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阿城(男)(1949年- )原名钟阿城。原籍重庆江津,生于北京

一九四九年生的阿城,那一年共产党军队解放北京城,故取名阿城为纪念。阿城这么写过自己:

  “我叫阿城,姓锺。今年开始写东西,在《上海文学》等刊物上发了几篇中短篇小说,署名就是阿城。为的是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出生于一九四九年清明节。中国人怀念死人的时候,我糊糊涂涂地来了。半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传统的说法,我也算是旧社会过来的人。这之后,是小学、中学。中学未完,文化“革命”了。于是去山西内蒙古插队,后来又去云南,如是者十多年。一九七九年返回北京。娶妻。找到一份工作。生子,与别人的孩子一样可爱。这样的经历不超出任何中国人的想像力。大家怎么活过,我就怎么活过。大家怎么活著,我也怎么活著。有一点不同的是,我写些字,投到能铅印出来的地方,换一些钱来贴补家用。但这与一个出外打零工的木匠一样,也是手艺人。因此,我与大家一样,没有什么不同。”──阿城,1984年[1] 代表作《棋王》 编剧《芙蓉镇》。

阿城

1984年,出版个人首部短篇小说《棋王》。1985年,担任剧情电影《大明星》的编剧,从而开启了他的编剧生涯。1986年,凭借剧情电影《芙蓉镇》入围第7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1年,担任剧情电影《棋王》的编剧 。1993年,与胡金铨共同担任神话恐怖电影《画皮之阴阳法王》的编剧。1997年,出版散文《威尼斯日记》 。2002年,由其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小城之春》上映。2006年,担任人物传记电影《吴清源》的编剧 。2010年,出版散文《好说歹说》。2015年,担任古装动作电影《刺客聂隐娘》的编剧,该片入围第52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2016年,出版作品集《阿城文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阿城 职业 作家、编剧
别 名 钟阿城 祖 籍 重庆市江津区
国籍 中国 毕业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
出生地 北京 主要成就 第7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提名)
出生日期 1949年 代表作品 棋王、小城之春、芙蓉镇、刺客聂隐娘、
民族 汉族 父亲 钟惦棐

目录

人物经历

阿城中学还未结束,文革便开始了。高一,他学业中断。

1968年,阿城下放山西插队,并开始学画。为到草原写生,到内蒙古插队,后到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

1979年,回北京。此后,帮助其父钟惦棐撰写图书《电影美学》 ,此间与父亲研讨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的《美学》、《易经》、儒学、道家、禅宗等。文革结束后经范曾推荐,《世界图书》破格录用阿城为编辑 。

1984年,出版个人首部短篇小说《棋王》 ,该小说获得福建省《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第3届中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5年,发表文章《文化制约着人类》;同年,担任剧情电影《大明星》的编剧,从而开启了他的编剧生涯。

1986年,担任剧情电影《芙蓉镇》的编剧,该片根据古华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 ,他凭借该片入围第7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同年,担任剧情电影《飓风行动》的编剧;此外,还担任了剧情电影《月月》的编剧,该片由琪琴高娃执导。

1986年,出版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1987年,担任剧情电影《孩子王》的编剧,影片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1989年,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三个女人的故事》上映,该片由关锦鹏执导。1991年,担任剧情电影《棋王》的编剧,该片讲述了一代棋王的故事 。

1993年,与胡金铨共同担任神话恐怖电影《画皮之阴阳法王》的编剧。1997年,出版杂谈集《闲话闲说》。1997年,出版散文《威尼斯日记》,该书主要讲述了阿城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旅居意大利威尼斯时的见闻、随感等 。

1998年,出版散文化倾向的系列短篇《遍地风流》 ;同年,出版散文《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

1999年,出版作品集《阿城小说选》;同年,出版散文《常识与通识》 ;此外,还与李爽出版了小说《爽》。

2001年,出版散文《回忆的季节》。

2002年,由其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小城之春》上映,该片由费穆执导 ;同年,出版小说《小城之春》。2003年,出版散文《世纪光影》。2005年,担任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 。

