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阳湖镇,中国黄山市屯溪区属镇,地处屯溪中心城区的南面,与中心城区仅一水之隔,西与屯溪区黎阳镇、东接屯光镇,南连休宁,西临率水,北倚新安江,新安、率水、广宇、黄口四座大桥纵连南北,徽杭高速公路横贯西东,且屯溪区域内的仅两个出口都在阳湖境内,交通便捷。屯溪区人民政府位于阳湖镇,黄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和诸多中央、省、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众多的文化、广播、教育、医疗、休养机构都坐落在阳湖境内。[1]

中文名: 阳湖镇

外文名: Yauvu Town、Yanghu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黄山市屯溪区

地理位置: 屯溪中心城区的南面

面 积: 21.62 km²

下辖地区: 下辖3个村委会和6个居委会

电话区号: 0559

邮政区码: 245000

气候条件: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人口数量: 54994人(2017)

机 场: 黄山屯溪国际机场

火车站: 黄山站(二级站)

车牌代码: 皖J

目录

乡镇简介

阳湖,原名洋湖,《徽州府志》载:洋湖“滨溪平衍,每春流涨合,汪洋如湖,故名”。1992年春改乡为建制镇。阳湖镇位于秀丽的新安江横亘镇域之北,美丽的率水河环绕镇域之西,清澈的朱村河、佩琅河穿镇而过,翠绿的稽灵山、洽阳山、柏山点缀其中,山水相依的独特自然景观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充分展现了阳湖的无穷魅力。阳湖镇地处黄山市中心城区南面,与中心城区仅一水之隔,东接歙县,南连休宁,西临率水,北倚新安江。新安、率水、广宇、黄口、文峰五座大桥纵连南北,徽杭高速公路横贯西东,且屯溪区域内的仅两个出口都在阳湖境内。距离黄山机场仅4公里,距离黄山市火车站、汽车站仅2公里,交通便捷。下辖3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和2个城市街道社区,总人口54994人(2017),土地总面积21.62平方千米。黄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和诸多中央、省、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众多的文化、广播、教育、医疗、休养机构都座落在阳湖境内。

