年初,调到抗日红军大学,任女生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调任陕北公学生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 1938年,春与蔡畅等一起赴苏联学习并治病。

[2]

重大事件

与邓小平的短暂婚姻

  • 1931年7月中旬,担任上海丝织业工会中共党团书记兼上海工会行动委员会负责人的阿金(即金维映),同被王明的中央“打入冷宫”的原红七军政委邓小平一起被派往江西中央苏区工作,一路同行,后来他们结为夫妻。
  • 1931年8月,邓小平担任瑞金县委书记,不到一年,又调任会昌县委书记。1932年7月,中共中央和江西省委决定,会昌、寻邬、安远三县统一领导,成立会昌中心县委(实际是地委),由邓小平任书记。邓小平和金维映一起生活的时间很短,前后不到两年。
  • 1933年5月,邓小平由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受到王明的打击,这就是“邓、毛、谢、古事件”。邓小平受到不公正的打击和批判后,金维映离他而去。

与李维汉的姻缘

李维汉和金维映是1934年在瑞金结婚的。那时,战场上屡屡失利,他们的婚礼十分简单,刚过完并不清静的蜜月,就匆匆踏上征途。金维映先在中央工作团工作,后来调到干部休养连。

西征路上,虽然他们经常在一起工作,但却是分开住的——除了朱德康克清,几乎所有同时踏上征途的红军夫妻都是分开住的,包括毛泽东和贺子珍博古刘群先周恩来邓颖超这样的高级领导人在内,因为战争不能为他们提供过夫妻正常生活的条件。

战略转移开始,31岁的金维映与其他29位被批准随主力行动的女同志一起,编入了由李维汉任司令员的军委第二纵队,她被分配在地方工作部,负责沿途发动群众的工作。遵义会议后,她在干部休养连当过一个阶段的党支部书记。她配有一匹马,但她的马上总坐着别的人——病中的警卫员、体弱的民夫或者脚打泡的女同胞。 [3]

魂断异国

金维映和李维汉结成革命伴侣后不久,金维映和一些身体有病的同志同到莫斯科接受治疗,谁知,这一去竟永无复返了。阿金在莫斯科最后的日子,鲜为人知。

1988年6月24日,邓颖超在回忆金维映时,饱含深情地写道:1939年7月,周恩来同志右臂骨折。8月我陪伴恩来同志去苏联莫斯科治疗。听说阿金已经在莫斯科郊区的休养所。当时许多中国同志在那里休养。我曾去过两次。第一次,见到金维映同志时,她很正常。第二次再去时,听说她病了,当时不知是什么病。据说后来把她送到精神病医院了。1940年2月,周恩来、邓颖超离开莫斯科回国前,又去看望了金维映。邓颖超写道:回国后,我在国统区工作,没有再听过她的消息。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希特勒军队进攻莫斯科的时候,她住的医院和儿童福利院,我国烈士子女在此学习都迁离了莫斯科。以后,就再也没有听到她的消息。解放后,有同志从苏联回来,听说她住在医院里,在敌人的炮火下,牺牲了。当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后,战争的局势非常紧张、混乱,有很多事情将永远不为人知。传到延安的消息只说,她牺牲在莫斯科。她牺牲时只有37岁。[4]

荣誉记录

  • 中共定海独立支部的发起人之一,在岱山盐民运动中表现出色,被时宁波地委称为“定海女将”。
  • 是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的30位女红军之一。
  • 是舟山群岛的第一批共产党员,第一个党组织负责人之一。

相关评价

金维映是一个坚定、忠贞的女革命者,她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金维映从一个海岛女儿,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 在漫长艰苦的革命斗争岁月中,在金维映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优秀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风貌。通过她的足迹,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艰辛神奇的历程。

相关书籍

《金维映传》 内容简介:这本书描写了金维映的生平经历,既是为了纪念中国的这一杰出女性,更是为了让今人和后人了解这位革命女性,学习她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以激励人们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人物故居

金维映故居位于岱山县繁华中心高亭镇人民居委后街弄14号(黄家),江泽民同志亲笔为故居题名。故居坐西北朝东南,仿原貌古色古香,砖木结构。故居内陈列着金维映烈士生前用过的床、衣柜、橱等部分遗物共10余件,生平经历的展板54块,珍贵照片130余张以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4幅。1988年9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6月,列为第一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列为市级国防教育基地。2001年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

视频

不只邓小平和陈云有被“夺妻之恨” 他更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