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锂离子电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使用一个嵌入的锂化合物作为一个电极材料。目前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常见的有:锂钴氧化物(LiCoO2)、锰酸锂(LiMn2O4)、镍酸锂(LiNiO2)及磷酸锂铁(LiFePO4)。该领域的重要进展是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拉奇德•雅扎米和吉野彰于1970年代开始并发展到1980年代,1991年,Sony和Asahi Kasei达成了商业化的共识。古迪纳夫,惠廷厄姆和吉野彰因开发锂离子电池而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1]

这些锂离子电池与其发展产品是在消费电子领域常见的。它们是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可充电电池最普遍的类型之一,具有高能量密度,无记忆效应,在不使用时只有缓慢电荷损失。除了消费类电子产品,越来越进步的锂离子电池也越来越普及,可用于军事,纯电动汽车和航空航天应用。例如,磷酸锂铁电池正在成为铅酸蓄电池的一种常见的替代蓄电池,在历史上铅酸蓄电池用于高尔夫球车和多用途车,但这种高效的新型电池已经能够突破旧有锂电池与铅酸电池的各种缺点,达成全面替代的目标。

工作效率

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大,平均输出电压高。自放电小,好的电池,每月在2%以下(可恢复)。没有记忆效应。工作温度范围宽为-20℃~60℃。循环性能优越、可快速充放电、充电效率高达100%,而且输出功率大。使用寿命长。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被称为绿色电池。

工作原理

作用机理

锂离子电池以碳素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总称。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而负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脱嵌和插入/脱插,被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

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一般锂电池充电电流设定在0.2C至1C之间,电流越大,充电越快,同时电池发热也越大。而且,过大的电流充电,容量不够满,因为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需要时间。就跟倒啤酒一样,倒太快的话会产生泡沫,反而不满。

使用(放电)注意事项

对电池来说,正常使用就是放电的过程。锂电池放电需要注意几点:

第一,放电电流不能过大,过大的电流导致电池内部发热,有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在手机上,这个倒是没有问题的,可以不考虑。电池放电电流越大,放电容量越小,电压下降更快。

第二,绝对不能过放电!锂电池内部存储电能是靠电化学一种可逆的化学变化实现的,过度的放电会导致这种化学变化有不可逆的反应发生,因此锂电池最怕过放电,一旦放电电压低于2.7V,将可能导致电池报废。好在手机电池内部都已经装了保护电路,电压还没低到损坏电池的程度,保护电路就会起作用,停止放电[2]

视频

锂离子电池 相关视频

锂离子电池:原理揭秘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