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盛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镇盛镇隶属于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地处茂南区西部,梅江河中下游,东面是茂南区袂花镇,南面是鳌头镇,西面是吴川市浅水镇,北面是高山镇、公馆镇,行政区域面积59.5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镇盛镇户籍人口为69689人。
1957年2月,成立镇盛乡。1987年5月,撤区改镇盛镇。截至2021年10月,镇盛镇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镇盛圩府前路。
2019年,镇盛镇有工业企业105个,其中规模以上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1]
历史沿革
1957年2月,成立镇盛乡。
1959年8月,成立镇盛公社。
1983年11月,改为镇盛区。
1987年5月,撤区改镇盛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镇盛镇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镇盛、白沙、彭村、大坡、联唐、博郡、环江、乌石、梅江、斜岭、竹山、元亨、茂坡、那田、樟岭、腾山、荷榭、那梭、茂山。
截至2021年10月,镇盛镇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镇盛社区、荷榭村、腾山村、那梭村、樟岭村、茂山村、竹山村、茂坡村、元亨村、那田村、博郡村、白沙村、彭村村、大坡村、联唐村、环江村、乌石村、梅江村、斜岭村, 镇人民政府驻镇盛圩府前路。[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镇盛镇地处茂南区西部,梅江河中下游,东面是茂南区袂花镇,南面是鳌头镇,西面是吴川市浅水镇,北面是高山镇、公馆镇, 行政区域面积59.5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镇盛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为典型的冲积平原,西北为丘陵地带,共有山丘100多座,地貌分别为平原、水域、丘陵、盆地,其中平原面积占50%,水域面积占25%。
水文
镇盛镇主要河流为梅江河,从东北角流入,从南部流出。
人口
2011年末,镇盛镇常住人口约6.4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43万人。2011年,户籍人口出生率19.2‰,人口自然增长率13.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13人。
2017年末,镇盛镇常住人口为56570人。
截至2019年末,镇盛镇户籍人口为69689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镇盛镇完成地方完成税收入库5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0%。
2019年,镇盛镇有工业企业105个,其中规模以上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农业
镇盛镇以种植业为主,面积达1.8万多亩;畜牧业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养鱼面积1.3万多亩,其中高产鱼塘面积6300多亩,年产值达5200多万元。2011年,农业总产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4.5%。
工业
2011年末,镇盛镇有企业1160多家,工业总产值28113万元。
金融
2010年,镇盛镇邮政储蓄业务收入11463万元,比上年增长29.5%。2011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2011年末,实现存款2.55亿元,增加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贷款1.5亿元,增加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镇盛镇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916人,专任教师45人;小学20所,在校学生3658人,专任教师316人;初中2所,在校生2821人,专任教师193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77人,专任教师21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镇盛镇有三级综合文化站1个,文艺社团3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9个,文化室19个,农家书屋19个。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约4000户,传输网络覆盖率达80%。
2011年末,镇盛镇有镇体育健身广场1处,村体育健身广场19处,共有篮球场50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镇盛镇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个,村卫生站21个。专业卫生人员80名,其中主治医师5人,执业医师13人,执业助理医师14人,执业药师2人,执业药士6人,检验士3人,注册护士26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71980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镇盛镇有核定低保对象2159人,五保户427人,发放三级救助金218万多元,五保供养费82万元。敬老院1家,慈善会1个。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0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6万人,参保率52%。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镇盛镇有邮政网点1个。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5000户;移动电话1万户,互联网用户3000户。[5]
基础设施
给排水
2011年末,镇盛镇有自来水厂1座,日供水6000立方米,铺设直径400米以上的管道4千米。
供电
2011年末,镇盛镇有22千伏变电站1座,10千伏线路84千米。
园林绿化
2011年末,镇盛镇常年对公众开放绿地约95万亩,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9%。
交通运输
镇盛镇有辖区交通方便,已建好硬底化县道13.2千米,乡道23.635多千米。茂名市环市西路连通镇盛镇和市区,境内两条县道和市区相连,100%实现了镇通村水泥硬底化道路。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夏秋季洪涝较多,过去不少村庄常常受浸,镇名因此由"浸剩"一词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