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金色的海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色的海螺
图片来自sohu

金色的海螺》是一部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剪纸动画片,改编自阮章竞所创作的童话诗,故事来源于中国民间海螺姑娘的传说。此片于1964年获得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卢蒙巴奖。[1]

剧情简介

海边居住着一个青年,一天他出海打鱼时捞到一个金色的海螺,青年把海螺带回了家,放入水缸。之后,青年出海的时候,海螺化作一位少女,帮助青年烧火做饭、缝补衣裳。那海螺原来是海中的仙女,因羡慕青年每天劳作的生活,决定陪在青年身边。二人结为了朋友,每天一同劳动、歌唱。

三年之后,海螺的母亲海神娘娘知道了海螺的踪迹,她以水淹人间为要挟,欲把拆海螺仙女与青年拆散。但青年的勇敢和真诚最终打动了海神娘娘,同意海螺仙女与青年生活在一起。

幕后制作

金色的海螺》是著名诗人、剧作家阮章竞(1919-1999)为少年儿童写的童话诗,原载1955年《人民文学》第11期,并获得了第二次全国少年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

1963年,导演万古蟾,编剧苞蕾将其拍成片长35分钟的同名剪纸动画片。动画片为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坚贞的优秀品格,赞美了不怕牺牲、与自然抗争的斗争精神,就继承了《金色的海螺》一诗中的优点,故事情节、角色以及主题。

影片评价

影片像一首动人的抒情诗。它采用中国民间雕镂刻剪的传统工艺,使人物造型生动细腻;人物动作吸收了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式,并借鉴动画片、皮影、木偶戏的特长,摸索出一套剪纸影片的表现技法,使静止的剪刻形象栩栩如生地在银幕上活动起来。(人民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