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阿讓 |
本名 阿讓 行政區類別 市鎮 所屬地區 法國西南部 地理位置 加龍河畔 面 積 11.49 km² 氣候條件 平均氣溫偏高, 日照相對充足 人口數量 33,576人(2017) 最高海拔 162米 最低海拔 37米 |
阿讓:法國西南部城市,法國南部阿基坦大區洛特-加龍省的一個市鎮,也是該省首府和人口最多的市鎮。 [1]
簡介
位於波爾多以東南約84英里的加龍河畔。下轄阿讓區,並與周邊市鎮組成阿讓城市圈公共社區。阿讓位於洛特-加龍省中南部,其市鎮面積為11.49平方公里,2017年人口數量為33,576人,在法國城市中排名第231位。
地名來源
「阿讓」(Agen)一名來源於其在高盧-羅馬時期的名稱「阿吉努姆」。
歷史沿革
阿讓歷史悠久,當地年代最久遠的人類活動遺蹟可溯源至公元前8世紀。高盧時期,阿讓為尼蒂奧布羅日人的活動範圍,後者於公元前400年左右興建了第一座城市,城址位於今阿讓城北的一處高地之上。羅馬人占領後摧毀了此地,在其南側的平原之上建立了阿吉努姆城,並出現了鬥獸場、劇場等設施,人口數量超過1萬人,成為了現代阿讓的城市雛形。中世紀早期,阿讓地區多次遭遇外敵入侵,其中維京人在公元9世紀對阿讓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使得人口數量急劇下降。12世紀後,阿讓城市開始擴大,出現了紡織、磨坊等部門,形成商業集市,到公元13世紀下半葉人口數量再次突破一萬。公元1189年,加龍河上出現了第一座簡易的橋樑,但很快就被洪水衝垮,加龍河上的第一座石質橋樑則在中世紀末才出現。英法百年戰爭時期,阿讓以西的大片地區被英格蘭軍隊控制,阿讓由此成為一座邊境城市,加之同期黑死病疫情的影響,阿讓的經濟出現迅速衰敗,人口大量流失。1435年10月,加龍河發生特大洪水,阿讓幾乎全城被浸泡在水中,大批建築物被損毀。1463年,阿讓行省整體合併至加斯科涅。宗教戰爭期間,阿讓居民保持對天主教的虔誠,而新教徒則占領了30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內拉克,由此形成了兩城對峙的局面,直至《南特赦令》的頒布。16世紀後,阿讓所在的加龍河平原地區成為重要的農業生產區,阿讓也再次得到發展,歐洲李成為當地的代表性農作物,由於其製成梅干後容易保存並可實現長途運輸,使得「阿讓梅干」出口至法國各地,阿讓的果農們也由此獲得了一筆財富。公元19世紀,加龍河沿岸運河和波爾多-塞特鐵路相繼投入使用,使得阿讓成為一個重要的交通中轉站,城市得到快速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阿讓位於自由區,但1942年後被納粹德國實際占領並控制,直至二戰結束。
地理
阿讓位於法國西南部,新阿基坦大區中南部和洛特-加龍省中南部,距離大區首府波爾多大約92公里。
地形 阿讓位於阿基坦平原東部,境內以丘陵地形為主,地形起伏較小,其中阿讓市中心地形平坦,海拔約48米,全境海拔則在37到162米之間。
水文 法國五大河流之一的加龍河幹流流經阿讓,其阿讓段平均寬度超過300米。
氣候 阿讓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屬於帶有地中海性特徵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偏高,日照相對充足。
行政區劃
阿讓是法國新阿基坦大區洛特-加龍省的一個市鎮,編號為47001,它也是洛特-加龍省的一個省會。阿讓下轄阿讓區,管理阿讓第一縣、第二縣、第三縣和第四縣,同時也是阿讓城市圈公共社區的辦公駐地。 阿讓市鎮被劃為23個街區,並實行街區自治制度。
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簡稱「INSEE」)在進行數據統計時,將阿讓及相鄰的另外15個市鎮設為阿讓城市核心區,並將包括核心區在內的周邊共64個市鎮劃為阿讓城市區。 同時,INSEE還將阿讓市鎮分為了15個「塊區」(IRIS),以便於統計人口分布情況。
人口
2016年,阿讓市鎮人口數量為33,569,在法國排名第231位。其中男性15,566人,女性18,003人,75歲及以上人口占9.0%,外籍人口數量為3,254人,人口密度為2,922人/平方公里,當地居民被稱為Agenais(男性)或agenaises(女性)。2018年,阿讓境內出生407人,死亡人口388人。