经济概括

随着市委、市政府“市区南扩、跨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阳湖正在加速成为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新南区。徽杭高速公路和新安江之间4.5平方公里的区域,是南区开发的主体区域,是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已由上海同济大学完成《黄山市江南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且通过评审。现已完成旧城拆迁面积3万平方米,与上海一方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签定旧城改造整体合作协议,同时与外资企业香港盛华物地产有限公司达成沿佩琅河地段近400亩土地的开发建设意向。市重点工程新安江护岸、黄山学院南校区已全部建成,朱村河、佩琅河护岸工程启动建设,总投资3.8亿元的阳光绿水项目一期12万平方米商住楼已开盘销售,连接中心城区的主要通道--1700米的新安大道完成建设500米。占地200多亩的帅鑫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已初现“高科技、无污染、花园式”园区雏形,鑫汇电缆、天工钢构、汽车电器相继投产出效益;占地600亩的二期工业园也已启动招商。阳湖正成为黄山市城市化发展最快、投资回报最大、群众得益最多的地方之一。镇党委、政府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发展为先,民生为本”,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镇人民戮心同力,抢抓机遇,奋力开拓,大力实施“规划建镇、科教兴镇、商贸活镇、工业强镇”战略,推动城市化、工业化“两轮齐转”,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年,全镇共完成财政收入2020万元,一跃成为全区“龙头”、全市第八;拥有767家个体私营企业,形成了特种阀门、建筑建材、电器仪表、同轴电缆、房地产五个支柱行业,实现乡镇企业营业收入5.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85元;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科教、文化、人口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全镇财政收入每年会跃上600万元以上的新台阶。展望未来,该镇的发展思路是:全面实施“443”行动计划,坚持城市化、工业强镇、全面开放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推进农民居住向小区、工业向园区、土地向项目“三个集中”,加快城市南区和工业园区“两块建设”,牵牢跨越发展、富民强镇“一根主线”,倾心谋发展,倾力打基础,全力打造“工业阳湖、物流阳湖、生态阳湖、合力阳湖、实力阳湖、魅力阳湖”,把阳湖建设成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工业大镇、经济强镇。2007年到2011年,全镇固定资产投入累计58.9亿元,是前五年的6倍,年均递增38.3%;引资额累计达到36.7亿元,是前五年的3.7倍,年均递增30%;税收收入五年平均增幅达30%以上,相比2006年翻了将近2番,经济总量始终处于屯溪区五个镇第一位。2011年10月21日,阳湖镇税收收入达到1.06亿元,成为屯溪区首个税收收入过亿元的镇,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始终把发展工业作为第一战略,第二产业比重逐年稳步提高。我们坚持做强工业经济,举全镇之力,千方百计加快工业发展。全镇规模以上企业由2006年的6家发展到2011年的10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累计达到34.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达到8.7亿元。帅鑫园区建成面积550亩,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一路、二桥、三园”格局基本形成。园区现已落户企业24家,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园区企业累计实现税收5470万元,成为屯溪区工业经济增长极。始终把城镇建设作为第一重点,镇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人民生产生活的根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本届政府任职以来,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完成了新安大道(二期)、徽州大道等道路的新建和改造,强力推进兖山路、文峰路等道路建设,形成了环区政务中心的楼宇经济、商贸物流、休闲人居集中区,并外延以稽灵山公园、三江口公园、南山公园、百鸟亭为支点的生态宜居圈。“现代、特色、活力、品质”的江南新城雄姿初显,镇域格局条块相辅、功能齐备,成功构筑了集生活居住、旅游休闲、商贸服务为一体的屯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南区。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进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让群众全面共享发展成果。大力实施了村自来水、农家书屋等民生工程,完成阳湖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村级卫生机构网络覆盖率达100%。全镇初步建立起养老、医疗等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累计发放各类保障资金891万元,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人民武装工作卓有成效,连续三年获得市级表彰。森林防火落实到位,计划生育、群团等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全镇税收收入1.16亿元,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8亿元,增长51.6%;引进内资12亿元,增长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增长38.4%;农民人均纯收入9513元,增长18.5%。快速推进帅鑫园区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提升园区绿化、亮化、美化程度,园区(二期)帅鑫大道延伸段、鑫泰路、泉水塘路、腾川路如期建成通车。力促园区企业尽快开工投产,金箭照明企业厂房已建成,众力实业于10月份正式投产,年产值达8000万元。健全园区管理制度,加大了对投产企业的跟踪服务和协调督促力度,进一步协助企业做大做强。2011年,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000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工业增加值2.8亿元、工业企业技改投入1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该镇始终坚持做强工业经济,举全镇之力,千方百计加快工业发展。占地600亩的二期工业园也已启动招商并成功引进万德福电子、顺隆时装、金箭照明、众力实业等多家知名企业落户投产。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一路、二桥、三园”格局基本形成。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突出招商重点,按照“选商引资”和“招大商”的要求,突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重视环境和生态保护、高新技术、循环经济等投资规模大、附加值高、贡献大的项目。全年完成注册企业22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家、千万元以上项目2家,实际到位资金12亿元。同时,在争取到的项目基础上,积极编报相关资料,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阳湖镇下辖

3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分别是阳湖社区、洽阳社区、兖山社区、稽灵山社区、柏山社区、黄口社区、紫阜村、三充村、兖溪村。

获得荣誉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2020年6月30日,入选安徽省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乡镇名单。

五大优势

机遇优势

新世纪初、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以新安江为中轴的城市发展框架,南滨江驳岸、新安大桥、黄山学院、徽杭高速分路、汽车商站等重点工程的建设拉开了屯溪区新安江江南地带开发的序幕,尤其是市委、市政府将佩琅河以西的区域交给屯溪区自主开发的举措,将为屯溪区江南地带的大开发奠定基础。

区位优势

与中心城区仅一水之隔,二公里河段上已有四桥(率水桥、新安大桥、广宇大桥、黄口桥)同北区相通,距黄山机场4公里,距火车站、汽车站仅2公里,徽杭高速公路到屯溪的两个出口都在我镇境内,区位优势明显。

环境优势

美丽的新安江横亘镇域之北,清澈的率水河环绕镇域之西,朱村河、佩琅河宛然穿镇而过,翠绿的稽灵山、洽阳山、柏山错落有致,点缀其中,山水相依的独特自然景观为开发奠定了无尽的设计空间。淳朴的民风,优良的秩序,为投资者提供了优越的创业条件。

能源优势

镇域内拥有变压等级为11万伏的变电站,可为江南新城开发提供充足的电力。自来水二厂及其穿镇而过的600mm管径的自来水设施,将确保开发南区所需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潜在优势

重点工程的建成将大大改善阳湖的基础设施,这是“江南新城”未来发展最大的潜在优势。另外,镇党委政府诚信务实的工作作风,投资的软环境不断优化,也将为投资商提供潜在的发展机会。

视频

阳湖镇我想对你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