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如市不入耳
![](/images/0/09/%E5%92%8C%E8%B0%A2%E5%90%8F%E9%83%A8%E9%93%81%E5%AD%97%E9%9F%B5%E4%B8%89%E5%8D%81%E5%9B%9B%E9%A6%96%C2%B7%E6%B8%B8%E5%B1%B1%E4%B8%89%E9%A6%96%C2%B7%E9%97%A8%E5%89%8D%E5%A6%82%E5%B8%82%E4%B8%8D%E5%85%A5%E8%80%B3.jpeg)
邓肃故里美景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门前如市不入耳》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谏官邓肃的作品之一。
邓肃,年少时,即警敏能文,美风仪,善谈论。他为人刚正,关心民瘼。在徽宗时因坐上诗讽刺花石纲被屏出太学而名动天下[1]。
“ |
门前如市不入耳,忘言隐几心如水。 纷华时逐长安儿,清爽何似毛锥子。 我虽事业未如人,天公不等吾弗嗔。 独步高山寻兀室,默坐烧香已悟真。 世事缤纷俱谢绝,叩角自歌愚且拙。 谁暇投书追贾谊,更忧铜弊杂铅铁。 |
” |
— [北宋]邓肃 |
目录
作者简介
邓肃(1091年~1132年)字志宏,号栟榈,沙县八都邓墩人,唐末崇安镇将邓光布将军的后裔。父邓谷,母罗氏。
靖康元年(1126年)钦宗即位,因李纲大力推荐,得钦宗召对便殿,赐进士出身、补承务郎,授鸿胪寺主薄。后金兵犯阙,他奉命出使金营,被扣五十日,坚强不屈,还设法探听敌营虚实,了解军情,得出了"金人不足畏"的结论,极力主战。高宗时又擢为左正言。他居谏官三个月,疏奏二十次,大胆揭露时弊,提出救国良策,亮直之名满天下。宋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李纲因坚持抗金,受权臣陷害而再次罢相。邓肃不计得失,竭力反对,并为之申辩,赞颂"李纲真以身殉国者",再次触怒执政,贬出守郡,罢官回家。邓肃罢官回家乡沙县后,目睹风雨飘摇的国势,仍念念不忘国事,孤忠之气溢于言表。 邓肃有《栟榈文集》二十五卷,其诗文在宋朝不愧为名家。
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邓肃携母避乱于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2岁,归葬于邓墩,有《栟榈文集》25卷传世。
《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邓肃后裔其代表性的人物有:明末抗倭寇英雄邓城、民族英雄邓廷桢[2]、共和国元勋邓子恢等。
视频
门前如市不入耳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邓肃与李纲的翰墨交游述略,道客巴巴,2013-12-21
- ↑ 邓廷桢简介,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