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錦江級巡邏艦

錦江級巡邏艦
圖片來自中華民國海軍

錦江級巡邏艦中華民國海軍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1] 參考海關購自荷蘭的緝私艦(謀星艦福星艦,現已移交海巡使用)的設計,並由國內聯合造船廠(已被中信造船購併)建造而成的500噸級巡邏艦,用於近海巡邏之用。

由於錦江級巡邏艦是中華民國海軍第一次設計500軍艦,因此在設計上有不少缺失,在首艦完工之後測試修改花了3年的時間才正式定型,後續量產在1997年後才開始進行;修改後的量產艦表現堪稱穩定耐用,而船體設計也被中華民國海巡署運用(台北艦南投艦)。

目录

發展

錦江級飛彈巡邏艦研發當初的目的是為了取代汰換的山字級飛彈巡防艦。光華三號計畫預計共建造12艘,但在第一艘錦江艦完成後耗費了相當多的時間在修正設計缺失;因此原型艦後測試期間長達2年後,後續艦才進行開標。

後續艦開標後,因指定主機採購問題引起立法院質詢(德國MTU廠及法國PIELSTICK廠兩款主機之爭),更造成所有民營造船廠包含原承造廠聯合公司的共同抵制,而4次流標後續11艘艦總值新台幣80億元預算的建造工程便停頓下來。本案最後以4次流標為由改與中船議價發包(還有一種說法是海軍此次發包不付訂金,以至民間業者皆不敢標,最後只剩中船投標)。最後合約造艦價款約為新台幣55億元(全案預算約新台幣78億元),於1997年6月30日簽約。

性能升級

陽字號屆齡汰除,武進計劃安裝的新武裝尚能使用。中華民國海軍為妥善運用除役艦艇上的武器,將除役陽字號的76mm快砲、雄風二型反艦飛彈W-160射控雷達、H930MCS戰鬥系統,移植至設計留有升級餘裕的錦江級巡邏艦上增強該級艦艇火力,經過武器強化的錦江級滿載噸位提升到730噸。改裝過的錦江級武裝基本上將武進三號的反艦運作單元拆來續用,防空單元則拆往濟陽級巡防艦

因武三套件數量不足,在當時的提升中並不是所有錦江級都接受改裝,2010年前後未安裝反艦飛彈的同級艦陸續進廠強化武裝。除了主炮升級為76mm快砲,對艦武器則裝設2座雙聯裝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導控快砲及飛彈的射控則裝設中科院開發的CS/SPG-6N射控雷達,取代已經服役超過20年,妥善率與性能日趨不理想的W-160射控雷達。除卻攻擊火力,錦江級在電子戰系統部分長期為空白狀態,雖然有極少量艦艇裝設衛江威脅預警自動反制電戰系統,但並未普及化;經過火力升級的錦江級因噸位提升,也導致航速下降與艦體穩定性惡化的問題,作為巡邏艦目前錦江級的航速仍有餘裕,不需要浪費過多噸位在高功率主機及燃料上去追求有限而無意義的較高航速,但艦體穩定性惡化問題成為必要之惡,也縮減了軍艦使用壽命。


錦江級量產型強化武裝後,長期以來配備雄風一型的錦江艦顯得有些突兀。雄風一型飛彈服役年齡超過20年,龍江級退役後只剩錦江艦(PGG-603)使用,考量操作效益之下海軍決定將雄一飛彈除役;2013年6月,平面媒體拍攝到拆除雄風一型飛彈更換為雄風二型的錦江艦,同時改裝煙囪之後的上層結構,但未安裝後桅與射控雷達;湘江艦(PGG-611)在2014年曾被攝得艦首主炮外罩更換為有匿蹤構型的設計,但外型與義大利原廠不同,後瞭解為中科院研發製造的匿蹤外型砲塔殼,該砲塔殼後續已拆除,後轉用於沱江號飛彈巡邏艦武昌號巡防艦等船隻上,目前錦江級76快炮並無使用新型砲塔外罩。


據媒體報導指出,未來沱江艦量產型開工建造後,錦江級艦部分的OTO 76mm快砲,會更新組件與砲管,加裝上匿蹤砲塔後,會移轉到沱江級巡邏艦上使用,錦江級改用40快砲,同時移除雄二與雄三飛彈等武器系統與裝備,整艘艦可減輕到排水量500噸,這些移除武器裝備的錦江級艦,海軍規劃加裝電子作戰裝備後,成為以電戰為主的水面艦,除重量減輕外,人力也會減少,多出的空間規劃加裝電子戰的裝備,未來會沱江級成軍一艘,錦江級艦就會有一艘轉成電子作戰艦,來更強化海軍電子戰領域的作戰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