2006年,担任人物传记电影《吴清源》的编剧,该片由田壮壮执导,张震领衔主演 ;12月,担任编剧的古装剧《贞观之治》播出,该剧由马跃金士杰马少骅联合主演 ;同年,担任纪录片《盛世里的工匠技艺》的编剧;此外,还出版了作品集《阿城精选集》。

2010年,出版散文《好说歹说》。2014年,出版作品集《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2015年,担任古装动作电影《刺客聂隐娘》的编剧 ,该片入围第52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2016年,出版作品集《阿城文集》 。

主要作品

小说作品

时间 名称 备注

2002年 《小城之春》 时报文学

1999年 《爽》 台湾联合文学

1998年 《遍地风流》 作家出版社

1988年 《棋王·树王·孩子王》 海风出版社

1986年 《棋王、树王、孩子王》 台北:新地

1984年 《棋王》 《上海文学》第七期

编剧作品

时间 名称 类型

2015年 《刺客聂隐娘》 电影

2006年 《吴清源》 电影

2006年 《贞观之治》 电视剧

2006年 《盛世里的工匠技艺》电影

2002年 《小城之春》电影

1993年 《画皮之阴阳法王》电影

1991年 《棋王》电影

1989年 《三个女人的故事》电影

1988年 《棋王》电影

1987年 《孩子王》电影

1986年 《芙蓉镇》电影

1986年 《飓风行动》电影

1986年 《月月》电影

1985年 《大明星》电影

散文作品

时间 名称 备注

2010年 《好说歹说》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年 《世纪光影》 未来书城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 《回忆的季节》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9年 《常识与通识》 作家出版社

1998年 《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 作家出版社

1998年 《遍地风流》 作家出版社

1997年 《闲话闲说》 台北:时报

1997年 《威尼斯日记》 作家出版社

作品集

时间 名称 备注

2016年 《阿城文集》

2014年 《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 中华书局

2006年 《阿城精选集》 燕山出版社

1999年 《阿城小说选》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获奖记录

台湾电影金马奖

▪ 2015 第52届 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6] 《刺客聂隐娘》 (提名)

中国电影金鸡奖

▪ 1987 第7届 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芙蓉镇》 (提名)

人物评价

阿城的文章文笔洗练,有古意,自成高格。偶发的白描笔法,生动至极,浑然天成,看起来糙,实则精致已极 (华西都市报评)。

他的小说独具特色,短小精悍而不失思想的深度,语句简洁明快,短句刚健,用多个剪辑的小镜头来建构小说的背景图画。文言书面语和单音节词的大量使用,使得语言富有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在文白相杂的审美实践中表现出小说语言原始的感染力。他的作品,就句式而言,整散结合、文言句式和口语句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雅俗共赏、收放自如的特点 (《名作欣赏》评)。

他笔下人物共有的特点,即恬淡、超脱与沉迷执着的结合,这种恬淡超脱对应人物的表层性格,但是沉迷执着正是人物内心的性格,这也是阿城对于道学精神的沉迷执着 (《戏剧之家》评)。

“阿城的小说读来如行云流水,仿佛不著一力,细看则颇有讲究。修辞遣字,是得实实在在造就出来的。”──王德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棋王、树王、孩子王》横空出世,震动中国台、港,和世界上所有能够阅读华文的华人地区,惊涛拍岸,阿城打到的高度至今还高悬在那里。”──朱天文

“阿城不仅仅揭示了这个真实世界,还鉴赏了这个世界,这是阿城美好的价值所在,是阿城在我们这个世代之所以成为‘稀有财’的所在。”──唐诺

参考资料:

1. 台词控第247期:《棋王》 .腾讯娱乐[引用日期2018-06-08]

2. 威尼斯日记(节选)(组图) .网易[引用日期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